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1115800000050

第50章 050 记忆力是学习的关键

据教育学家研究,同一堂课上,有的孩子学得多,有的孩子学得少。其原因有二,一是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二是孩子的是否具有良好的记忆力。而对于注意力同样集中的孩子来说,记忆力好的孩子,要比记忆力差的孩子学得多。

小明和小亮是同一个班级上的学生,他们学习都非常用功,上课也都专心听讲。可是,小明的学习成绩就是不如小亮。

据老师观察发现,原来是小亮的记忆力要比小明好得多。

那天,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5个短语,让学生们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短语,时间只有一分钟。

一分钟后,老师先问的是小亮,结果小亮将5个短语一字不差地都背了出来。随后,老师紧接着问小明,可是小明吞吞吐吐地才背出了3个。

如果说仅凭背英语不能说明小明的记忆力比小亮差,因为小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厚,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例子。

小明兴趣最浓厚的课是语文课。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是《古诗三首》,老师在讲解完后,让学生们速记三首古诗,时间仅为5分钟。谁知巧的是,老师先问的还是小亮,让人吃惊的是,他竟然三首全会背诵。当老师问小明时,小明费了好大劲才勉强背出两首。

可见,小明没有小亮学习好,就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记忆力没有小亮好。

对于小明记忆力差的问题,有没有补救的方法呢?有,教育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据教育专家研究,记忆力的优劣,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记忆力差,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改变的。

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的三名教授进行了这样的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力中等的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3~5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3~4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训练,就让他再增加1组数字。经过20个月约230小时的训练,他最初能熟记7个数,以后增加到80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

可见,孩子的记忆力即使先天不怎么好,只要经过后天科学的培养和训练,也能拥有超常的记忆力。

据教育学家研究,学生要记忆大量的知识,如果不能科学用脑,认识记忆规律,效果将事倍功半,并且越来越没有信心。所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就要按认识记忆规律去培养孩子。

上述故事中的小明,在得到教育专家的指点后,开始用认识记忆规律来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他先是选择了一些需要背诵的课文,将背诵的对象调查一番。比较容易记,量又不多的文章,用整体背诵法去记,则一气呵成;内容很复杂的文章,则选择部分背诵法,一段一段地去背诵,逐段攻克。比如在记物理、化学、数学等公式时,他就采取整体背诵法,争取一次背下来,而对于语文中的文言文,他则化整为零,先一段一段地背熟,然后再整体背诵。

这样过了一年后,小明的成绩大幅提升,他已经成为可以和小亮一争高下的学生了。

可见,用认识记忆规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效果是显著的。除此之外,可让孩子用想象去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某幼儿园就是这方面教育成功的典型。

一天,幼儿园来了些外国客人,他们想看该幼儿园孩子的快速记忆表演。

幼儿园老师让每个来宾都在纸上写几个字、词或是短句。上面写的是:北极熊,把欢乐带给大家,图画,北京真好玩,他在唱歌,圆明园,舒展,写作文,真棒,活力,橙色的房子,巨大的潜力,会当凌绝顶,和平,高速公路,辽宁,小朋友祝你进步,朋友,砖头。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字间毫无联系。

一个小男孩盯着桌子上的纸条,一声不吭看了两分钟,然后就开始背诵。

老师对大家说,咱们一定要热烈鼓掌,鼓励他。

小男孩一个接一个往下背。每说出一个,老师一定会伸出拇指,喊一声:“太棒了!”大家也跟着鼓掌。很快,小男孩按照顺序一个不差全部背出来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后,小男孩复述他编出来的故事:

“北极熊把欢乐带给大家,大家画图画,图画说,北京很好玩,好玩的字在说,他在唱歌,会唱歌的圆明园舒展了一下,写起了作文:真棒的活力盖了一个橙色的房子,房子有巨大的潜力,会当凌绝顶,顶了一万个和平。和平驶上了高速公路,撞到了辽宁,辽宁说,你们是最了不起的小朋友,小朋友祝你进步,进步的朋友拿起了砖头。”

客人们大笑。

可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是增强记忆力的好办法。只要保持一颗童心,能够充满想象力,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那个小男孩一样的记忆力。

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常常鼓励孩子以增强孩子的信心

孩子越相信自己,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因此,父母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这不仅能对孩子的记忆带来帮助,更能增进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从畏惧知识逐渐演变为喜欢知识。

2用轻松的话题帮孩子缓解紧张情绪

在孩子开始记忆之前,父母可以谈一些轻松的话题,也可以开一些玩笑,这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和畏惧心理,不仅能大幅提高记忆的效率,更能增进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

3帮助孩子认识记忆规律

当孩子认为自己笨的时候,父母应当向孩子讲清楚记忆的规律,告诉他暂时的遗忘是十分正常的。认识规律,能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正常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4督促孩子及时复习

既然记忆后会遗忘,父母就应该及时督促孩子,在遗忘之前让他及时复习。这可以让孩子记忆得更加牢固,也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更有自信。父母应该让孩子算清楚一笔账——复习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一旦遗忘,要再重新记住,就会十分困难。

5督促孩子随学随记

为了不让孩子等到快考试的时候搞突击记忆,父母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内容让孩子随学随记。可以每天晚上留一个小时用来记忆,第二天早上用半个小时复习。这样既能减轻总复习时的记忆量,又能帮助孩子把脑子里的知识融会贯通。

6用日常的问答来促进孩子的记忆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向孩子提问,检查孩子记忆的牢固程度。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可以提问太多,也不要总提重复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加强随学随记的牢固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考查以前学过的知识还有多少印象。这两者的比例要安排好。

哈柏曾经说过:“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就没有智慧。”那就打开孩子记忆的大门,放飞他们智慧的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