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成语(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11122300000016

第16章

【解义】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物。

【出处】五代·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例句】靠着搜刮来的~,为他铺就了一条升官之路。

míng

名不虚传

【注音】míng bù xū chuán

【解词】名:名声。

【解义】名声流传开来与事实相符,不是徒有虚名。

【出处】宋·华岳《白面渡》:“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例句】人们都说川菜好吃,今日一吃,果然~。

名垂青史

【注音】míng chuí qīng shǐ

【解词】垂:流传。青史:史书。

【解义】名声在历史上永远留传。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问:“得你尽忠报国,名垂青史。”

【例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名存实亡

【注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解词】名:名义。存:存在。实:实际。

【解义】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消亡了。

【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

【例句】在日本人的操纵下,满州政府已经~了。

名副其实

【注音】míng fù qí shí

【解词】副:相称,符合。

【解义】名声和实际完全一致。

【出处】《韩非子·功名》:“名实相持而成,开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

【例句】他是一个~的好学生。

名落孙山

【注音】míng luò sūn shān

【解词】孙山:人名。

【解义】意谓榜上没有名字。指参加考试或选拔时没有被录取。

【出处】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好歹皇天庇佑,要中名举人……若不幸名落孙山,而时更自难堪。”

【例句】他连续两次参加高考,每次都~。

名噪一时

【注音】míng zào yī shí

【解词】噪:纷纷夸赞。

【解义】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装潢》:“其时海内收藏有毕秋帆尚书,陈望之中丞,呈杜村观察为之提奖,故秦长年,徐名扬、张子元、戴汇昌诸工,皆名噪一时。”

【例句】赵薇因扮演小燕子的角色而~。

明目张胆

【注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解词】张胆:放大胆量。

【解义】原形容敢作敢为,后指胆大妄为,无所顾忌。

【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例句】对于那些在禁猎区~的打猎者要严加惩处。

明哲保身

【注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解词】明哲:明智,通达事理。

【解义】明白事理的人能够远离病害,保全自身。也指力图保住自己个人的利益,害怕受牵连而回避。

【出处】《诗经·大雅·丞灬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例句】大是大非面前我是不会~的。

冥思苦想

【注音】míng sī kǔ xiǎng

【解词】冥思:深沉地考虑。

【解义】指绞尽脑汁,苦苦思考。

【出处】明·胡应鳞《薮·外编二》:“(谢)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例句】主任~地考虑着下步的计划。

冥顽不灵

【注音】míng wán bù líng

【解词】冥顽:愚笨。灵:聪明。

【解义】形容既昏庸不明事理,思想又顽钝。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例句】都是我的~,才造成这种后果。

mǐng

酩酊大醉

【注音】mǐng dǐng dà zuì

【解词】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样子。

【解义】形容喝酒过多时的醉态。

【出处】《水经注·沔水》:“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例句】他唱得~后回了家,被老婆用棍子打了出来。

模棱两可

【注音】mó léng liǎng kě

【解词】模棱:(态度、意见等)含糊,不明确。两可:这样做或那样做都可以。

【解义】形容态度意见等含含糊糊,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例句】你对这件事必须明确表态,不要抱~的态度。

磨刀霍霍

【注音】mó dāo huò huò

【解词】霍霍:磨刀发出的声音。

【解义】形容响亮地磨刀,准备宰杀。形容武装起来,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出处】《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例句】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准备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磨杵成针

【注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词】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解义】把一根铁杵磨成一根针。比喻做事只要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成果。

【出处】《潜确类书》里说,李白小时候念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太婆,正在磨一根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很感动,回来就发愤读书,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例句】不学习~的精神就不会有所成就。

摩肩接踵

【注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解词】踵:脚跟。

【解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许多人在一起,非常拥挤。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下临淄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

【例句】国庆节的晚上,广场上人山人海,~,到处是欢歌,到处是笑语。

mò

莫测高深

【注音】mò cè gāo shēn

【解词】莫:没有谁。测:揣测,测量。

【解义】无法揣测其高深的程度。后用以形容使人难以捉摸、难以理解的事。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史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例句】他总是装出一副~的样子,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莫名其妙

【注音】mò míng qí miào

【解词】名:说出。

【解义】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表示奇怪,使人不明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里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例句】面对突如其来的询问,他觉得有点~。

莫逆之交

【注音】mò nì zhī jiāo

【解词】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解义】指情投意合,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例句】由于兴趣相同,所以他俩很快成了~。

莫衷一是

【注音】mò zhōng yī shì

【解词】衷:决断。是:对,正确。

【解义】无法判断哪一种意见正确。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例句】意见如此分歧,叫人感到~。

