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11102100000016

第16章 文迪讲故事

“那么,大家听好了。”文迪说,她准备开始讲故事了,这时候迈克尔坐在她的脚前,7个孩子坐在床上。“从前有一位先生……”

“我希望他是一位女士。”小卷毛说。

“我希望他是一只白老鼠。”尼布斯说。

“安静!”母亲警告他们,“也有一位女士,而且……”

“啊!妈咪,”双胞胎中那个老大喊道,“你是说也有一位女士,是不是?她没有死是不是?”

“没有!”

“她居然没有死,我太高兴了,”哆哆说,“你高兴吗,约翰?”

“我当然高兴。”

“你高兴吗,尼布斯?”

“非常高兴!”

“你们高兴吗,双胞胎?”

“我们也高兴。”

“啊!亲爱的!”文迪叹气地说。

“别在这儿吵!”彼得大声叫道,他虽然认为文迪的故事在他看来是极其无聊,但还是应该由她好好地讲才公道。

“那位先生,”文迪继续说,“是达琳先生,女士是达琳太太。”

“我认识他们。”约翰说。

“我想我也认识他们。”迈克尔很怀疑地说。

“他们结了婚,你们知道吧!”文迪解释说,“你们想想他们会有什么?”

“是不是白老鼠?”尼布斯灵机一动地说。

“不是!”

“太难猜了。”哆哆说,他已把这故事忘记了。

“安静一点!哆哆。他们有了3个后代。”

“什么叫后代?”

“你就是后代,双胞胎。”

“你听到了没有,约翰?我就是一个后代。”

“后代就是孩子们。”约翰说。

“呵,哎呀!哎呀!”文迪叹着气说,“现在这3个孩子有一个忠实的保姆,名叫娜娜。达琳先生对它的行为很生气,并且把它锁在院子里,不幸的是孩子们全都飞走了。”

“这故事太好听了!”尼布斯说。

“他们飞走了,”文迪继续说,“飞到了梦幻岛,遗失的孩子们也都在那里。”

“我正在想他们是飞到哪呢?”小卷毛兴奋地插嘴说,“我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但我认为他们就在那儿。”

“啊!文迪,”哆哆喊道,“那些遗失的孩子们中是不是有一个叫哆哆的?”

“是的!是有一个。”

“我成了故事中的人物啦!哈哈……太好了,我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啦,尼布斯。”

“别闹了!”

现在我想要你们好好想想,因为他们的孩子全都飞走了,那让不幸的父母多伤心啊!”

“唉唉……”他们全都悲伤起来,其实他们一点也不会替那对不幸的父母着想。

“想想那些空着的床!”

“唉唉!”

“简直是太悲惨了!”双胞胎中的老大高兴地说。

“我想这故事的结局很悲惨。”双胞胎中的老二说,“你认为呢,尼布斯?”

“我很担心那对父母。”

文迪得意地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知道母爱是多么的伟大,你们就不再害怕了!”于是,她现在讲到彼得最讨厌的那一部分。

“我最喜欢母亲的啊,”哆哆一边说,一边用枕头砸尼布斯。“你喜欢母亲的爱吗,尼布斯?”

“我也喜欢!”尼布斯一边说,一边拿枕头砸回去。

“你们瞧。”文迪愉快地说,“我们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知道她们的孩子一定会飞回来的,所以她一直开着窗子,孩子们虽然在外面呆了很多年,但生活得却十分快乐。”

“他们没回来过吗?”

“现在,”文迪尽最大的努力说,“让我们猜一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孩子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兴奋地猜猜后来发生的事。“过了很多年,有一位不知年龄的漂亮小姐在伦敦车站下车,她是谁呢?”

“啊!文迪!她是谁?”尼布斯喊道,浑身兴奋得好像他真不知道似的。

“可能是--是--不是--正是--美丽的文迪吗?”

“啊!”

