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女孩2
11114300000018

第18章 思考只能靠自己

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先导。由此可见,思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思考是一项艰辛的思想劳动,需要严格的训练。家长应该留心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学会思考。

故事1

我女儿虽然非常的聪明,但就是不愿意动脑筋。一遇到什么难题做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大喊起来:“爸爸妈妈,这个问题我不懂,不会做,你们快来帮帮我呀!”虽然我和他爸每次都教育她要自己思考,可是没等我们说完,她就嚎啕大哭,一边哭还一边说:“我就是不会做嘛!”没办法,我们只好帮着她做。

开始的时候,女儿还在旁边好好地看着我们做。但慢慢地,她就形成了依赖思想,有问题根本就不动脑筋自己去思考,也不去管,反正有我们来替她解决,她不用费心考虑。

到了后来,一有问题,她想也不想,就干脆喊:“这道题,我不会,爸爸快来替我做!”“这篇作文我不会写,妈妈你来帮我写!”结果,虽然她平日的作业、作文成绩都非常的好,但一到考试,就一塌糊涂,原形毕露:这考试,我们可不能替她考啊!

故事2

一天,女儿又拿着一道题来找我。题目是这样的:一只体重50千克的小象要过小木桥,可是小木桥因为用得太久,都被压弯了,只能承受49千克的重量,河水非常深,附近又只有这一座桥。可是小象最终顺利过了桥,请问小象是如何过桥的?

女儿翻来覆去地读着这道题目,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怎么也算不出小象怎么过河。我们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鼓励她自己先动脑筋。女儿很惊讶,大胆地和我们玩起了激将法:“我知道你大概也不会这道问题,所以你就让我自己想,是不是?”

我们哭笑不得,于是爸爸指着天花板:“你知道爱迪生是怎么发明出电灯泡的吗?他当初发明灯泡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试验,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后来曾经统计过,他失败了九百九十九次。”

“哇,这么多次!”女儿不禁睁大了眼睛。

“是啊,可是爱迪生说:‘在我看来,我并非是经历了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而是我发现有九百九十九种方法对灯泡的发明是不可行的。’你看,爱迪生失败了这么多次,还保持这么乐观的精神。假如他在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当中,任何一次放弃了,那么世界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度过多少年呢。”

“爱迪生真有毅力。”女儿说完,又回到自己的小屋中去了。

过了大半个小时,女儿又出来找我们,她已经想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想让大象跳到河里,游过去,可是题目上说了‘河水非常深’,看来不行;还有一种比较粗俗。”女儿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只差1公斤,小象如果能够饿上半天,再把大便、小便都排光,说不定就能过去。”

“哈哈哈,”我们不禁大笑,“你真有想象力,可这是一个‘臭’主意,肯定不对。再好好想想,要翻来覆去地想,翻过来,再倒过去……”

后来,在我们的引导下,女儿顺利找到了让小象过河的方法。

打造心经

1.让孩子学会思考。

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先导。由此可见,思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思考是一项艰辛的思想劳动,需要严格的训练。家长应该留心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学会思考。

2.给孩子提供一个思考的氛围。

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需要大人的照顾而把他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要受自己的支配。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空间。有句话说:“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子女。”

3.和孩子一起思考。

在父母努力启发孩子思考的同时,不要忘了同时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使父母成为能思考、并能与孩子思考互动的主力。因此,不必在孩子与孩子间制造竞争压力,也不必为了培育思考力,将家庭生活弄得紧张、沉重;更不必一改常态,变成严肃又过分认真的父母。真正成功的思考力培养者,是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个挚友般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从来不嘲笑,从来不气馁,没有命令、没有压抑。

教子箴言

思考训练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家长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的点滴中轻松地对孩子进行思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