书城科普海洋奥秘
11124400000021

第21章 海中刺客——海胆

海胆

海胆与海星同类,是棘皮动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员,它有一层精致的硬壳,壳上布满了一种叫棘的硬刺。这些棘是能动的,它的功能是保持壳的清洁、运动及挖掘沙泥等。除了棘,海胆还有一些管足从壳上的孔内伸出来。这些管足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用来摄取食物,有的用来感觉外界情况。

海胆的形状有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盘形,颜色有绿色、橄榄色、啡色、紫色及黑色。海胆为暖海呈温带海底层种类,生活在海藻丰富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较坚硬的泥沙质浅海地带。白天潜伏于泥沙中,晚上出来活动,依靠足和棘在海底爬行觅食,用咀嚼器磨碎食物。主要以海藻、海绵、水螅等为主食。

内部器官包含在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构成的1个壳内。壳上布满了许多能动的棘。壳板上每对管足孔相当于1个管足,多排海得拉巴风光列10纵行。口在下面,中央有5个白齿,系咀嚼器官——亚氏提灯的一部分。1个海胆壳由约3000块小板愈合而成。

海胆,别名刺锅子、海刺猬,体形呈圆球状,就像一个个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得了个雅号——“海中刺客”。渔民常把它称为“海底树球”、“龙宫刺猬”。世界上现存的海胆约有850多种,我国沿海约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刻肋海胆等。

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由于沧海桑田的缘故,在我国的西藏高原,就曾发现过海胆的化石。它们在世界各大海洋中都生活过,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活动最为频繁。由于它们喜欢盐度高的海域,所以靠近江河入海处和盐度低的海水中很少分布,或者根本没有分布。

海胆喜欢栖息在海藻丰富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较坚硬的泥沙质浅海地带,躲在石缝中、礁石间、泥沙中或珊瑚礁中。有背光和昼伏夜出的习性,靠棘刺防御敌害。

海胆的棘有长有短,有尖有钝,种类不同,棘的结构也不一样。海南岛珊瑚礁中盛产一种石笔海胆,状如盛开的花,俗称烟嘴海胆,因其棘甚粗牡,可做烟嘴用。有的种类棘甚长,可达20多厘米。

有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海胆虽然很多刺,但它特别的胆小。

海胆是一个多刺的动物,但是它特别胆小,只要一见敌人,就会逃跑。因为它们天生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