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70

第70章 节俭无罪(典故:两根灯草)

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临死之前,玩了一个小气到家的经典动作,他举起两根手指,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弄得山响,就是闭不上眼,这个费劲的哑迷,折磨着亲人们可怜的智商。

他的大侄子首先上前请示:“二叔,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二侄子也不甘落后:“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

连奶妈也自作聪明:“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严监生都一一摇头否定,还是原先的小妾,后来被扶正的赵氏最了解他的心,将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挑去一根,严监生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立刻断了气。

就是这个细节,让国人嘲笑了几百年,严监生也得以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但是,如果细读《儒林外史》第五回、第六回,我们发现严监生其实并不吝啬。

这话要先从严监生的兄长严贡生说起。这个严贡生是个败家子,兄弟俩分家时都分到了亲友的家产,严贡生却把家产败光了,日子过得十分苦,就动了歪心思,常干些欺榨乡邻、巧取豪夺的事。

他喂了一头会“放鸽子”的小猪,这小猪跑到他家邻居王小二家玩,赖那里不走了,王小二把小猪送回来,但这严贡生就是不要了,既然小猪愿意把户口上在你家,你就把它买过去吧,“生是我家的猪,死却是你家的猪”!就这样,严贡生强卖了一头小猪给王小二,收了八钱银子。

自认倒霉的王小二倒是个好饲养员,他喂猪有法,小猪在他的精心喂养下,膘长得快,但没想到,这小猪长成大猪的时候,又跑到老主人严贡生家里去了。

王小二要讨回猪,大概是想把这头狡滑的不讲仁义的畜生宰了。严贡生说这猪本来是他家的,你要猪可以,得拿银子来,王二小气晕了,他哥哥王大找上门去评理,结果被一阵好打,腿都打断了。

后来王小二告了官,严贡生吓得卷铺盖逃走,差人就去找严监生要人,严监生先是好酒好饭管差人一顿吃喝,又送了二千钱的红包给差人,后来又找关系托门子,拿出十几两银子摆平了这事。

等严贡生在严监生死后十余天从省里回来,这位连一点灯油都舍不得多烧的严监生,竟然给兄长准备了两套簇新的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

这二百两银子得买多少灯油啊。

严监生在元配王氏身上也舍得投银子。

王氏病重之时,每天都有四五个医生为她用药,并且用的都是人参、附子等名贵补药。待王氏病逝之后,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严监生自己病了都舍不得吃人参,但是妻子病重,却不惜代价。而用四五千两银子举行葬礼,也够奢华!

严监生出手阔绰还表现在他对两位舅老爷的态度上。为了将小妾赵氏转正,王氏临死之前,他将王夫人的两位兄弟请来。两位兄弟一进门就哭丧着脸,严监生当场发给每人一百两银子的精神安抚费,又宣布王氏死后,她的一些首饰都会留给舅奶奶作纪念。

王氏兄弟收了银子,拍桌子满口答应,说只要请十几桌客,把亲戚朋友找来作个证就行了,只是这请客的银子么?得姑爷你出了!这严监生也爽快,当下又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了他们。

这些银子花出去如流水,哪里有半点的吝啬风格?

只能说,严监生的吝啬是一种节俭。不能小看这一丁一点的积攒,它是可以形成汪洋财富的小水滴啊。

《福布斯》曾经公布了“沃尔玛”的财富已远远超过了比尔·盖茨,也许这并不符实,但是众所周知,这个以零售为主的商业集团一惯是靠家庭式的节俭创造财富的。

我们现在闹油荒、水荒、油荒、电荒,固然与经济高速发展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正与现代人缺乏节俭意识相关。

有的单位,把节俭工作做到表面,对媒体宣布,他们单位关闭电梯,员工上下班爬楼梯了,但是如果你到他们办公室去看,会发现下班了办公室的日光灯还开着,厕所里空无一人水却冲得哗哗响……

严监生不,他是一个把节俭做到实处的人,靠着一种有计划的节俭,好不容易挣下十万银子的家财。说他是个吝啬鬼,还真有点冤。

节俭无罪。

典故:两根灯草

又作:两茎灯草

含义:形容人极其吝啬。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原文节选: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不断。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