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画在京西古道
11114800000001

第1章 我上高原

体验高原

去西藏,提前几天吃了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本来沾枕头就着,却弄得迟迟不能入睡,在机场,与同行说起,大家笑了:氧气超量,证明身体好。

好身体不容易适应,此话有理。之前听说一位朋友心脏肥大,心血管系统也不好,到了西藏没事,照样抽烟喝酒。有人戏称:上飞机前别人搀他,下飞机后他搀别人。看来,人都会有高原反应,轻重有别,除非之前有毛病。

临行前,本想锻炼一下,强壮强壮,没想过力着凉,略感风寒,有几分担心,使劲吃药。因知道高原感冒的厉害,可放大好几倍,且能引发多种疾病。以前,自己就有体会,在海拔2000多米的青海,晚上外出,突降小雨,没在意,着了点儿凉,从此便一路头痛,怎么也不行,直到下山才好。

应对高原反应,我自认已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十几年前就编发过登山要注意的文章,采访过国家登山队老领导曾曙生。近几年,常与老作家王宗仁谈起高原反应—他年轻时就在西藏当兵,70多岁了,每年还要去一趟。早知道在高原应该少说慢走多休息,几天就能适应过来。而过分吸氧吃药,形成依赖,反而不利于自身调节。

尽管这样,还是体验到了高原反应的全过程。飞到拉萨,最先感到憋气,做深呼吸,还是觉得氧气不够。接下来就是头晕头痛,动作迟缓,不愿多说话,且想不起说什么。晚上主人盛情招待,请来几位当地歌手。歌声优美,情意切切,心有所动,也想回馈一曲,表达对西藏的赞美之情。藏族歌曲那么多,不会新词还记不住老曲儿,半天就是没想起歌名。主人为我开脱说,他们到县里开会,有时也说错县名,且有错不改。

之后便感到脖梗子发粗发硬,口干,鼻子里带血痂,血管和身体好像都在涨,脸也在发胖。眼睛好像往外突,视力也在变,本来花眼,站在街上,远处商店名称也看不真切了。整体机能、细微部分都在发生变化,连小解也觉得气压不够,压力不足。方便食品的口袋都涨得鼓鼓的,何况人呢!

来之前有朋友告诫说要少吃,减少氧气消耗。初到这里,不是控制饮食,而是吃不下。食物好像不着四壁,悬在胃里,不往下走,偶尔下去也没消化。到了海拔4800米的定日,更是觉得食物在胃中浮着。住的房间在二楼,没有电梯,刚走上去,一口就吐出来。上楼前尚没有恶心等不适的感觉,这是怎么了?慢慢体会,无大碍,心里痛快了,不多消化也许是人体本能。

问询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人,答曰,每次进藏都会有高原反应,适应仍需几天,有时甚至要十几天。这些现象并不特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

这里的天气预报比央视多了一项—氧含量,我们去的那几天的氧含量在65%。据说夏天高些,在80%,冬天能到50%。空气中的氧含量低,却少有杂质,保证空气纯正,尽可大口吸气。

人体虽有调节能力,但失水率高,口鼻发干,却不是短时间内能调整的。体验了一把高原反应,看来还好。

辉煌珠峰

到了拉孜,已是中午,天空飘起雪花。找个小饭馆坐下。司机师傅说,如果运气好,路上能看到珠峰。看着窗外,多了一分企盼。

继续前行,雪下大了,雨刮不停晃动。

司机师傅说,看来这一带都在下,如果再大,明天无法去珠峰了。

心中有了一分沉重……

出了县城,走向高原。天气瞬息万变,风力极大,雪竟停了。车也停了。天还阴着,两座大山之间,不断飘浮的云雾之后,隐约看到一座白色山峰被遮来挡去,那就是珠峰。

真不知明天的运气。

住在定日。第二天一早,天还漆黑就上了路。不知起得早还是高原反应,人一直昏昏欲睡。隐约过了两个边防检查站,又开了一段时间,车子停下来,到了观景台。此时,天地边现出曙色。周围是连绵的雪山。远处横排着几座高出的山峰,其中一座就是珠穆朗玛。山都是有形状的,见形知名,不会搞错。从北向南望去,与近处的山合在一起,呈三角形,珠峰就是辉煌的峰巅。

