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42

第42章 诗人水上漂(典故:泛宅浮舟)

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对鳜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问老师鳜鱼是什么样子,味道好不好,老师是个老学究,斥责我们不用心读书,只知道吃,不知道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这首词写得美,鳜鱼也让人垂涎欲滴,好多食客都是冲着这首词去吃鳜鱼的,厨师也把鳜鱼弄出好多种吃法,“徽州臭鳜鱼”就是一道名菜。

现代繁忙的都市人,似乎只有在吃鳜鱼时才想起张志和了,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位诗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武林高手。

张志和先前不叫张志和,叫龟龄,志和这个名字还是皇帝唐肃宗赏的呢。因为贬官为南浦尉,嫌官太小,没有去上任,找了个托词说为母治丧回到了老家,从此不再作官,作为三无人员,长期在太湖一带游逛(幸亏那时候没有暂住证之类的玩意,否则要被抓起来的啊),又因为常常乘一叶扁舟出入烟波浩渺之中,且好钓鱼,所以自称“烟波钓徒”。

这个钓徒钓鱼时,钩上没鱼饵,和姜子牙钓渭水一个样,不过是做个样子,当然不会有鳜鱼上钩。而这家伙吃饭的规格还是蛮高的,有蟹有菰米还有莼菜,他自己的诗可以作证:“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从“主人欢”看的出来,这是一个经常到朋友家蹭饭的主。

张志和有一个好朋友叫陆羽,也是位诗人(张志和肯定没少蹭他的饭),有一天跑到张志和这里来,看张志和又坐在水边,望着湖水发呆,心想,这样下去,这家伙非要得幽闭症不可,万一弄出神经病来,他的下半辈子,还不是要靠我们来养啊。于是劝他:“你每天不和人交际,不和人说话,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呀?”张志和撇撇嘴说:“你知道个啥,对我来说,天地就是别墅(你那三室两厅的房子我还看不上呢),明月就是蜡烛(完全环保的产品),全世界的人民都跟我在一起,我与他们共呼吸,一刻都没有分离过,还需要什么交际啊?”这一番话把陆羽噎个半死,在那里怔了半天,然后甩手就走了。

这事传到皇帝那里,皇帝也动了怜悯之心,这样的三无人员,孤苦无依,哪天淹死太湖还不知道呢,得靠政策扶助一把,就特意送了一男一女两个奴仆给他(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哪曾想,张志和给这两个奴仆取名渔童和樵青,让他们结婚,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反正就这么包办了。我看这张志和也想得长远,与其让发育成熟的孤男寡女日久生情,偷偷摸摸地勾搭上手,不如先下手为强把他们合法地结合在一起,以免日后生事。这一招,真是高!

再说,此人每天垂一空钩,真得像姜子牙一样做秀吗?大书法家颜真卿当时在湖州当刺史,经常拜访他,据他细心观察,发现张志和貌似钓鱼,实际上在练气功。不过他练的是静气功,在白鹭翻飞、桃花流水的天然美景中吐纳导引,采集天地阴阳灵气,通过冥想与万物沟通(后来张志和将自己的修炼心得记录下来,辑为一书,取名《玄真子》,并且把“玄真子”作为自己的道号也证明了这一点)。

颜真卿几次见识过张大师的惊人表演,他可以“饮酒三斗不醉”,“卧雪不寒,入水不濡”。“饮酒三斗不醉”,古代的酒没什么酒精含量,饮三斗最多相当于今天喝两瓶老白干,现在能喝的人也不少,没什么稀奇的;躺在雪中不冷,也没啥大不了,今天热爱冬泳的人多的是;而跳进水里不湿,好像只有鸭子才能做到,不过鸭子的羽毛是有油脂的,张志和即使是个油性皮肤,也不会油到那种程度吧。

还有一次,张志和喝酒喝到痛快处,主动为大家表演水上游戏。他把一张席子铺在水面上,然后坐在上面饮酒、自顾说笑,还觉不过瘾,就拉开嗓子,唱起了渔歌,开起了水上个人专场演唱会。张志和乘着那张席子在水上随心所欲地漂来漂去,时东时西,时快时慢,席子与水面摩擦,和水上行舟声音一样,这样的轻功高手,和金庸小说里的“铁掌水上漂”有得一拼,张志和所漂的水下,应该是没木桩的吧。

据说张志和最后是沉水而死,不知是不是练功走火入魔所致。

典故:泛宅浮舟

又作:浮舟泛宅、敝舟为家、志和舟、烟波钓徒

含义:形容浪荡江湖,居无定所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张志和传》

原文: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罔》、《白马证》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有韦诣者,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兄鹤龄恐其遁世不还,为筑室越州东郭,茨以生草,椽栋不施斤斧。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尝欲以大布制裘,嫂为躬绩织,及成,衣之,虽暑不解。

观察使陈少游往见,为终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以门隘,为买地大其闳,号回轩巷。先是门阻流水,无梁,少游为构之,人号大夫桥。帝尝赐奴婢各一,志和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

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

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