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11124300000002

第2章 爱情心理学专家褒姒(典故:褒姒一笑)

周朝贵族公子哥褒洪德,起初看到褒姒(那时候她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时候,褒姒正在家门前那口井里打水,打水这项轻微的体力活动使她曲线毕露,她的纤纤小蛮腰,一下子点亮了他的眼睛。

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带露的兰花啊,而他只用三百匹布就把她买回了家。褒洪德是个孝子,这朵兰花他还没有欣赏够,他就把她送给周幽王,换回坐了三年牢的父亲褒晌,这可能是史上较早的一桩“权色交易”。

褒姒让幽王爱得如此之深,一连10天不上朝办公。两人“饮则交杯,食则同器”,这和今天我们走进某些大学食堂看到的热恋中人吃饭有些相似。

褒姒虽生了儿子,又由幽王立为正宫,却是个冷美人,总是郁郁寡欢,从未开颜一笑。

周幽王起初以为她的听觉有毛病,先是为她开专场音乐舞会,制造乐音给她听,见她没什么反应,又别出心裁,弄噪音给她听,当时没有今天搞装修的切割机之类的玩意,惟一可用的就是绸缎,撕绸缎的声音又脆又响,但对于褒姒的笑神经来说,还是徒劳无功。她可比《红楼梦》里喜欢听撕扇子声音的晴雯小姐难哄多了。

这也真是咄咄怪事,从奴隶到王后,换了别人,梦中应该笑醒才对吧。这个女人不正常!所以当时的星象学家伯阳父专为此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观测天象,他一本正经地得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褒姒是妖女!

在伯阳父的逻辑里,只有妖女才能够做到不笑。

其实妖女是最会笑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有个婴宁就是出名地会笑,笑得无遮无拦无法无天,连结婚拜堂她都“笑极,不能俯仰”。

伯阳父不懂女人,更不懂褒姒。

现在看来,褒姒是一个爱情心理学专家,她深深懂得吊男人胃口的好处,幽王对她热情不减,正是没有得到她的全部,那让幽王梦寐以求的一笑是她最有效的砝码。不知哪位哲人说过,“得不到的永远最具价值。”褒姒的不笑正是幽王感到神秘的地方。幽王一天得不到褒姒的笑,就一天要想法子宠她逗她。

只是幽王投入的成本过大,把整个国家和他自己的性命都扔进去了。

都怪他“求笑心切”,听从了虢石父烽火戏诸侯的超级弱智主意,把骊山一带的用于军事报警的烽火点起来,诸侯见了纷纷赶来,褒姒看到那些诸侯拥作一团焦头烂额又气急败坏的样子,终于露出她的“金齿”,笑了。

有个叫家父的大臣还是个明白人,他看在眼里,急上了火,写了一首诗来劝幽王“悠着点”,别玩的太过啦,诗的大意是:“幽王啊,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啊,我的心忧愁得像在火上煎熬,却不敢将你嘲笑。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你为何总是看不见……”

这就是成语“忧心如焚”的最初出处。

幽王当然不会听,为了美人一笑,他情愿把自己和国家都玩完。

其实,以幽王一国之君的条件,他完全不必要办什么老土的歌舞演出,更不必拿他的部下当猴耍,倒不如集全国之搞笑精英,办一台综艺节目,发掘个把诸如吴宗宪之类的人才。电视上,那些被吴主持暧昧或者露骨的情色搞笑逗得花枝乱颤的女人,笑得好像不行,一口一个“宪哥,如果几千年前能发掘出一个”宪哥“瓦解褒姒的”冷面堡垒,幽王的江山也不会那么快就倒了。

找不到“宪哥”这样的人才也不要紧,现在的女明星嫁给富豪,戴上3克拉的钻石,眉开眼笑,喜极而泣。以周幽王的财力,和褒姒举行个国家级婚礼不在话下,在全国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给褒姒戴个9克拉的钻石,褒姒的爱情心理学学得再好,怕也把持不住会绽开笑颜。只可惜愚顽的幽王只会生硬地传一道干巴巴的圣旨立褒妃为后,也太没情趣了。

典故:褒姒一笑

又作:褒女惑国、烽火戏诸候、烽火佳人、千金一笑

含义:指君主沉溺女色亡国。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原文节选: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即“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