天色渐亮,一缕阳光从地平线率先投向珠峰,为峰顶抹上一点橘红。远处飘来一片云,连忙按下相机快门。翻看效果,近处山坡上的雪灰白,中景山坳灰黑,唯独远处峰顶橘红,真是美妙。背景天空紫青,那一片云是黑色,暗想,早霞应有色彩,若是彩霞就太完美了。再一想,黑也是色彩,且高贵,也许此时神女喜欢的就是这条丝巾,不会夺色。

不一会儿,几座山峰都变得橘红、金黄,连成一片辉煌,蔚为大观。

天已大亮,奔向大本营,离珠峰近些再近些。

路面没用柏油,由山上的碎石铺就,这样环保、耐用,因而略有颠簸。司机是中年人,路很熟,有经验,车速也快。通往大本营要翻过几座高山,路不断起伏。就在下坡时,车忽然驶出公路,开向荒坡,全是山石,颠簸不平,只是偶尔略有土时,才能看出辙迹。大家惊奇。司机说,这是一条近路,可以减少10公里的路程。一般人哪里看得出路?大家为他的稔熟而赞叹。

时间不长,到了大本营,这是山坡上仅有的一小块狭长平地。大本营应有几个,这是最近的。路上横着一杆,还要检查。帐篷里出来个人,验明每个人身份。大本营平时就是几座帐篷,里面常年住着几个人,做着安检工作。

珠峰改变了形象,不像远距离打量时线条那样秀丽,此时又多了几分雄伟,体魄也如金字塔般显得宽广。山峰布满白雪,很少有山石裸露。离峰顶还有3000米,如果上面有登山者,不知能否看到身影。还是在40多年前听说过,在银屏上见到时,激动不已。有多少人为了她,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又有多少人为她而献出了生命。人们对她从征服、对话、交流走向了相融,而自身认识自然的境界也发生了变化。

爬过不少大山,随国家登山队在野外攀过岩,而珠穆朗玛终究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当地人称为女神。今天来到她的脚下,仰视面容,难以置信。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是写登珠峰的故事,并应约写了评介,题目叫《用生命拯救生命》。曾说过,与女神的对话就是与生命的对话,就是对生命极限的考验。居然那样有缘,现在我也来到了文章故事的发生地。

不再爬了,海拔高度到此为止,还是感受这里的一切吧。可能昨天刚下过雪,山边一片洁白,就在这雪层下面,居然流动着溪水。看着清澈灵动的小溪,穿越冰层,心有所动,溪水仿佛穿过心灵,带来一股清凉与清纯,洁净而宁静。

不是攀登期,也没有活动,就在最平常的时节,游人时而有之,奔的就是世界之最,有人称为世界第三极。几个外国人极感兴趣,边看边拍照。他们很兴奋,在距离很远的地方下了车,步行到大本营,尽管平路,毕竟也是海拔5000多米,动一动都极消耗体力。外国人讲究探险,看来身体还好,不知是冷还是高原反应所致,只见他们从怀中掏出一小瓶白酒,相互“吹”起来。

顺原路返回。走到那片山地时,司机又拐出公路。车上有会开车的,不禁捏了把汗:那段路来时下坡,回去可是上坡呀,尽管越野车性能好,可这里是高原。人们在车里不停摇晃。除去司机,谁也看不清路在哪里,也可能这一片都是路。眼前是一个陡坡,车爬不上去,停下来。司机让都下去,试试空车。

爬山吧。这点儿小坡却费尽了全身的力气。刚走几步就喘不过气来。此时才想起运动员攀登珠峰的那些镜头,喘着粗气,举步维艰。而心里又想,坡不高,只有十来米,平时几步就能上去,就在攀登时,一切突然中断了……

睁开眼,趴伏在珠峰上,闻到了山体的气味儿。怎么倒下的?绊倒、摔倒、跌倒、撂倒、卧倒、趴倒、伏倒?怎么也想不起来,一片空白。脸上手上身上都是黄土。有了思维,可能是瞬间缺氧,时间不会长,周围人还在爬坡,汽车也在坡下作着努力。手脚并用爬上了山坡,坐在石头上,深喘着气。

回想那一片“真空”,显得格外纯净。这算对话吗?没那种感觉或是资格,恐怕算是交流或相融,是与珠峰的亲密接触,能在这里爬坡,虽只几步,也是人生的特殊经历,是挑战生命的极限。

此后往山下走,连绵的雪山,洁净的蓝天,变幻的白云,更觉透亮无比。在珠穆朗玛尚未领略险峻,已感到风光无限,而能与女神对话,甚或到达极致之人会另有一番收获。在大自然赐予的瞬间,生命中定会有所感所得所悟甚至有所升华,抑或轰毁也会在涅槃后进入新的境界,这是众多勇敢者不惜生命去换取的。

