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咱们来个约定
11115000000020

第20章 姑姑

“梆——噗——梆——噗——”只要听到这种一重一轻、一清脆一扑囔的声音,村里的人们就知道,这是我姑姑来了。

这种声音伴陪了她整个后半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她那爽朗的笑声让人们一点也感觉不出她有丝毫痛苦,她甚至和一些大男人开起玩笑来:“老五,干点活儿不好啊,在这发懒晒日头!大嫂子,看你怎么没劲儿啊,想男人了?”

人们也就七嘴八舌地开起她的玩笑来:“瘸子,嘴再发贱,小心遭报应再变成哑巴啊。”“不发贱着还成了瘸子?”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她摆摆手,“和你们说不到一块儿去,走了!”她右胳膊下拄着的拐杖稳稳地在地上立着,身子迅速转了一百八十度,先是左脚“噗”的一声,踩住了,然后右边拄着的拐杖“梆”的一声也落地了,随着“梆——噗——梆——噗——”的声音,她稳稳地向前走去。人们往往会无声地看着她走远了,才再该干什么干什么。

人们说的她发贱的事,其实是和鬼子的一次扫荡联系在一起的。

东辛庄是八路军机关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姑姑那时还不到二十岁,看到队伍里有一个年轻的女干部就感到很亲切,一有空闲她就来和女干部拉呱。这女干部也经常拉着她的手亲得不得了,慢慢地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村前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叫吉泰山,上面建了很多圩子,是前些年防土匪的。女干部是广东人,断文识字的,就想上去看看碑上的文字记载。这天有些空闲了,她二人就结伴登上了山顶,尽管气喘吁吁的,女干部还是举起双臂,高声喊起来:“啊——我来了!”风有些大,把她俩的头发都吹乱了。看着平缓的山顶、满山的石头房和山边的围墙,她问姑姑:“这也是崮哎,你看四下里大都直上直下的,多险峻啊,易守难攻,标准的军事要地。”

姑姑多次上来,已没有新鲜感了,所以只静静地陪着她,并不怎么说话。看完碑文,她们又向前走去,西南边的悬崖壁上的石缝里一丛野生的黄花开出了几朵鲜艳的花儿,顶在细细的杆儿上,迎风来回摆动。女干部很好奇:“哎,快看快看,真美啊。”姑姑说:“不就是黄花菜吗,好长在让人够不着的地场,让人干眼馋。”

女干部突然不说话了,若有所思的样子,眼里呈现出一丝忧伤,垂下了头去。

姑姑不明白怎么回事,轻声问她:“姐,怎么了呢?”

女干部抬起头来,眼角还有些湿润,笑了笑:“没什么,这种植物的学名叫萱草啊,很有名的……传说能使人忘记忧愁……古人也用它来比作母亲的。”

姑姑心里一颤,过了一会儿才小声地问她:“姐,你想家了?想娘了?”

“是啊,我出来三年多了,真不知道家里什么样了,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现在也不知好了没有?”女八路嘴唇使劲抿了抿,又勉强笑了,“等赶走日本鬼子,我第一件事儿就是回家,扑在母亲怀里,使劲说说话。”

她俩下山的时候,已经走出很长一段路了,女干部又往回跑去,姑姑赶紧跟过去,原来女干部又来到了花前,眼睛直直地盯着这丛黄花,小声嘟囔着:“妈妈,我走了。”

姑姑心里又是一动,但她什么也没说,两人默默地向山下走去。

过后不久,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这次很是疯狂,八路军的机关也转移了。二十多天后,村里的干部奉命派人到沂水那边去了一趟,抬回了一个死去的人。姑姑惊呆了,这个人就是自己叫姐的那个女干部。原来在反扫荡中她受了伤,后被日本鬼子抓住,杀掉了。上级指示,抬回她来埋在东辛庄。

人们在准备后事的时候,姑姑严肃地告诉村干部:“我回来以前,先不要埋了俺姐啊,千万千万,千万千万。”

看到她郑重其事的样子,人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还好,一项一项地仪式举行完,在墓地里挖好墓坑的时候,姑姑就拿着一把黄花回来了,不过她是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地回来的,她为了摘吉泰山上悬崖上的那丛黄花,摔下了山去,把右腿摔坏了。

看到女干部正要下葬,姑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慢慢来到墓坑边,把手中的黄花轻轻地放在了女干部的身边,亲眼看着花儿和她一起被掩埋了,才放下心来,直到这时,她才感到腿疼得要命,是那种钻心的疼。

从此以后,年轻的姑姑再也离不开拐杖了,村里很多人说她是发贱爬山摘花摔的。

姑姑从来不还嘴更不辩解,最多说一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和你说不到一块儿去。”然后拄着拐杖“梆——噗——梆——噗——”地转身就走。

多年后,女八路的墓要迁走了,姑姑让自己的儿子陪着,又上了一趟吉泰山,又捧回了一丛黄花,放在了那棺材中,村里有人说她:“这瘸婆子,又发贱了。”

姑姑头一昂:“和你说不到一块儿去,狗嘴里能吐出象牙来。”“梆——噗——梆——噗——”地拄着拐杖走了,声音震得人的耳朵直发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