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60岁登上健康之路(修订本)
11119000000016

第16章 健康生活四大基石(3)

为了表示研究是非常科学、客观、公正、不带任何偏见的,科学家名单由官方科研机构拟完后,需经烟草公司同意方可确认。在全国有威望的150位科学家中,经反复遴选,选出了11位最佳人选。在最后审查中,烟草公司提出组长克里高不合格,因为他两年前曾在一次集会中说过吸烟有害健康,说明他对吸烟已有偏见,必须剔除,最后10位科学家都同意了。经过两年多的独立的、绝密的、不受任何外来干扰的研究,其间资料的传递规格都按军事绝密文件处理。最后的研究结果将在权威的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厅宣布。结论终于出来了,但不敢在星期五宣布,因为怕引起股市波动,精心选择在星期六,因为这时股市已关闭。宣布时,全场凝神屏息、鸦雀无声一一“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是导致肺癌、肺气肿、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吸烟缩短寿命。”此后30多年来进行的6万余项科研都同样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因此,烟草的危害是确凿无疑的,绝非危言耸听。

吸烟比赛的奖品是心梗

吸烟量大一倍,危害达四倍,吸烟量增大两倍,危害达九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报道,解放军英模叶景林为创作评书《回家》,曾一天一夜在小屋里吸烟三至四盒,因肺癌48岁英年早逝。有些年轻人视生命如儿戏,甚至将抽得多作为赌博的筹码。在一个工厂里,几个年轻人打赌,看谁在一小时内烟抽得最多,还得是“大循环”,不是“小循环”。 “大循环”就是烟从嘴里进、鼻孔出, “小循环”是哪进哪出。最后一个小伙子以一小时抽掉一包烟的“佳绩”勇夺桂冠, “奖品”是急性心肌梗死,终身丧失劳动能力,进医院急救才捡回一条命。

我们一个研究生专门研究过烟,发现一个规律,吸烟量多一倍,危害为四倍。如果每日吸,不超过5支烟,危害很有限,超过5支烟,危害就明显增加。吸烟的危害程度与吸烟量的平方成正比,即吸烟量大一倍,危害达四倍,吸烟量增大两倍,危害达九倍。抽烟的人经济消费也是很可观的。如果一个人每天吸烟花费5元钱,一年就近2000元。这些钱可买一身像样的衣服加一双皮鞋。许多人一辈子吸烟费加医疗费超过一套中等住房的房价。

风雨戒烟路,多少伤心泪

悟性高,说戒就戒;悟性低,千说万劝也不戒;但死神一露面,不说也一分钟自动就戒了。

但戒烟又很难,有人说是难于上青天。一项调查表明:吸烟者中,知道吸烟有害者占95%,但愿意戒烟者则为50%。而戒烟成功者仅为5%。其落差之大说明了当今戒烟的难度。1984年我国50万人吸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戒烟率仅为3.85%,其结果与上述调查相近。

与肥胖不同,肥胖者中知道肥胖有害与愿意减肥、减肥成功者之间的人数落差很小,因为人们认为肥胖不美,而吸烟被青少年认为是成熟和帅。

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人不相信吸烟有这么大的危害。他们认为吸烟的危害是医生们的夸大宣传而已,在思想上不予理会,等到发现肺癌、冠心病时,后悔已晚。

在我从医40余年中,一位肺癌病人临死前求救的眼光、求生的渴望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一位干部,24岁开始吸烟,已有37年烟龄,越吸越多,一天两包。你说吸烟害人害己,他说吸烟利国利民;你说吸烟导致癌症、肺气肿、冠心病三大害处,他说吸烟健脑、安神,有利人际交往,夏天防蚊,省装纱门。爱人与他讲理,劝说、吵架、打架都一概无效。他最后说:香烟就是我的命,我宁可戒饭也决不戒烟。看来,真是没有办法了。