美哉日喀则

40多年前听过一首歌《我的家乡日喀则》,歌词记不住了,脑海中,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地名有“日”,想象中,总与阳光灿烂联系在一起。

日喀则是藏语,意译小有不同:最好的庄园、水土肥美的庄园、最如意美好的庄园,不论哪种翻译都与太阳无直接关系。而间接,这里的日照确实非常充足,与拉萨一样,有“日光城”的称号。因地处河谷,农业发达,有西藏粮仓之誉。不仅青稞,现在还种出了土豆等作物,还因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培育出的苹果特别甜脆。

日喀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有五六百年历史,是历代班禅驻锡之地。扎什伦布寺最具盛名,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兴建。之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与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寺周筑有宫墙,沿尼玛日山蜿蜒迤逦。殿宇背山面阳,因着山势,依次递接,疏密有致,以至进入殿堂也要上很陡的几层台阶。旁有扶手,木面被抚摩得光亮。

扎什伦布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总高26.28米,共用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瞻仰巨像,心生肃穆,顺时针在铜像下走一圈,周围垂下佛像的铜衣,真是巨大,堪称杰作。

措钦大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殿前有五六百平方米的讲经场,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僧人也可在此辩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80位高僧塑像等。殿内绘着精致的壁画,梁柱上挂满卷轴画。其中一至九世班禅生平卷轴画及十八罗汉图等,是全寺最出色的艺术作品。导游看我们听得认真,也就说得仔细。寺中长年点的都是无烟酥油,对于殿内壁画等艺术品起到保护作用。仔细品闻,果真无烟无味。

寺内到处是宝,就连几个大殿前的地上都铺有宝石,名贵的羊脂玉、绿松石、红珊瑚……一颗巨大的猫眼石分外夺目,真如眼睛一般,以致不忍去踩,绕道而过,让人感叹寺的精致与尊贵。

登上佛殿三层金顶,满目金碧辉煌。高大的主建筑群雄伟壮观。殿堂以铜柱金顶装饰,气势壮阔。殿檐系缀着铜铃。佛殿前,经幡高高矗立,直指云霄。站在寺院墙边向寺外看,居高临下,整个日喀则市尽入眼底,楼房林立,街道纵横,树木掩映,四周环山,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日喀则是佛教圣地,也是英雄的地区。下辖18个县市,其中江孜县是高原上难有的平地。就在这片平原上,有座百米高的宗山,登高一望,四周良田,只因唯一,凸显出军事意义。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约14世纪,在山上建筑了城堡,成立了江孜宗政府,“宗”在藏语中是城堡、要塞之意,建筑主要有宗本,即县长办公室,及经堂、佛殿等。建筑依山势而建,由山腰直达山顶,居高临下,高大宏伟,气势壮丽,有点儿小布达拉宫的意味。

城堡内的白居寺颇具盛名。该寺原属萨迦教派,后来因噶当派和格鲁派势力的相继进入,于是兼容了三个教派。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白居寺的标志是菩提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有“十万佛塔”之名,并有“西藏塔王”的美誉。寺内壁画,局部看自成一体,从总体看则结构连贯,十分和谐。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抗英遗址,这里曾有过一段感人故事。资料记载,宗山抗英发生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荣赫鹏率领的英国武装使团近万人,从印度经锡金进入西藏,一路进攻,到达江孜。达赖十三世下令,西藏军民全力抵抗。江孜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都投入了战斗。英军有着洋枪洋炮,而西藏军民只有火药枪和石头。他们挖地道,构筑地上地下防卫网,依据宗山城堡的险要地势,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最后,连石头也砸光了,守卫宗山城堡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有着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因抗击侵略者,江孜从此有了“英雄城”的美名。

影片《红河谷》,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就取材于这段历史。至今宗山仍保留着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断壁残垣及藏军指挥官的住所。为了记住这段历史,城堡前修建了宗山广场,面积不大,一小片开阔地,矗立着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碑身很高,与后面的宗山完美结合。近前看,宗山城堡十分雄伟,高高指向蓝天。广场前立着一块说明牌,缅怀着一个世纪前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们。

日喀则还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南部是西藏的山南地区。沿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便是羊卓雍错湖,译过来就是天鹅之湖或美丽的神湖。湖面海拔4440多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约一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湖的形状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水源来自周围的雪山。湖无出水口,面积630多平方公里,浩浩汤汤,竟然雪水融化不涨,湖水蒸发不落,达到动态平衡,如此神奇,堪称一绝。

