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者超人气作家精华文萃:爱情鱼的智慧瓶
11117700000018

第18章 最朴素的爱

文/胥加山

我简直不敢相信,母亲心脏病发作的那天,父亲竟然一个电话也未通知我们兄弟姐妹,差点母亲一去不回,好在有左邻右舍帮父亲的忙,把母亲抬到村卫生所抢救过来。当我们从进城的乡邻口中得知母亲的消息赶回家时,父亲正搀着母亲在院里晒太阳,他深陷的眼窝,一汪浑浊的泪水,面对我们,竟不知所措地向母亲道歉:“孩子他妈,当时不是我心狠不想通知孩子们,我一怕他们听到你的消息,走得匆忙有闪失,二怕我打电话延误时间抢救你!”父亲说着像个孩子似的在母亲怀中哭了起来,分明我们还听到他在母亲的怀中哽咽一句:“我想凭我的余力能救起你,我这病身子已欠你太多太多,我真心想给你一次补偿!”面对母亲怀中久咽不止的父亲,令我们兄弟姐妹为之动容,母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究竟给了父亲多少爱,以至于父亲说出如此肺腑之言。

父亲在母亲怀中所说的话令我们感到震惊,说实话,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都是缄默之人,我从未听他们说过一句玩笑话,常挂在嘴边的除了“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别的就是做不完的农活。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懂不懂得爱?

一直是我想试着了解的。许多次由我引起的那个年代的爱情话题,涉及到他俩时,他们总是一笑而过……一次次失败后,我肯定地认为,他们这一代农家夫妇,只是为了生儿育女,才不得已走到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式的生活。

可这一次,六十七岁的已动过三次大手术的父亲,面对母亲偶然一次突发的心脏病却变得如此坚强,不依靠我们,凭借自己孱弱的身子救活了母亲,仅凭瓶这一点,我想我往日的想法是错的。

母亲本是渔家女,二十岁嫁给长她七岁的父亲。父亲身世凄苦,他三岁丧父,五岁母亲改嫁,自己跟着奶奶过。母亲当初嫁给父亲,是图父亲有个好身板(父亲身高近一百八十厘米),人老实、憨厚,是个叉鱼摸虾的好把势。而当时的父亲感觉自己穷困潦倒,有人跟他说媒,已是感恩不尽。

母亲嫁给父亲不足一年,他们便去安徽逃荒。父亲凭借自己的身材,做起挑夫;而母亲则帮着当地的渔民捕鱼织网,勉强能填饱两个人的肚子。

大哥五岁,父母又回到故乡,过起了一般农家挣工分的日子。

一九八〇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父母没日没夜在田里刨种着,因为此时,我们兄弟姐妹相继出生,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孩子们一个个养大成人。

然而父母再勤劳的双手也抵挡不住病魔的侵袭。大哥十二岁那年的伤寒病,我四岁那年的胃出血,急得父母几次互相埋怨,大打出手。最致命的是,在我读初中,大哥刚高中毕业那年,父亲突然病倒,动了脾切除手术,失去了劳动能力。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泪流不止,对母亲说:“是我害了你的一生,你看我倒下了,孩子们还小,这日子怎么过!”可这一次,母亲没有哭,反而安慰父亲:

“天塌下来,有我撑着,你安心养病,只要你在,家中的一棵大树就未倒!”

父亲病倒了,母亲变得更加坚强,忙完田里,又忙家里,虽说我们懂事许多,但她从不让我们拉下一节课。每天父亲默送母亲下田,看着别人家夫妻成双成对下田,他顿生怜悯和自责,有几次,父亲想不开,对着农药和绳索发呆,被母亲及时发现,发现后,我们原以为母亲会悲痛欲绝地大骂父亲一顿,但她只是说:“孩子他爸,你怎想不开,现在孩子一个个快大了,你现在怎有此想法,其实现在我还图你什么,我只想着晚上回来还有你陪我拉拉话……”父亲听后,泪如泉涌,痛苦地捶打自己的头,母亲一见父亲这样,急了,下跪抱着父亲的双膝求他:“以后别再干傻事,我想办法让你帮助我料理这个家!”

父亲终于被母亲的泪水感化了,他再不想干傻事,每天在家忙着一日三餐,母亲又捉了只猪崽,让他喂养。母亲成了家中名符其实的顶梁柱。父亲持内、母亲主外的日子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一九九五年我中专毕业,大哥服装店生意兴隆,家境才渐渐有所好转。

母亲突发心脏病是全家始料不及的。因为在我们的眼中,母亲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因为即便我们都已成家,她仍不肯陪同父亲住进城,而要留在家中守种那十几亩田地。十几亩田地的劳动量,就连年轻夫妇也承担得吃力,而母亲却一直坚守着。这期间,我们也曾劝说过母亲,可她口口声声地说:“你爸这病身子,我不想拖累你们兄妹,你们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养得起你爸!”这一次,母亲病倒了,对父亲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我们要轮流护理母亲,却被父亲拒绝了,他哽咽着说:“你妈护理我二十年,你们也给我一个偿还的机会呀!去年我腿跌断了,我虽受点疼痛,可你妈受的是什么罪,整整护理我半年!”听着父亲的言语,我们默默地站于一旁,看着父亲小心翼翼一勺一勺地往母亲嘴里喂药,泪早已爬满我们的脸颊。

父亲劝我们各自回家,他说,他要永远守护着母亲,直到母亲康复为止,他还说,假如母亲永远病下去,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养鸡喂猪为母亲养病。

不过一个月,父亲实现了他的诺言,尽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我们再回家看父母时,母亲又忙碌在田间。母亲见我们回来,戏谑着父亲:“这死老头还倔,敢跟孩子们抢着照看我!看自己的病身子,少了我,不知坟头的青草黄枯了多少个年头!”父亲听着母亲的笑言,幸福得双眼含泪。

父母又回到了一个持家一个主外的生活,大米、油又被母亲陪同父亲送进了城,望着互相搀扶了二十年的父母,我总想拉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而母亲进城来,总是先晃晃自己的钱袋说:“抽空带你爸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过有言在先,我这里有钱!你爸这辈子只想欠我的!这样,他才有信心走在我的后面……”

听着母亲这样的话语,我不知该如何劝慰两位老人——唯一能做的除了祝愿两位老人用他们最朴素的爱互相搀扶走一程,再走一程……还能为他们祝愿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