默默无闻

【注音】mò mò wú wén

【解词】默默:不声不响,无声无息。

【解义】默默不出声,不为人知,没有人知道。

【出处】清·颐琐《黄绣珠》第二十五回:“这女学堂……开将近年把,好像还默默无闻。

【例句】教师~地为培养和教育下一代而工作着。

默不作声

【注音】mò bú zuò shēng

【解词】默:不说话,沉默。

【解义】不说话,不出声。也作“沉默不语”。

【例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只好~。

墨守成规

【注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解词】墨守:战国时墨翟以善于守城着名,后因称善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或一直采用的规则、方法等。

【解义】比喻守旧。形容思想因循守旧,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也作“墨守陈规”。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例句】我们要敢于创新,不能~。

没齿不忘

【注音】mò chǐ bú wàng

【解词】没齿:终身,一辈子。

【解义】终生不能忘记。

【出处】后汉·张衡《同声歌》:“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例句】佻对我的大恩大德我~。

móu

谋财害命

【注音】móu cái hài mìng

【解词】谋:夺取。

【解义】为了夺取别人的财产而杀人害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若论名色,有杀人放火的强盗,有图财害命的强盗。”

【例句】这伙~的歹徒,终于被逮捕归案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注音】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解词】谋:谋求。成:成功。

【解义】谋求事情的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成功,就看机遇了。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五回:“姻缘在天,谋事在人,贤契为何如此说?”

【例句】高考临近了,这几十道复习题同学们都做完了,至于到时候出什么题就难说了。有道是~嘛。

木已成舟

【注音】mù yǐ chéng zhōu

【解词】已:已经。舟:船。

【解义】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或挽回。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到了明日,木已成舟,众百姓也能求我释放,我也有词可托了。”

【例句】凡事~便无法挽回,人们往往做事前不加考虑,事后却有闲空去思索追悔。

目不暇接

【注音】mù bù xiá jiē

【解词】暇:空闲。接:供给,接应。

【解义】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诸舞队次第簇拥……耳目不暇给。”

【例句】这里的奇花异草令人~。

目不转晴

【注音】mù bù zhuǎn jīng

【解词】睛:眼珠。

【解义】指眼珠一点也不转动地看着。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吕)子义燃烛名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例句】好奇的观众~地看着恐龙化石。

目瞪口呆

【注音】mù dèng kǒu dāi

【解词】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

【解义】瞪大眼睛直视而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伯芬听了,不觉目定口呆,涨红了脸,回答不上来。”

【例句】家乡的巨大变化使他~。

nán

男盗女娼

【注音】nán dào nǚ chāng

【解词】男:男子。盗:盗窃。

【解义】男的偷盗,女的卖淫。形容男女都做坏事或思想极其腐朽卑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据他说起来,这两个道台,一个知县的行径,官场中竟是男盗女娼的了。”

【例句】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其实一肚子~。

南腔北调

【注音】nán qiāng běi diào

【解词】腔:腔调。

【解义】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方言。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鲁观察之裕,性粗豪而屋小,署门曰:‘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例句】他在北京住了多年,说话变得~。

南征北战

【注音】nán zhēng běi zhàn

【解词】南:南方。北:北方。

【解义】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唐·柳宗元《河东先生集·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例句】两支部队会师之后,他们继续~。

南辕北辙

【注音】nán yuán běi zhé

【解词】辕:车辕子,车前头夹着牲口的两根长木。辙:车轮子碾的痕迹。

【解义】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开。比喻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出处】唐·白居易《立部伎》:“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例句】他离开事实来推理,~,怎么也不合拍。

náng

囊空如洗

【注音】náng kōng rú xǐ

【解词】囊:口袋。

【解义】口袋里什么都没有,就像水冲洗过的一样,形容一个钱也没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十二:“公子道:‘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例句】他们四处颠沛流离,已经~,只好靠乞讨度日了。

nǎo

恼羞成怒

【注音】nǎo xiū chéng nù

【解词】恼:恼恨。

【解义】由于恼恨和羞愧而发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例句】理屈词穷的老板忽然~,大骂起来。

nèi

内忧外患

【注音】nèi yōu wài huàn

【解词】内:内部。外:外部。

【解义】内部有忧乱,外部有祸患。多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扰。

【出处】《管子·戒》:“群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例句】南宋末年国家~,人民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泥牛入海

【注音】ní niú rù hǎi

【解词】入:进入。

【解义】比喻一去不返,音讯皆无。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龙山和尚》:“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往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临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例句】他去了国外,也便~,不知所终了。

泥沙俱下

【注音】ní shā jù xià

【解词】俱:一起。

【解义】泥土和沙石一起随水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事或人混杂在一起。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

【例句】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腐败现象,可谓~,鱼龙混杂。

nǐ

你夺我争

【注音】nǐ duó wǒ zhēng

【解词】争:争夺。

【解义】指相互争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东扯西拽,你夺我争,纷纷乱嚷。

【例句】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争先恐后,~,都为取得好成绩而拼搏。

你谦我让

【注音】nǐ qiān wǒ ràng

【解词】谦:谦让。

【解义】指相互谦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这里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只管说出来,大家评论。”