湖水极清澈,水绿到极清时便发蓝,以致蓝得令人心醉。湖水的尽头是皑皑的雪山,这些颜色的组合,构成美丽的画面。有人比喻,如果站在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雪山上,下望羊卓雍错湖,它就像一片银色峰峦中的一颗蓝宝石。今见到湖水,更觉此比喻形象。

雪山与白云是不同的白,蓝天与湖水也有不同的蓝。蓝天蓝得洁净透亮,而湖水蓝得深邃。

现在流行歌手也在唱:“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曾经觉得很美的歌词,去过后,又觉得只是流于表面,还有很多美没有写出来。珠穆朗玛也在日喀则,能写得尽吗!

日喀则值得赞美、歌唱。

蓝色纳木措

画面上曾见过纳木措湖,蓝天白云,洁净的湖水。

在5190米高的那根拉山顶,从山口远远看到了纳木措湖,那是一幅巨大的图画,湖水位居其中,教人心中充满神奇和幻想。

车子沿着山路盘旋下去,再贴湖边行走。到了近前,看得真切,才感受到那湖的美丽,才知道什么叫蓝色。上天仿佛把一切的蓝都凝聚在这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黑蓝,由浅入深,蓝的色彩如此丰富,以至难以描绘或形容。如果再与天空的蓝连在一起,便是一片蓝色的世界。有一首外国名曲叫《蓝色多瑙河》,非常好听,引得我对蓝色的水也感到曼妙而奇特。后来听说那里的河水并非蓝色,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会有那种效果,那条河的美在我心中便打了许多折扣,我甚至对蓝色的水也产生了质疑。而纳木措湖恰恰相反,不论你站得高低,或是沿湖行走,都会看到那醉人的深浅浓淡,看到其多变的面孔,仿佛仙女故意的浓妆淡抹。

不知是天上的倒影,还是洁净所至,湖水变幻出了如此丰富的蓝,湖面海拔很高,有4718米,如同悬在空中,各种说法,凝结成一个美丽的名称—天湖,非常形象准确,也只有这个名字才能诠释这里的蓝色。

在天空,确曾看到过湖水,连绵不断的雪域高原舒展开来,群山中偶然现出一点蓝色。偌大的湖水,变得很小,很像银器饰品上镶嵌的一颗蓝宝石。晴好的天气,把纳木措湖描绘为蓝与白的世界更为准确。蓝的天地中还有白色,漫天变化舞动的白云,如此透亮;水中卷起的层层雪浪花,让我想到了大海,而此湖的水恰恰也是咸的;而位于天水之间的,还有连绵不断的雪峰,那就是念青唐古拉山,此时的主峰显不出高大,像是众多兄弟,披着终年不化的白色盔甲,环着湖水,联手护卫着这颗冰川上的宝石。

蓝与白,极美妙的搭配,许多大师把这两种色彩放在一起,幻化了杰出的作品。而这两种色彩,在世界高原之上,也编织出美丽的传说。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与念青唐古拉山结为伉俪,相亲相爱。念青唐古拉山在藏北诸神灵中最具权威,拥有广袤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他们有着许多美丽的故事,也被人们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措骑着飞龙,腾云驾雾,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龙与马,一如蓝与白,极为和谐的一组雕塑,多么独特,极有张力,令人印象深刻,其创作者一定是艺术大师。

高原的气候多变,有乌云密布,也有狂风大作。前几天刚下完雪,路上有了积存,要不是大风刮出晴朗,就无法前行了。往年的十月或十一月,会因大雪封山而无法进入,今年算晚的了。我们在湖边尝到了风的强硬,衣服扣紧,帽子戴严,还觉透风。风也带来湖中的水气,有些湿润,呼吸起来很舒服,减轻了高原的干燥和缺氧带来的疲惫感。

沿湖岸行走,两块巨石兀自立在面前,取名迎宾石,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也为这两色的世界增添了一点黄色。迎宾石以前被视为湖的门神。纳木措女神,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商贩外出做生意,必先来此祈求,以保生意兴隆。石前有一巨大香炉,再向前有扎西岛寺,凡去天湖朝佛敬香,莫不虔诚顶礼膜拜。湖中有三个岛屿立于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其是佛的化身。

湖水有了佛的意味,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很早以前,藏传佛教的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在藏历羊年设坛大兴法会,此时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其福无量。叫天湖又有了神圣,纳木措湖是善男信女必去的圣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虽已进入初冬,去往天湖的路上,还有朝圣的信徒在长头叩首,有去有归。

