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要领
11115800000026

第26章 026 事业有成始于会做人

培养优秀的男孩,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他们如何做人。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决定的,人是事情成败的主要因素,人做不好,那么事也做不好。纵观历史,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都是先从做人开始的。

香港首富李嘉诚就是做事前先学做人。他常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够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因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

李嘉诚在5岁时便被送进了私塾祭拜孔子,学习做人的道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生计,13岁的李嘉诚跟随父母来到了香港。由于香港和内地不同,李嘉诚的父亲告诫他们兄妹,要在香港生存下去,就要学做香港人。

从那一刻起,李嘉诚便努力改掉自身的潮汕口音,勤奋学习广州话。不久,他便能和香港人自由交流了。

来香港没多久,李嘉诚的父亲便染病去世了,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他找了一份在小茶楼跑堂的活计,每天都要起早摸黑,伺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他在每天工作间隙,都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在这段艰辛的打工时间内,他用勤快和好问,学到了不少做人的本领,所以在日后,他从事推销工作时,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李嘉诚为人忠厚,他在一家五金厂辞职临别时,最后一次帮老板出谋划策:“以后,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调整产品的种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是因为李嘉诚善意的提醒,才使得该厂爆发了第二次生命力,免于被塑胶制品冲垮的厄运。

在李嘉诚创业初期,由于雇佣了技术不纯的工人导致工厂四面楚歌,他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希求原谅。正是因为他一贯的诚实、口碑极好,人们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李嘉诚才有惊无险地渡过了难关。

关于李嘉诚成功做人的事例举不胜举,无论是他的言,还是他的行,都是做人的楷模,办事的高标。

教孩子做人,就要从孩子幼小的心灵抓起,中国美学家朱光潜的成长历程就是很好的典型。

朱光潜从小就接受了父亲关于“做真正的人”的熏陶。那时他还年幼,他的父亲教给他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并给他解释:“要保证学问上的常新,要保证修养上的进步,就必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请教。”

朱光潜时刻牢记这首诗,把它当做做人、做学问的座右铭,时时加以吟咏,以此激励自己。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他做人指向标,时时勉励自己。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他在治学方面不断求新,也是他成就终生的动力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做父母的应该把做人的正确道理教给孩子,那么孩子将会成就一生。

我们只要把做人的正确道理教给孩子,即使孩子将来是一棵树,他也是一棵正直挺拔的树;即使孩子将来是一粒沙,他也是一粒金光灿灿的金沙;即使孩子将来是一滴水,他也是一滴灵光闪动的甘露。培养孩子做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懂得做人的道理,孩子不用特意去学习,在父母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就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个高尚的人。

2教育孩子善待他人

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敬,首先就要承认和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时,要让他学会冷静地分析问题。如果责任在自己,就要主动地认识不足,走出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的误区。这样,才能使他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3教育孩子勇敢做人

人总是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的,教育孩子勇敢做人是其成长所必须的。勇敢做人的第一个层面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积极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最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张澜说:“做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不可以自欺。”赵延年说:“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更要自强不息。”我们应该把这些都教给孩子,把他们塑造成善于做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