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脑养生书:让大脑更健康的100个习惯
11109500000085

第85章 上班路上好习惯,活化大脑早开始

每天循环往复的上班下班,在路上的时间可都不算短。平日里工作都忙得很,没时间健身,何不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锻炼,让上班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谈到这个话题,笔者本人深有体会,因为笔者也曾是一个公司的白领,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来回奔波。每天我都有两个小时是在地铁的车厢里和通道中度过的。1个星期5天,1天2个小时,加起来就10个小时。1个月里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就从身边溜了过去。

做过地铁的上班族都知道,在地铁里等待到站的心情真实既焦躁而又烦闷,早晚上下班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抢座,站在门口的不愿意往车厢里头挪,后面拥来的又使劲往里头挤。所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我开始实施地铁锻炼计划了。

现在我的正装和皮鞋一般都放在办公室里,每天就一身休闲装和运动鞋上下班。等车的三四分钟时间,我开始练习肩功、背功和颈功。所谓肩功就是肩部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转动。背功就是以腰部为轴,带动全身做大回环的转动。另外还要做摸地练习,低身用双手尽量触摸脚部。颈功的原理和上面差不多,做颈部反复旋转运动。肩尽量向前摺合,还原后挺胸向后摺。重复8次打造“V”型性感美人肩。抬起右手伸向左肩,左手托右手拉向自己的方向,还原后换手再做。双手放后,左手握右手腕,固定于左腰或臀部,眼望前方,挺胸直腰,头部缓缓侧向左方,还原后做另一边。做不完不要紧,上了地铁后仍然可以继续练功。除此以外,在地铁里,还可以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血液供应和消化,避免腹胀气。

另外,是上班路上呼吸也是活化大脑的好方式。呼吸在中医里又被叫做“吐纳”,即排出废气,吸入新鲜的空气。中医认为有意识地吐纳,可以清新头脑,排解压抑和烦躁的情绪。深呼吸能帮助人们减压,缓解失眠症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陆一帆表示,当人们主动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就能有效放松绷紧的神经,舒缓焦虑的心情。一些因为压力造成的颈部疼痛,通过瑜伽时的呼吸练习,疼痛感将会减弱。失眠的人也可用呼吸法来帮助入睡。通过降低呼吸节奏、平缓呼吸,能减轻失眠症状。

具体方法是,坐在地铁或公车没有扶手的椅子上,两脚平放,并使大腿与地板平行;将背部伸直,手放在大腿前部;用鼻子进行自然的深呼吸,腹部扩张,想象着空气充满了腹部;在连续的呼吸中,完全扩张胸部和肺部,感觉胸部正缓慢上升,想象空气正在腹部和胸部间向各个方向扩张。注意要通过鼻子缓慢地呼气,呼出时间比吸入时间长,呼吸至少一分钟,保持节奏舒缓,并使身体放松。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练习深呼吸的时候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引导性语言,有助于提高深呼吸放松的作用。其实只要有空,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练习深呼吸,并不一定是在上班路上,在每餐之前、午休时分、睡眠之前都可以进行。

每天循环往复的上班下班,在路上的时间可都不算短。平日里工作都忙得很,没时间健身,何不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锻炼,让上班也变得有意思起来。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利用不同交通方式的上班族利用上班路上活化大脑的案例吧:

上班方式:走路

体验者:向远图书编辑

我就住在出版社附近,到单位溜溜达达也就15分钟的路程,15分钟不长,不过走起来也不是非常轻松,一个人还真有点寂寞呢。

运动方式:走路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方式,如果能再刻意地加强一下,效果也不错。

臀大肌锻炼:走路时可以有意识地把重心尽量放在后腿,后腿用力,大腿向后收紧,同时臀大肌上提。

上班方式:公交车/地铁

体验者:小谭公司文员

我每天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从家里到单位的路程大概有30分钟,来回就是一个多小时,除了等车,赶着上下班高峰期还得挤车,真是烦死人了。

运动方式:挤公交车、坐地铁适合的运动方式很多,可以有效地利用车上的东西。

上臂锻炼:两手抓紧车上横着的扶手,两肘关节内收夹紧,臂部发力,带动身体向上,但保持脚不离地面。

小腿锻炼:双手扶住扶手或者可依靠的地方,脚跟上抬,收紧小腿和大腿后侧。

背部锻炼:坐在座位上时,手臂搭前椅背,伸直,背部向后发力。

胸部锻炼:靠座位外侧手臂扶住椅背后下方,两肩肩胛骨外展,挺胸。

上班方式:开车/打车

体验者:徐鸣部门经理

我家住一个很大的小区,每天早上的上班高峰期,上班路上堵车是经常性的事。碰到这样的情形只能在车里干坐着。如果上班时间再紧张点儿,人都会变得有点急躁起来。开车时间长了,头颈也挺累的。

运动方式:针对有车族人群的特点,教练设计了一套简单的锻炼颈部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颈部对抗:头部微前倾,双手交叉放于脑后向前发力,同时颈部向后发力。

提示:颈部对抗每做完一次动作,最好做一个头部上仰的放松动作,效果更好。

腹部锻炼:双手握住方向盘,挺直上身,头部自然放松,先大口吸气,慢慢呼气时把所有力量压至腹部,保持一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