湖中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扎西半岛最大,拥有低缓的丘陵地貌。岛上林立着众多石柱石峰,如象鼻、似人形、像松柏,千姿百态。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浅短,有的溶洞似地道而狭长,有的岩洞塌陷而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钟乳石。洞各有名,诸如量身洞、阴阳洞、合掌洞,亦各有意,如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做善事恶事,上天一定知道,无论胖瘦高矮,只要行得正走得直,就能从此洞中穿过,反之就当反省。钻善恶洞是佛祖在提示,警钟长鸣。

纳木措湖是经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盆地,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面积大为缩减,湖水退缩,周围留下数道岸线,最高一道距湖面约80多米。湖滨依旧有广阔的草原。环湖四周,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此地栖息,繁衍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野牛、山羊、岩羊、狐狸、獐子、野兔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细鳞鱼和无鳞鱼。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美丽的地方容易激发灵感,也就有了那些神奇的传说。无需考证,身在美景之中,深感造化之绝妙,山与水相依相连:冰雪消融,滋润湖水;湖水又像母亲,养育了湖畔的草场。触动心灵的还是辽阔的天地,藏北那人迹罕至的雄浑,还有那蓝色湖水,荡涤灵魂,使天籁之地孕育出了历史,留下了更为美妙的人文空间。

两走大昭寺

回到拉萨,海拔低了,又经几天的适应,走平路已无大碍。住地距大昭寺很近,步行约十分钟,我们一早出发,奔寺而去。

九点半,听起来有些晚,与北京有约两小时时差,刚刚是这里的清晨。寺前广场上已聚了许多人,磕等身长头的人排满寺前,进寺朝拜的人排起长队,到八廓街转经的人不断从北街进、南街出。

这是拉萨老城区中心,自然繁华。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寺院,影响最大,始建于647年,正是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寺是为了供奉释迦牟尼等身像。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时,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而文成公主入藏时,从大唐长安带来的是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8岁等身像后来被转供奉于小昭寺。“昭”有庙或佛的含意。

关于建寺,有着许多传说故事。大昭寺原是一片湖水,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在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芒,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还有故事说,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先要把湖泊填平。当时没有其他运输工具,只能靠山羊驼沙运土,才奠定了建寺基础。不论故事内容如何,都与山羊驮土有关,据说寺名最初曾被命为“羊土神变寺”。为了纪念,大昭寺还给山羊立了塑像,当做神羊崇拜。

大昭寺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结构和布局,土木结构的建筑结合了藏、唐,又融入了尼泊尔、印度的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大殿通道入口处绘有关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画,讲述的就是松赞干布扔戒指选址建寺的故事。它生动形象地绘出布达拉宫早期的样子,及当年填湖建寺的情景,是了解大昭寺,了解七世纪时的拉萨,了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形象资料。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寺院。主殿高四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两侧列有配殿。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神羊热姆杰姆殿等。虔诚的朝拜者在每一个殿前做着祈祷,添加酥油。寺内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

上了三层,来到大昭寺金顶,座座殿顶相连,一片金碧辉煌。其中一座装饰独特,两个鹿中间,拱卫着法轮,上面镀满黄金,不少人在拍照,以远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为背景,作为拉萨的标志。远看,拉萨最主要的大街呈现在眼前,排列着大品牌的商店;俯瞰,大昭寺广场,右边种着“公主柳”,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所植。旁边就是唐蕃会盟碑,象征着唐朝与土蕃“永崇甥舅之好”。广场两侧摆着各种摊位,中间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看寺前的朝拜者,那么集中,那么虔诚,心中也就多了几分崇敬。

入夜,临睡前,心中总想着什么,已是晚上十点了,还是起身,又去了大昭寺。街上的商店已关门,街灯明亮,新搭建的跨街彩灯还在闪烁,很是美妙。大昭寺广场两边的商店业已宁静。广场上还有人走动,个别商贩在推车做生意。寺门已关,灯光已闭,门前依然还有朝拜者,有的在磕长头,虔诚之心,令人感动。

寺外墙下,极暗处,忽然发现一女子在拍摄。顺着相机镜头所指,东方升起的那颗大星正在寺顶法轮之上。在此地,木星特别亮,似乎照耀着寺院。猛然想到,此法轮正是白天在金顶上所见,两边神鹿拱卫。于是也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精彩瞬间。光线极暗,仅靠广场折射过来的光投向寺门,亮度与那颗星光相近,不知是否拍实。两人都为没带三角架而遗憾。