但奇迹出现了,突然间,他一分钟之内就把37年的烟瘾给戒了,什么原因呢?一张CT片上显示他已经是晚期肺癌转移了。眼前多美好的世界,但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以后3个月的日子里,他惋惜、后悔、痛苦、自责、恐惧,但一切都无用了,死神一天天走近,噩梦一天天增多。有一天他用很真诚的眼光、很虔诚的口气对我说: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吧,救救我吧!我还想活,我不想死。昨天夜里,我梦见一个很可怕的魔鬼,两眼凶光像刀子一样,伸出尖爪直掏我的心脏,我吓醒后一身冷汗,你救救我吧!”手术化疗都没能救他,我的心也像刀扎一样剧痛,我想,任何人只要看一看他的眼睛,接触一下他临走前求救的眼神,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有理性,爱自己也爱家人的人,就再也不会吸烟了。

同样是一分钟就戒烟的人还有,那就是列宁。列宁青年时也是吸烟者,一天他妈对他说:家里章 “妈,我不吸烟了。”从此列宁终身不吸烟。

因此,戒烟也很容易。悟性高,说戒就戒;悟性低,千说万劝也不戒;但死神一露面,不说也一分钟就自动戒了。

女人是戒烟大军的健康力量

妻子劝说丈夫戒烟成功者比父亲加母亲的联合力量还大一倍。

女人的教育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大力加强和重视。西方有句谚语: “摇摇篮的手管理着世界。”中国也有句俗语: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女人。”都说明了同样的意思。

在男人戒烟的众多原因中,因病而戒烟的均属较年长者。有启发意义的是:妻子劝说丈夫戒烟成功者比父亲加母亲的联合力量还大一倍。这是一个好现象。妇女不仅是健康教育、戒烟运动的生力军,还是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重要力量,远超过半边天。

一个健康家庭应当是无烟家庭,因为,吸烟者的家空气是污浊的,二手烟即被动吸烟,危害尤其大。研究表明:吸烟者家中儿童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病率都较高。他们上学时,数学计算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均不如其他儿童。更重要的是,吸烟者的妻子肺癌患病率高一倍,患乳腺癌的人也增多。

据1984年我国对50万吸烟人的抽样调查,男性吸烟率为61%,女性为7%,全国平均为33.8%,属中高水平。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女性吸烟率较低,这对督促男性戒烟以及创建“无烟家庭”更有帮助。

控烟的关键在于教育青少年

从小不吸烟。烟民后继无人。

从人群吸烟的角度看,控烟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从小不吸烟,使烟民后继无人。一项研究表明:对小学四年级学生一次生动的控烟宣传后,他们的日记和作文中,个个天真而又义愤填膺地表示:要和烟草作坚决斗争,不仅自己长大后决不吸烟,而且要加入到控烟的队伍,决不允许香烟再害人。有这样可爱的青少年,不需要太长,只要两代人,我们的世界就将是一个阳光明媚、清洁无烟的世界。

每天限5根,不妨试试看

主动戒烟,高高兴兴,心甘情愿;被动戒烟,癌症更多,死得更快。

戒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戒烟,病人高高兴兴、真心诚意、心甘情愿、主动戒烟;另一种是被动戒烟,戒烟以后,好的效果不明显,甚至于得癌症更多,死得更快了。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抽惯了烟,一戒掉,不习惯,就得病了呢?当然不是。主要原因在于他是被动戒烟,是被迫的、窝囊的戒烟,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在情绪上、心理上都是抵触的,郁闷的,效果自然不好。

吸烟的害处已举世公认,越早戒越好。如果一时戒不掉,可以把每天的吸烟量限制在5支以内,这样吸烟的危险度就会小一些。需要提醒的是,患心肌梗死的人吸烟量更要减少,干脆不吸最好。

世界风行的“五日戒烟法”

控制自我,摆脱尼古丁。

在国际上风行的“五日戒烟法”,经我国引进后试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59年提出至今,各国已有两千余万人用此法戒烟,平均戒烟达37.4%。

“五日戒烟法”采取集体施教,每日授课1小时,座谈、知识讲座、行为矫正指导相结合,学习班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价效果。讲课中心的教师以幻灯、投影、座谈等方式帮助学员下定决心,树立恒心戒烟,示范腹式呼吸法,介绍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鼓励,共同度过“戒烟不知期”,走向成功。

学习过程有三个阶段:

