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茶
曾经有两三年的时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主持杂志社的心理热线,我和我们杂志社招募的一些义工,为这条热线轮流值班,在每个工作日的晚上六点到九点。
于是,差不多每十天左右,就会有一个晚上,同事都下班了,或逛街或者是聚会,或看电视或者散步,或做家务或者是发呆的时候,我却留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守在电话机旁,等到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电话,用这一工作所要求的真诚和缓的声音对着话筒说,你好,这里是心理热线,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
那两三年时间,因为这条热线,让我对心理学到了最着迷最狂热的时候,因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热线义工,我必须恶补相关知识,于是,大量地看书,一有机会就在外面听课,贪婪地吸收着心理学的知识与营养,然后,在热线咨询中,现学现用。
现在想来,我又能帮他们什么呢?当时我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也许就是奉献了一只倾听的耳朵,一颗真诚的心,还有一种包容的态度。这让打来电话的人把他们不会对别人讲的秘密讲给我听,而在他们讲出来的一刻,那个困扰了他十年二十年的问题,也许就此放下了。
我是真心地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真正地帮助到打来电话的人,但效果如何我无法求证了。现在,我想要说的是,其实我应该感谢那些打来电话的人,正是通过与他们不见面的交流,让我认识了人性的丰富与幽微,让我的眼光不再狭窄,也让我的心态变得平和。我和他们的电话交谈,时常会碰撞出一些灵感的小火花,给他们也给我自己一些思考与启发。
后来,我在杂志上主持“心理热线”的栏目,很多故事的原型就来自那条心理热线的求助者——他们把自己在情感世界里经历的酸甜苦辣,体悟到的悲喜与失落,内心的痛苦与迷茫讲出来给我听,而我再把它们转化成杂志上的专栏故事。
一年,两年,三年,我接听过的电话已无法以统计,但那些听来的故事却因为及时的记录而被定格,现在,它们汇成了眼前的这本书。
这里的每一则故事,你会发现跟你自己或者是跟你身边的某个人,极其相似,因为,它们真的都来自生活,最真实的非虚构的现实种种。
现在,我已离开那个单位离开那条热线,现在,我下班即可回家,逛街或者是聚会,看电视或者散步,做家务或者是发呆,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但是,偶尔,我会怀念那样的一个个夜晚,怀念那些曾经在电话里与我交谈但却无缘见面的人们,他们现在过得好吗?
真心地希望他们都好,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