不觉奇怪,东方大星怎会在寺的正门之上?这才回想寺的方位。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内地佛教的寺院有所不同,寺门与主殿是坐东面西。

有句名言:去拉萨没有到大昭寺,等于没去过拉萨。听起来很熟,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味道。另外还有个说法,“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拉萨之名有个演变过程,与大昭寺有关。拉萨古书上叫“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因为修建了大昭寺,供奉了佛祖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于是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拉是佛,萨是土地,所以改称拉萨。

两去大昭寺,看到了昼与夜,应该算去过拉萨了。

游走八廓街

八廓街从字面上理解,似与“八”有关,好像有八条街道或有八个角,因为另有名字就叫八角街。其实,街与“八”并无联系。街只有四条: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四条街不是笔直的,街与街相连处不是九十度直角,也非四十五度斜角而成八个角,有的位置甚至自然地呈孤形转过去,准确地说应是多边形环状街道。

街与大昭寺直接相关,是环绕寺外墙的大街。墙外排起紧密的店铺,与对面的店铺相对,形成拉萨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四条街又向外辐射出多条街道,也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密密麻麻的店铺,逛八廓街当然也包括这一带。为何出现“八角街”,据说,拉萨的四川人比例很大,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读成“八角街”了。

八廓街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八廓街与建造大昭寺有关,距今有上千年历史。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众多朝圣者,日积月累,逐渐踏出一条环绕大昭寺的小径,形成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许多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之地,相继出现了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等。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后来,八廓街还出现了来自蒙古、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家地区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而逐渐发展成为集宗教、观光、民俗、文化和商业购物于一体的街区。

八廓街若是一座时钟,大昭寺便是轴心,朝拜者就是永动的指针。大昭寺的宗教地位不断提高,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称“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的朝拜,从内到外有三个环型:沿大昭寺内的千佛廊绕释迦牟尼佛殿转一圈称为内圈,又称为“囊廓”;围绕八廓街转一圈称为中圈,又称“八廓”;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转一圈称为外圈,又称为“林廓”,此圈很大,已绕大半拉萨城。

中午时分的八廓街,阳光灿烂,行人如潮,转经的、购物的、逛街的摩肩接踵。顺时针沿着转经的线路进了八廓街。此时,到大昭寺朝拜的人还在排队,队伍已经排出寺外拐到八廓北街上。街旁摆放着巨型香炉,人们持香争相投入,烟火弥漫。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店铺前又排满手推车类的移动摊位,更显出街市繁华和商品丰富: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手绢、藏毯、古玩等西藏各地土特产品,还有来自周边国家的商品。繁多商品压向视线,让你无所适从。在一卖铜制品的摊儿前停下来,摊主看出我的意图,很热情,拿下挂在车上的勺。红铜的,把儿很长,带有一环,绝对是手工打造,还有锤子锻凿的痕迹,只是觉得上餐桌用有点儿粗糙。

八廓街有很多有名的店铺,看门脸儿能知是不是老店。在八廓南街,我随意进了一家宝石手饰店,印象中,觉得藏民喜欢绿松石和红玛瑙。店主是位女老板,见我专心看绿松石,便让我在柜台前坐下,作了详细介绍,说了许多挑选的方法。然后又说,藏族人更喜欢这种蓝色的,顺手从柜台里拿出一块,整块石头,竟无一点绿,虽然是绿松石,却蓝得炫目。

雪域唐卡手工艺店吸引了我的视线,里面挂满大大小小各种唐卡。店主坐在门口一角,手执狼毫,专心画着一幅。有人进门,他并没分神,可能习惯了。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画幅很大,面积近于整张宣纸,画工很不错,看来店里挂的唐卡出自他之手,自画自卖,生意很好,远销国外,要不怎能在这寸金之地开店。趁他舔墨的瞬间问,这幅要画多长时间?他说要半个月。技艺所至,有人真求。

八廓街上遗存着许多名胜古迹,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等,能看到保留下来的老式藏房建筑。拐进八廓北街的一所院子,有一幢看起来普通的两层小楼,名叫“曲结颇章”,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简朴行宫,古老而珍贵。还有一幢三层楼房,顶层为红色草墙,这是当年清朝驻藏大臣衙门。雍正年间,开始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之后清朝的100多年间,共派遣了83任,可见藏汉关系久远而紧密。