生理准备。教授腹式呼吸,指导有氧体育运动和放松学习;回避所有能影响戒烟决心的药物与习惯;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饮水量,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学习准备。思考吸烟利弊,权衡得失,掌握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摸索一套没有香烟的健康生活模式,选择一个明确的日子突然彻底戒烟。实践证明,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可取的方法。要充分了解,戒烟中出现的症状是戒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是你身体建立新的平衡信号。回吸只是发展中的一个曲折,而不是最终结果;对某些回吸信号采取积极措施,就可以保持戒烟成果。

社会准备。找对策回避烟友和吸烟环境;学着抵御烟草的诱惑;与不吸烟者交朋友;从朋友和家人处获得帮助,接受监督;经常发现戒烟在生活中的各种益处。

通过“五日戒烟法”,吸烟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身心各方面的变化,最大益处莫过于重新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以及对生活和自身的控制。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说: “我能控制自我,知道如何对待生活了。我摆脱了尼古丁。小烟卷,永远告别了!”

烟酒亲兄弟,并非一家人

酒与医本是一家.烟?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们常把烟酒混在一起谈, “烟酒不分家”,以为两者差不多,其实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从历史上看,酒有5000余年历史,在文字出现以前,远古的岩画上已有酒具的图案,而烟是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带回欧洲的,吸烟的盛行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从地域上看,世界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米酒、果酒,品位特色,五彩缤纷,而烟草则仅此一种,别无分号。从医学上看,酒有广泛的用途,酒与医本是一家,现代医院每天都离不开酒精。烟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从文化上看,酒在各国都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人文内涵,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情仇爱恨都有酒的故事,而烟则相形

见绌,只能甘拜下风。酒的气质和品位是烟所无法比拟的。

饮酒文化,源远流长

酒的消耗量是一些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

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在内外环境压力下,人的感情需要有宣泄释放的途径。酒精的刺激、兴奋、释放和麻醉功能正符合人们的需要。心理人类学家维特.巴诺教授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社群的研究发现,酒的消耗量是一些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并认为适用于所有饮酒民族。

大凡人的种种郁闷忧伤,慷慨悲愤,兴奋激动,思念惆怅或亲人相逢,接风饯行,遣忧排愁,贺吉志喜,此时酒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其文化与疏导功能是任何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试想,世上还有什么能把人类的精神、心灵和感情如此酣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仃浊酒杯”。而“青梅煮酒论英雄”, “杯酒释兵权”,更是在杯酒之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当然,其中也夹杂一些不良的“醉酒文化”, “今朝有酒今朝醉”、 “浩歌一曲酒千钟”、 “酒醒还醉醉还醒”,使“酒杯是小,淹死的人比大海还多”,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酒是一把“双刃剑”

饮酒少量可以.以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为限。葡萄酒、绍兴酒在100毫升以?,60度白酒就是25毫升,如果啤酒~&300毫升。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饮少量酒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适量饮酒能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和睡眠,有助于人际交往。

但是,饮酒少量可以,多量不行,以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这就是“戒烟限酒五一五”中的“一五”)为限。少量饮酒,按国外的标准是30克酒精,按我国标准为15克酒精。这样,葡萄酒、绍兴酒在100毫升以内,60度白酒就是25毫升,如果啤酒就是300毫升。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过量饮酒是罪魁祸首。

酒喝多了以后很危险。据国外研究报道,40%的交通事故死亡者、50%的监狱罪犯、25%的重病人都是和酗酒有关的。酗酒还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脏病、酒精性精神病、脑卒中、肿瘤、帕金森氏综合征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道德的沦丧。

有的人酗酒后通宵搓麻将打牌,大喜大悲,大吃大喝,触犯了“饱餐、酗酒、激动”三联征,当天激动,当天死亡。

其实,酒精是一种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约1/4由胃黏膜直接吸收,其余经小肠上部黏膜于两小时内全部进入血中,在空腹及低浓度时吸收加快。酒后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一般饮酒后体内酒精量达20-40毫升时,可感到轻松愉快,语言增多,有时则表现出粗鲁无礼、感情用事、时悲时喜、时怒时?;当人体内酒精量达50--100毫升时,则表现为语无伦次、神情恍惚。

