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
11116000000029

第29章 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一、住宅小区智能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首先,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结构与居住要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住宅的“住”的功能,而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方面:①要求有高度的安全性(防火、防盗、防爆、防范等);②要求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冷热水供应、空调和健康的室内空气);③要求有足够的通讯设施(电话、传真、计算机网络);④要求有完备的信息设备(CAT V、ST V、图文电视、双向购物电视);⑤要求设备与家用电器实现自动化与遥控化。而这些功能就是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功能。事实上,也正是人们的需求才使智能住宅小区得以萌芽并生产和发展起来。

其次,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信息的开放与网络的发展,已促使人们更多的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世界,通过信息交流,来获取信息和完成工作。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封闭式住宅结构与封闭的信息操作,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设和发展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势在必行。

再者,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也对智能化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国住宅建设的重大变化就是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它也成为我国住宅建设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推动力。特别是近几年,为适应与规范智能建筑市场,建设部又陆续颁布了《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并在全国逐步开展住宅小区智能化试点、示范工程。这些举措必将推进21 世纪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最后,智能住宅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开发商选择开发智能住宅。据统计,智能住宅中智能系统部分的投资回收期在3 年左右,远远高于建筑的其他部分;智能住宅的运行费用和能耗比常规建筑低30%~45%,而售房率和出租率却比常规建筑高15%,其经济价值由此可见。在智能小区建设中,房地产开发商与计算机系统集成商一起规划、设计、铺设好小区网络,并建立小区智能控制中心。其投资约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00 元左右,在整个小区投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由此而诞生的智能小区,在市场竞争中极具优势,房地产开发商因而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增值利润回报。目前,智能化已成为房地产的新卖点,市场竞争的新“战场”。

二、智能住宅小区为物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综观当今智能住宅与智能社区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出它们的四大特点,即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与综合化。具备四大特点的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给了物业管理一个发展的空间,也给了物业管理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

同时,物业管理的参与也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功能。一方面,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是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智能系统的组成部分,没有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只有物业管理的参与,并通过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服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管理,及通过提供多种信息为居民服务,居民才能真正感受到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也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安全、舒适与丰富多彩。

当然,智能住宅小区的产生与发展,也使得物业管理公司能够更多地依靠科技,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物业管理,从而大大的促进了物业管理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克服了传统物业管理模式中可能出现的许多纠纷与问题,使物业管理从层次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特点与要求

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相比,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其一,智能化程度高。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由于其先天优势,给物业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智能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不仅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还是在管理的智能化上,都比普通住宅小区范围要宽、程度要高得多。

其二,效率更高、内容更多、也更便于管理。智能化物业管理的特点,使智能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不仅有更多的内容、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更便于管理。主要表现为:(1)物业管理中的一些传统收费项目,如房租、水、电、煤气、暖气等的收费因为可以使用电脑管理而变得一目了然,不仅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收费纠纷,而且大大方便了住户。(2)物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专项与特约综合经营服务,如快餐盒饭送餐服务、物业租售代理服务、其他中介咨询服务等,通过电脑网络联系与处理将更为方便高效。(3)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服务人员也将变为电脑网络的操作者与管理者,通过电脑网络(广域网与局域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不仅可以收取网络信息使用费和各种服务费,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传统形象,提升了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档次和社会地位。

其三,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物业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但有别于传统房屋管理人员,而且还要在知识结构方面优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具体来说,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该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管理维护知识,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包括文档处理和网络操作等等。

从智能物业管理的高效率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来看,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数量都将减少。这就间接地加剧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就业竞争,一些具有文化素质较低、竞争意识不够,服务态度不好的从业人员,甚至一些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较差的人员,都将通过竞争退出物业管理行业。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智能住宅小区及其物业管理的上述特点,也对物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从业人员要了解智能住宅与智能建筑的不同,努力从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搞好物业管理工作。智能住宅是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但它又有不同于智能建筑的特点。从其智能化的内容来看,重点是生活服务、安保和物业的管理维护;系统结构具有适应众多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的分散性、多样性与灵活性;控制对象分散,信息传输距离长,布线复杂等等。因此,从业人员要真正把智能住宅小区与智能建筑从管理观念和管理服务的具体内容方面区别开来,从住宅小区的角度,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产品,同时,积极作好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

第二,必须强调和切实督促物业管理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智能住宅小区的特点,决定了物业管理早期介入比一般小区物业管理早期介入更为重要和关键。因此,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要从思想上把早期介入真正重视起来,并切实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角度出发,强调和督促物业管理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

第三,必须加强智能住宅小区管理服务人员,特别是智能化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进行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势在必行。物业管理公司应选派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岗位培训,掌握智能化系统管理的技能,并将系统过程、数据全面存档,作为智能化系统启动的初始条件,以确保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并能保证管理服务人员正常利用该系统为广大居民服务。

四、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内容与组织实施

作为住宅小区,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也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一般内容,具体包括两大管理服务:第一,公共管理服务。具体内容有:房屋维修管理、房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环境环卫管理、供暖管理以及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等等;第二,综合经营服务。包括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衣着、饮食、居住、行旅、娱乐、购物、文教体卫等方面的服务。

和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不同的是,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提供的上述服务,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和提供的。另外,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比普通小区物业管理也多了一些新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信息服务等等。同时,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主要工作也将变为管理和维护电脑网络,而不是以前那种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发现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

这样,组织和实施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就主要是操作电脑网络,监测各种智能化仪器设备传送的各种信息,并给以及时处理。可以看出,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微观模式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主要是人工运作的模式,转变为主要是机器运作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