八廓街转一周,又回到大昭寺门前。街面开阔,是个小广场,进出八廓街的人流汇集于此。两边依然是店铺,前面的活动摊位整齐地排列开来。八廓街里传统商品居多,而这里以藏族特色的饰品、纪念品、现代工艺品见长,分类整齐。丝绳编织物鲜艳的色彩吸引了视线,有中国结、动物、花卉等,品种繁多,不知如何是好。忽见一种,上面呈现点点鲜艳色彩,很别致。主人热情介绍说,这叫格桑花。多好的名字,太形象了,这是西藏最美的花,也是最好的纪念,何况还在八廓街上。

夏宫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看不出词意,藏语意译为“宝贝公园”,一下豁然,原来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景物充满了园林的韵味儿,“宝贝”一词真是贴切。

拉萨西郊曾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这里河道曲回,水流平缓,长满灌木。夏日,堤草岸柳,倒映水中,风景自然秀丽。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在此搭帐消夏。当时清朝驻藏大臣曾令,在泉水附近搭设帐篷,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随后,七世达赖在此兴建了乌尧颇章,即凉亭宫。罗布林卡缘起于此。

之后,七世达赖在乌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三层宫殿,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格桑颇章,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护法神殿、集会殿等。落成后,经清帝世宗雍正批准,七世达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接见西藏僧俗官员,并起名“罗布林卡”。此后,历辈达赖均在每年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月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

历代达赖喇嘛悉心经营罗布林卡,大规模兴建有两次:一次在八世达赖期间,扩建了辩经台、观戏楼、湖心宫、龙王宫、阅经室等,明显有了汉式亭台楼阁园林建筑的特点;另次在十三世达赖期间,主要辟建金色林卡,在园林西部修建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等建筑。至十四世达赖修建达旦明久颇章为止,历时200余年,建起了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形成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型园林。

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气力,定然格外美丽。这里花木茂盛,鸟语花香,古树众多,含氧量高。达赖喇嘛非常喜欢夏天来此居住,便有了“夏宫”之称。不觉想起了北京颐和园,也是古典园林式建筑,也在京城西郊,皇帝夏天喜欢在那里居住办公,是巧合还是有意,不得而知。

沿着林荫道向里走,一座座精美的宫殿逐渐展现:格桑颇章是一座三层楼房,典型的藏式建筑,一楼房间用于宗教仪式和接待客人,二三层楼上有达赖喇嘛卧室及小经房,墙上画满壁画。金色颇章建于1922年,是一位名叫金色坎布的富人专为十三世达赖修建的,所以称为“金色宫殿”。经过几个建筑,也便有了体会,“颇章”就是宫殿。金色颇章内还摆放着各种老车,其中有两辆是外国的古典洋车,看着眼熟,与颐和园内的老爷车很相像。

格桑德吉颇章是一座独立的小型宫殿,很别致,建得很高,要上十几层台阶。殿内按藏式风格布置着会客、休息、看书之处,每个区域不大,紧凑而高雅清幽,当然还有释迦牟尼、观音的画像和雕塑。

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永恒不变宫,是罗布林卡最美的宫殿。一进颇章院门,走在林荫小道上便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路边的植物整齐排列,左边是松,右边是竹,常青常绿,不知欲取何意。又觉奇怪,竹本南方物种,在这里竟能有如此好的长势。

拐向右,是一座两层楼建筑,能在楼上会客间看到沙发一类的西式家具,在卫生间看到陶瓷的浴池、洗手池等设施,让人有了一种现代感。当然,室内陈设整体还是藏式风格。印象深的是墙上的壁画。引人注目的是经堂内的一幅《释迦牟尼与八大弟子》。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坐于画面中心,手持说法印,慈眉善目,静如止水。八大弟子虔诚恭敬,有一种静默悠远的禅思与意境。整个画面气势恢弘,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另一幅是南殿的连环画式壁画,详细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西藏佛教各教派的陆续兴起,还有猕猴变人的传说,松赞干布的生平传记,五世达赖访问北京等。这些画面为研究藏族的历史和藏汉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和谐,笔触细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沿路拐向左,即楼的对面,有一大门,进到里面,则是另一番景致。有了小桥、流水,湖里游着鸭和天鹅。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措吉颇章。里面的凉亭、水榭、回廊也有汉式风格。这里建筑布局紧凑,芳草遍地,树木繁多,水桥相映,颇有苏州园林的味道。