【例句】对于这二十元钱,他俩~,谁也不肯要。

你死我活

【注音】nǐ sǐ wǒ huó

【解词】死:死亡。

【解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矛盾相当尖锐,斗争极其激烈。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例句】这一对冤家狭路相逢,定要斗出个~,才肯罢休。

nì

逆耳良言

【注音】nì ěr liáng yán

【解词】逆:不顺。

【解义】中肯尖锐而有益的话,诚恳的劝告。

【出处】《晋书·王沈传》:“若好忠直……则逆耳良言不求而自至。”

【例句】你应该多听听~,这样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逆水行舟

【注音】nì shuǐ xíng zhōu

【解词】逆水:与水流的方向相反,顶着水。舟:船。

【解义】比喻顶着困难前进,或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后退。

【出处】唐·德行禅师《四字经·巳壬》:“逆水行舟”。

【例句】~的寓意早被人们所熟知。

niān

年富力强

【注音】nián fù lì qiáng

【解词】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纪轻。

【解义】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例句】你正~,要多作些工作。

年愈古稀

【注音】nián yù gǔ xī

【解词】逾:超过。古稀:指人70岁。

【解义】年纪已经超过了70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例句】老园林工人王师傅,~,但老当益壮,每天还到山上义务植树,为后代造福。

年愈花甲

【注音】nián yù huā jiǎ

【解词】逾:超过。花甲:指60岁。

【解义】年纪已经过了60岁。

【例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的老知识分子纷纷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多作贡献。

niǎo

鸟语花香

【注音】niǎo yǔ huā xiāng

【解词】鸟语:鸟儿交互啼叫,像在讲话似的。

【解义】形容春天鸟儿啼叫,花儿飘香的美好景象。

【出处】宋·吕本中《柴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例句】园中碧树蓊都,绿草如菌,~。

nìng

宁死不屈

【注音】nìng sǐ bù qū

【解词】屈:屈服。

【解义】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屈服。

【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例句】英雄们~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们。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注音】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解词】宁:宁愿。瓦:瓦器。

【解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被保全。比喻愿为正义而死,不愿屈辱苟活。

【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例句】文天祥那种~的正气,激励着后人。

nòng

弄假成真

【注音】nòng jiǎ chéng zhēn

【解词】假:假意。真:真事。

【解义】指原来是假装的,后来变成了事实。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那一个掌亲的,怎知道弄假成真。”

【例句】他俩假扮夫妻作地下工作,后来却~了。

弄巧成拙

【注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解词】弄:卖弄。巧:灵巧。拙:笨。

【解义】指本想卖弄聪明取巧,结果反而做了蠢笨的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例句】卖弄才华的人往往~,让人看出自己的浅薄。

弄虚作假

【注音】nòng xū zuò jiǎ

【解词】虚:虚假。

【解义】指搞虚假的一套欺骗人。

【出处】邓拓《北京的古文化街--琉璃厂》:“在这里曾经出现过劫掠中国历史文物的帝国主义……出现过弄虚作假敲诈勒索的无赖之徒。”

【例句】他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

奴颜婢膝

【注音】nú yán bì xī

【解词】奴颜:奴才谄媚相。婢膝:指婢女常常下跪。

【解义】奴才的脸面,侍女的膝盖。形容奴气十足,谄媚讨好的嘴脸和丑态。

【出处】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例句】他铁骨铮铮,光明磊落,从不~。

奴颜媚骨

【注音】nú yán mèi gǔ

【解词】奴颜:奴才谄媚相。

【解义】形容巴结讨好别人的丑恶嘴脸。

【例句】他在敌人面前,没有丝毫~。

nù

怒不可遏

【注音】nù bù kě è

【解词】遏:阻止。

【解义】愤怒得难以抑制。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

【例句】面对这种轻蔑地挑衅,他~,挺身而出。

怒发冲冠

【注音】nù fà chōng guān

【解词】冠:帽子。

【解义】愤怒得连头发都竖立起来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在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例句】目睹敌人的残暴罪行,战士们个个都~。

怒目而视

【注音】nù mù ér shì

【解词】视:看着,盯着。

【解义】十分愤怒地瞪着眼睛看着对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高俅见了众多好汉,一个个英雄猛烈,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例句】他俩结怨很深,只要一见面,总是~。

ǒu

偶一为之

【注音】ǒu yī wéi zhī

【解词】偶:偶尔。为:做。

【解义】偶然做一次。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之,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例句】我不怎么玩扑克,有时来了客人,也~。

藕断丝连

【注音】ǒu duàn sī lián

【解词】连:牵连。

【解义】藕已断开,但丝还连在一起。比喻表面上断绝关系,实际仍有牵连。多指男女情丝难断。

【出处】唐·孟郊《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例句】他们仍然~地维护着旧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