饮酒过量还可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和阿一斯综合征。有一位同志,男性,50岁,在宴会上与朋友饮白酒3瓶,3小时后突感胸骨后压迫、憋闷不适,到医院急诊室已不省人事。这就是发生了阿一斯综合征。抢救过来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改变。在酒精中毒死亡者尸检中,可以见到肺部、心肌、胰腺、胃黏膜有多处出血点,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切面脑实质有散发性出血。

美国保险公司有一个统计,不喝酒的人,滴酒不沾的人得病多,寿命短还死得快。而酗酒的人,每天喝大量酒的人,得病更多,死得更快。少量喝酒的人,每天喝点红酒、黄酒、果酒的人,得各种疾病的极少,寿命最长。少量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平均寿命长一岁,大量喝酒、酗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平均寿命短八岁。

天堂地狱,一步之遥

世界卫生组织改变了过去对酒精的看法.将“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口号改为“酒,越少越好”。

欧洲20个工业化国家的横向流行病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冠心病的死亡率成逆相关。在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在每天都少量饮酒的人群中,其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不饮酒者低。美国癌症学会对年龄40~59岁的28万名男子的饮酒习惯进行了12年跟踪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15~30克酒精)的人其心脏病死亡率比不饮酒者低20%。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适量饮酒可减少40%的冠心病发作。原因是适量酒精能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的胆固醇,因而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这在猕猴的饮酒实验中也得到证实,饮葡萄酒组猕猴的动物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而对照组为48%。新近的研究发现,适度饮酒者体内C一反应蛋白含量最低,表示酒精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这也有利于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资料表明: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健康,而且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一岁。

但千万别忘了,酒是把双刃剑,酒并不是谦谦君子,只要过量,即只要一步之遥,酒立刻凶相毕露,把饮酒者送入地狱。在生理上,酒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在心理上造成酒精成瘾,依赖,人格变态;在伦理上造成道德沦丧,刑事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后果难以估量,而且实际上是愈演愈烈,尤其在当前中年多病、英年早逝的热点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它把过去的“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口号改为“酒,越少越好”。因为少量饮酒的好处很容易被饮酒的巨大弊端所掩盖,也就是把“对酒当歌”改为“对酒莫歌”了。实际上,即使在以前认为少量饮酒有助预防冠心病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也从不提倡以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方法,为的是防止酗酒的巨大社会负面作用。

酗酒之害,触目惊心

当血中酒精浓度为20mg%时,饮者表.当浓度为40mg%时,表现如狮子;当浓度为60mg%-80mg%时,表现如猴子;当浓度在80mg%一100mg%

以上时,表现如蠢猪;酒精浓度再高,可导致昏迷,深度麻醉,直至死亡。

只要想一想监狱里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医院重病人的25%都与酗酒有关,而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无数痛苦悔恨都与酗酒有关,就会使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说许多人们耳?能详的名人精英因急性心肌猝死、肝硬化、肝癌而遽然离世,那么酗酒意味着什么就更触目惊心。

我的一位美国医生朋友,其父是里根总统高级幕僚,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不久,一次周末欢宴,年轻气盛,酒后驾车,在高速路上,汽车冲出护栏100余米,粉身碎骨,令人痛彻肺腑,刻骨铭心。

酒精很容易吸收,空腹时在胃内可迅速直接吸收20%,数分钟内使人酒醉,如胃内有食物,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可明显延缓吸收,避免醉酒。酒精吸收后由肝细胞中乙醇脱氢酶及乙醛脱氢酶依次分解,由于酶的活性差异,故酒量也因人而异。但差异不会很大,不像某些毒品差异达数十倍之多,因而酒喝多就一定会醉。不久前俄罗斯一次饮酒比赛,冠军喝了1.5公斤伏特加,回家后20分钟死亡,其余5名获奖者也全都送入医院抢救,饮酒比赛组织者也以“谋杀罪”被告上法庭。