藏汉合一的风格,设计之精美,令人赞叹不已,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仰望布达拉

雄伟的布达拉宫。

许多时候,雄伟总会与高大联系在一起。

藏族人也崇尚高大,建起这样宏伟的建筑。

汉式建筑喜欢高大,许多著名建筑都要有亭台楼阁,琼楼玉宇。古代,仅凭砖木结构,很难建起摩天大楼,三五层不算矮。塔修得高些,却不为居住。古有“危楼高百尺”,是诗人的夸张,“危”在说其高,“百尺”是泛指。尽管尽其想象,却也仅有“尺”而已。布达拉宫同是砖木结构,楼高13层,据测量有百“米”多高,这在平原难以想象。布达拉宫构思格外巧妙,利用山势作为依托,有了那座神圣的红山,才有了壮丽巍峨的建筑。面对杰作,心中袭来两个字:震憾。

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的音译,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吐蕃王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作为本尊佛,公元7世纪,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称做布达拉宫,因山名也称红山宫,后来宫殿遭雷击引起火灾,并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和战乱逐渐被毁弃。至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旧址上重建,布达拉宫初具规模,再经后世达赖喇嘛补建,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格局。

远远望去,红白两色,很少有用这样鲜明的色调来安排建筑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对比,才有了独特效果。布达拉宫下面是白宫,分达赖喇嘛的寝宫及其他人员的僧舍。白宫里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有佛教绘画,多出自名家之手。

白宫上面居中位置是红宫,外墙呈特有的暗红色。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里面供奉佛像数千尊,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围绕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红宫前还有一面白色的墙壁为晒佛台,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红宫与白宫连结为有机整体。

登布达拉宫并不容易。海拔高而坡陡,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嘘嘘,当地藏民也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沿“之”字型斜坡而上,没有台阶,很像城墙马道。登道由石块铺就,道面时有凸起斜向的石头,排成一遛儿,延至道边的石槽,可拦截雨水。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借地势,又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下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布达拉宫有千座宫室,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有天窗,便于采光,通风换气。每个宫殿都很明亮,闻不到老旧气味,适宜居住,一直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殿内有柱、梁、椽、斗拱、雀替等组成撑架,再加上供奉及陈设,堪称一座结合了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

红宫中的法王殿,相传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里面尚有当年遗物,如炉灶、石锅、石臼等。法王殿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下面就是红山顶。殿前敞亮,上开“天井”,采光很好,有阳光射入。地下还有排雨水的石槽,被踩磨得光亮。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也称观音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像,佛像不大,却是由檀香木天然形成,十分珍贵,属布达拉宫的稀世珍品。门楣上方悬挂大匾,上书“福田妙果”四个字,为清同治皇帝御笔。

五世达赖灵塔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珍贵文物。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帐,专门设立了工场,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几百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殿内共有灵塔8座,五世达赖是最大的一座。据说镶包灵塔所用黄金达11.9万两之多。塔上还有众多珍贵玛瑙玉石,上方镶有的一颗巨大珍珠,更是稀世珍宝。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业绩辉煌的人物,所在时期,建立了政教合一政权,是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发展繁荣时期。1652年,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驻锡北京西黄寺,受到清朝中央的正式册封和大力扶持,并赐满汉蒙藏四体合璧的金册和金印。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的地位从此得以确立。他还是才华横溢、著述颇丰的学者,佛学精深。

走出布达拉宫已近中午,人明显比早晨增多,围绕布达拉宫顺时针转经。人流前,看到三个小伙子,穿着运动服,戴着头盔,自行车后架上捆着行李装备。他们个子都不高。问起,原来是从广东来的,本是单骑,后在路上相遇结伴,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走遍西藏。他们随身只带着一张西藏地图,没有再细的图纸,走到哪儿,睡在哪儿,补给两三天的干粮就往前行,看完布达拉宫后就要去看珠峰。

看相貌,不居省会也生活在发达地区,能置下这套行头,绝不会为生存奔波。而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奔往人迹罕至的路途。我知道一路上的艰辛,比步行略强,若是崎岖的山路还不如只身灵活轻便。到了珠峰,更不知有多大的付出。从平静微笑着的面容看,他们没有畏惧,执意前行,义无反顾。这是多么大的动力:探索未知,追寻纯真,回归自然,或是弥补心灵的缺失,甚至是在躲避、逃离,也未可知。结实的身体里,也有着久居城市的郁积。

到高原来吧,这是美丽而令人难忘的地方,有杰出的建筑,有灿烂的文化,还有世界之峰巅。应该来看一看,尤其是那份自然的质朴与纯真,越是原生态越是熨贴现代城市心灵缺撼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