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立新
三十三岁的时候,她不幸被查出患有骨癌,并由透明细胞癌转为纤维细胞癌。这种罕见的癌症在人群中患病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而她偏偏正好赶上了那个“一”。
一所大医院为她进行了截肢手术,出院前的一天,医生把她丈夫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她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尽量满足,她活不过半年的。”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然让丈夫害怕了,那个没有人性的男人竟彻底抛弃了她,在一个夜里偷偷地离开了她,从此无音讯。
陪伴她的只有五岁的女儿。
丈夫离开后,她一时无法接受,清醒的时候感到害怕,糊涂的时候觉得恐慌。想到即将到来的死亡,不堪痛苦的她决定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天下午,她用一条腿支撑着身体,目光呆滞地看着正在熟睡的女儿。母女连心啊,女儿仿佛感应到母亲的异常,突然醒了过来,看到妈妈精神恍惚的样子,吓得哭了。女儿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到她的身边,拿起她左脚穿的鞋,一边往空裤筒里塞,一边哭着说:“妈妈穿鞋子,穿上鞋子,妈妈就能走路了。家里没有了爸爸,但还有我和妈妈。”
丈夫遗弃了她,生命也即将遗弃她,但女儿没有遗弃她啊,她还有爱。
她猛然醒悟:我不能死,死了女儿怎么办?谁来给她做饭,谁来给她洗衣,谁挣钱供她读书?她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嘴里不停地说:“我要为你活下去,为你将残缺的家撑下去。”
她又果断地做了两次大手术,同时坚持长时间化疗。她打破了医生半年生命的定论,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当然,同时也让她负债累累。
她的故事被当地的一个记者写成了新闻,发在报纸上,有人给她捐了一点钱,很少,却让她缓了一口气。
活下来是奇迹,能活下来就要好好活。为了偿还债务,抚养女儿,她用人们捐赠的两千多元钱购买了一辆小推车和两台热饮机,开始了艰辛的生存之路。
第一天上街卖热饮,她摇着放着双拐的轮椅车,和女儿一起推着装有两台热饮机的小车。上坡的时候,她和女儿使出全身的力气,小车还是上不去。女儿的小脸憋得通红,但一直紧咬着牙关,她想为了女儿,再难也得坚持下去啊!当时正值三九天,一天下来,她和女儿的脸、手、耳朵都被冻得又红又肿。
晚上,她在灰暗的灯光下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她脸上掠过一丝笑容后,一直静静地待在一边的女儿问道:“妈妈,今天我们赚钱了吗?”她一把把女儿抱入怀中:“赚了好多,整整十二元呢!”“有钱就能买好吃的了!”女儿兴奋地朝她做了一个“V”字手势,没有一点的忧愁,她就一下子被女儿的情绪感染了。第二天,她割了一斤肉,一半烧成汤,一半炼成油,那是出院后,她和女儿第一次尝到肉的味道,嗅到汤的滋味。
她开始越干越起劲,后来还添置了冰柜,冬天卖热饮,夏天卖冷饮,为了女儿,她必须这样做,而就在不知不觉的忙碌中,她的身体竟然也逐步得到恢复。
后来,在民政部门和妇联的帮助下,她又在一个人流量很大的汽车站旁承包了一个电话亭,然后,又把冰柜和热饮机搬到了电话亭边。从此,每天早晨六时许,她就拄着拐杖从家中来到电话亭,忙里忙外。
五年后,她基本还清了治疗癌症的欠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好转,女儿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上了小学和初中。在得知她的情况后,一直没有消息的丈夫突然在一个黄昏出现在她的面前,请求她宽恕,让他重新回到她的身边。她问女儿:“你想他回来吗?”女儿使劲地点头。于是,她说:“那你就回来吧,就当是出了一次远门。”
这是一则真实故事,一个本来支离破碎的残缺之家竟然奇迹般的再度美满幸福,而创造这种奇迹的仅仅是一种爱,一种将残缺进行下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