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11108600000031

第31章 审美态度与趣味的发展

学龄期(7~12岁左右)

1.小学生的审美态度

小学儿童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丑与美的标准,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的区别美与丑的事物,以及美与丑的事物特征。小学儿童有时模仿老年人的言行动作,模仿电影、电视中“反面人物”的言行动作,甚至模仿残疾人的动作。这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有了丑感,并开始接纳“丑的”审美形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看电影时能够表现出对剧中悲剧角色的同情,有时被感动得流泪。这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有了悲剧感,并开始接纳悲剧的审美形态。小学高年级的个别儿童开始出现朦胧的崇高感和幽默感,这是崇高和幽默审美态度的萌芽。

2.小学生的审美趣味

绝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一些高年级儿童仍然喜欢看电视节目中的动画片,但对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更加关注。小学高年级儿童一般都比较喜欢哼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和流行音乐,表现出对流行歌曲的偏爱。小学生普遍喜欢看连环画和插图较多的儿童读物,表明他们偏爱形象化的书籍。一般来说,男生比女生更偏爱美术,女生比男生更偏爱唱歌跳舞。男生的审美兴趣似乎被体育方面的兴趣挤掉了。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少量的艺术性的审美标准。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评价唱歌优劣时,以音量的大小,歌词的准确程度,能否完整把歌唱下来为标准。而到了高年级,则以音乐的优美程度、是否“跑调”和旋律是否明确、以及有没有感情为评价标准。这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开始采用艺术性的审美标准来评价艺术形式。再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评价朗读课文优劣时,常以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楚、朗读是否连贯为标准。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开始以朗读是否抑扬顿挫,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评价标准。这也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采用文学艺术的标准。

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的个别学生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创作的欲望。具体表现为设计墙报、黑板报,布置联欢会的会场,创作小型文艺节目等。个别高年级小学生还有了审美理想的萌芽,表现为自己将来打算成为一个美术家或歌唱家等等。

3.小学生的审美感兴力的发展

(1)音乐能力的发展

前面说过,7岁儿童能够分辨“四分之一音”的音高差别,而12岁的小学生中大多数能分辨出“八分之一音”的音高差别。这说明音高辨别力在小学阶段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有证据表明,音乐的调性感大约在6岁之后开始出现。到了8岁,这种能力明显提高,他能领悟一个没有终止的旋律是“不完整的”,还能分辨音阶中主音和属音的区别,理解“完全终止”的作用;到10岁左右也能掌握“半终止”了。

关于和声技能的发展,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从二部、三部和四部赋格曲中找音乐主题的游戏中,9~10岁的儿童在这个游戏中表现得越来越好。当然,即使是12岁的孩子某些方面也还有困难。这表明,和声技能在小学阶段有明显的发展变化。

(2)美术感兴能力的发展

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各种颜色,而且对颜色差异的敏感性也在不断地提高。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虽然总的说来是“写实主义”的,即以画的像不像实际物体为主要标准。但小学高年级儿童已明显地能够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了,例如,他们能够区分什么是中国画,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油画或水粉画。但他们最为称赞的还是中国画中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他们认为画这样的画需要很高的技艺。对中国画中的“写意画”的欣赏力还较差。

小学生的绘画虽然以“写实”为主,但他们已经开始对夸张的漫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个别学生已经开始模仿着“创作”漫画。涵义比较明显的漫画,小学生能够看懂。蕴意较深的漫画,他们还是看不懂。

(3)美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已经相当丰富,不仅优美感、喜剧感、悲剧感都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深刻,而且,到了小学高年级,部分学生出现了崇高感和幽默感。但荒诞感还是很少见。

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已经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已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从一般的审美心理水平向艺术性的审美水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