饮酒后,随着血中酒精浓度上升,神经精神系统会产生不同反应。有位学者精辟地描述:起初,当血中酒精浓度为20mg%t寸,饮者表现如孔雀,愉快而健谈,思维敏捷,乐而忘忧,好展示吹嘘自己;当浓度为40mg%H寸,表现如狮子,精神亢奋,自高自大,语言傲慢,科长说成处长,刚愎自用,略有微醉(按交通法规定,50mg%即为醉酒驾车);当浓度为60mg%~80mg%时,表现如猴子,自控力减弱,行为古怪,顽皮戏谑,喋喋不休,手有微颤;当浓度在80mg%~lOOmg%以上时,表现如蠢猪,思维紊乱,步履蹒跚,反应迟钝,语无伦次,有的开始蒙咙倦睡,渐入昏睡。酒精浓度再高,可导致昏迷,深度麻醉,直至死亡。戴安娜王妃车祸时,其司机血中酒精浓度已超过第四个阶段,属醉酒驾车。

何以解忧,唯有交流

实践证明,对酒当歌,以杜康浇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的千古名句,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何以解忧,应当是“唯有交流”。

怎么交流?用语言,用心灵交流。

与谁交流呢?与人交流,友人,亲人,爱人;与书交流,小说,历史书,励志书;与自然交流,阳光,空气,水,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实践证明,对酒当歌,以杜康浇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与人的心灵交流,所有的忧愁烦恼、抑郁苦闷都能在春风化雨般的心灵抚慰、涓涓流水般的心灵滋养中化解。尤其是夫妻间的话聊、牵手和爱窝,其伟大力量是世上任何美酒佳酿、明珠宝玉所无法比拟的。

书是知识的源泉,进步的阶梯,智慧的钥匙。有书做朋友,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读书静坐,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回归母亲的怀抱,接受阳光、空气、水的洗礼,看看神奇的造化,秀美的山川,你的心灵会净化,人.格会升华,会有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念天?之悠悠”, “感吾生之须臾”,还有什么想法!

心理平衡:一面镜子三个“三”

心理压力是疾病之源

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健康的第四大基石一一心理平衡。它是我们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人要健康,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健康,心态好。

人们要想健康100岁,四大基石中的第四条,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对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得了病没关系,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和药物。但是,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因工作等构成心理压力的,知识分子比非知识分子高出10%,35岁以上人群则更为突出。知识分子由于价值不能实现的失落感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导致身体患病,这在医学上被称作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脑力劳动者由于工作压力大,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影响睡眠和食欲,在这些人群中服用安眠药的比例高,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人情绪不好就容易感冒,而长期抑郁则容易患癌症。所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对他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压力,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要学会自我解压。而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

现在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要不断地学习适应环境的无数本领:上小学,要面临考中学,光考上不行,还得考重点中学;上了中学还没完事,还得继续努力考大学,当然了,最好是重点大学。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学生时代的压力都不用细说。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了,可面对着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找个工作太困难了。算了,咬咬牙,再考个硕士吧,这就又得在众多的“高人”中保持“平衡”,挤过那座又窄又漫长的独木桥。这时,如果再想就业可能压力就会小一些了。可是真正工作了又会发现能人这么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付出更多的艰辛。慢慢地,工作走上了正轨,才又发现周围的人有房有车,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心理又不平衡了。怎么办?当然是要更加努力了。于是,路就这么漫长。

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不断地与周围人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一旦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于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一个又一个欲望。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提倡,但我在这要说的是要有个度的问题。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时就要我们学会放弃,进而摆脱失望后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压力对我们的身心产生各种各样的损害。

还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压力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心理平衡、心态好的作用可以超过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但心理平衡并非心如枯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

嫉妒比生气更可怕

有些事,属于你的你放心,一定是你的,但有时要慢半拍。不属于你的,你可别要,不属于你的,你要也要不来;就算要来了,你也保不住。

我看一本书上讲了一个故事,说生气不好,嫉妒更不好。做个实验。一条狗,把它的身体捆起来,先给吊着,挺好。一拉开,前面有块牛肉,很香。它想去吃,可是往前走时被捆住了。狗很生气,眼看着离开两尺就能吃着肉,可就是过不去。它生气,暴跳如雷,这时它心跳加快,血压高。愤怒呢,肯定不好,但就怕嫉妒。故事接着说又牵来另外一条狗,这条狗没人捆着它,从从容容,它来得晚,可它很快就把这块肉给吃了。这时捆着的狗就嫉妒了:我先看到的,你倒吃上了。嫉妒一来,血压更高,心跳更快。有的狗心率过快就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