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11122800000066

第66章 淡化 “酸葡萄 ”心理

著名的 “酸葡萄 ”理论,源于一则伊索寓言故事。有一个狐狸本来是极想吃葡萄的,他努力了很多次,尝试着吃到葡萄,但是最后都失败了,最终,它对别的动物说葡萄是酸的。狐狸故意把葡萄的价值贬低,以使自己感到心安,抵消心中的不服气,这就是 “酸葡萄 ”心理的表现。

其实这种心理来源于嫉妒,但却不能承认它是一种好的自我调试方法。要知道,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于是就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恶与羡慕、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嫉妒者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在他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

可以说,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种情绪体验,它带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他人的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嫉妒的程度有深有浅,程度比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在人的潜意识里,一般不容易发觉。如自己的好朋友比自己有才华,工作能力强,虽然不想对好朋友进行攻击,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隐隐的酸楚。程度比较深的嫉妒,一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对其嫉妒对象进行造谣、挑剔等。

在人生的历程中,遇到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但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就在于他是否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糟糕的事实,然后再设法弥补。

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就会不自觉地注意别人的优点,但是却不能注意到自己的优点。其实任何人都有缺点,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也有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让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另外,为人处世,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判断他人,要遵循与人为善的准则。如果经常看不起别人,不把别人的成绩当一回事,只看重自己的优点,这样也容易嫉妒别人。因此,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才能摆脱痛苦。学会接纳、理解他人是一种美德,是克服嫉妒的好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赞扬别人,并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不让自己嫉妒,也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心理专家为了治疗爱嫉妒的人,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理由。

其实在深陷嫉妒的时候,人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嫉妒是否值得,最好是抛开自己的角度,以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就可以明白自己的决定是对还是错,这样就能避免在人生的棋盘上走错。

一个人在忙碌的时候,例如因为学习或者其他活动而忙碌,就无暇去嫉妒别人了。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充实起来,嫉妒的毒素就会被彻底地清除。

从一定角度上说,嫉妒与虚荣心是紧密相关的,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华。单纯的虚荣心很容易克服,但两者从形成的心理机制上来看,又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会减少一点嫉妒。

一位心理学家在日志中写道:在对因嫉妒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来访者做心理咨询时,我感到他们多半面容、神形可怜,被嫉妒折磨得身心疲惫,内心处于无比的痛苦之中,其实他们是极其自卑和脆弱的。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成为上面这样的人,但是因为难以控制自我,这样的现象也持续在发生。嫉妒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可怕,因为它 “住 ”在人的内心深处,它可以遥控一个人的情绪和行动。

心灵物语

“酸葡萄 ”心理源于对别人某一方面的优越而感到不满所产生的不服气,便想千方百计算计别人。这样的人总是以消极的态度与他人作比较,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极大不幸。要驱除这种恶疾,就要废弃狭隘思想,要葆有阔朗大度的心胸,才能淡泊洒脱,才会有坦荡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