“陪着她走的那两个仪表①堂堂的男子汉又是谁呢?会是约翰和迈克尔吗?答对了!正是约翰和迈克尔。”

文迪指着上面说:“瞧!亲爱的弟弟,那个窗户仍敞开着。啊,我们对于母爱有极崇高的崇拜,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于是他们飞到他们的爸妈面前,这幸福快乐的情景是难以用笔墨描述的。

这段故事就讲完了,孩子们和文迪都很高兴。你瞧,这故事讲得多么合情合理。我们就像世界上没心肝的东西一样,一下就消失不见了,孩子们也是这样,但又很逗人喜爱,我们会自私地在外面玩儿个痛快,当我们需要人特别照顾时,便大方地回去,而且我们不会受惩罚,还会受奖赏。

伟大的母爱使他们相信即使在外面多玩一会儿也没关系。

他们中有一个更懂事的孩子,在文迪讲完之后,他便叹了一口气。

“怎样啦?彼得!”她一边喊着,一边跑过去,以为他生病了。她担心地抚摸着他的胸下。“哪里不舒服,彼得?”

“并不是哪里痛。”彼得忧伤地回答说。

“那么是怎么了?”

“文迪!你对于母亲的观念是错误的。”

他的语气如此惊人,使孩子们都惊恐地围着他,他也告诉了他们自己一直放在心里的秘密。

“很久以前,”他说,“我也和你们一样,以为我母亲总是会为我开着窗子,所以我在外面游玩了好久,然后才飞回去,但是窗子早已锁上了,母亲早已忘记了我,有另一个小男孩取代了我。”

文迪不相信这是真的,可是彼得说的跟真的一样 ,一下子把孩子都吓呆了。

“你相信母亲们会那样吗?”

“是的!母亲们真是这样。都是坏蛋!”孩子们说。

只有孩子们最清楚什么时候该放弃自己的信念。“文迪!我们回家罢。”约翰和迈克尔齐声喊道。

“好吧!”她说,接着搂着他们往家走去。

“不是今晚吧?”那些遗失的孩子们迷惑不解地问。他们认为即使他们没有母亲,也一样会生活的很快乐。

“立刻就走!”文迪坚决地回答说,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也许母亲这时已经在哀悼着他们。”

这种恐惧使得文迪忘记了彼得的心情,很尖刻地对他说:“彼得,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

“是的!”他冷淡地回答说。

他要让文迪知道如果她不在乎道别的话,那么他也不会在乎。

彼得当然还是十分在乎的,他对那些成年人十分痛恨,他们总是破坏一切,所以当他一钻进他的树洞里便马上故意地短促地呼吸,差不多每秒钟呼吸五次。他这样做是因为梦幻岛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你呼吸一次,就会有一个成年人死去,所以彼得报复性地尽快地想杀死他们。

他来到上面,给印第安人作了一番必要的吩咐后,便回到了家。他不在家的那会儿,家里已发生了一件可耻的事。孩子们为了不想失去文迪就出言恐吓她。

“事情将比她来之前更糟。”他们高声说。

“我们不能让她走。”

“我们要把她拘禁起来。”

“对!把她锁起来。”

在危急的时刻文迪突然灵机一动,她忽然想起要向谁呼救了。

“哆哆,”她喊道:“我向你申诉。”

这不奇怪吗?她向哆哆申诉,哆哆是最愚蠢的人。

可哆哆的回答却妙极了。在那一瞬间他变的非常聪明,很威严地说起话来。

“我只是个哆哆!”他说,“没有人在乎我。但是如果有谁敢对文迪妈妈动粗,我就会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他威武的拔出了他的刀。其他的孩子都害怕地向后退。这时彼得回来了,他们马上就明白彼得是不会支持他们的。他不会强迫一个女孩毫不情愿地留在岛上的。

彼得踱来踱去②地说:“文迪,我已经要求印第安人带你走出树林,因为你飞得话会非常疲倦的。”

“谢谢你!彼得。”

“然后,”他用那惯于发号施令的短促而又尖锐地声音说,“小叮当会带你们过海。把她叫醒,尼布斯。”

尼布斯敲了两次门才听到回答,实际上小叮当一直坐在床上,偷听了多时。

“你是谁?你怎么敢敲我的房门?滚开!”她大声说。

“你该起床啦!小叮当,”尼布斯说,“彼得让你带文迪上路。”

小叮当听说文迪要走当然十分高兴,但她下定决心不当文迪的带路人,于是她说了许多更难听的话,后来她又假装睡着了。

“她说她不起来!”尼布斯大声叫道。对小叮当的不服从命令,彼得大为吃惊,他生气地朝小叮当的房间走去。

“小叮当!”他叫道,“如果你不马上起床穿好衣服,我就会扯开门帘,那时我们全都会看到你穿着内衣的样子。”

听到这样的话,小叮当立刻跳到了地板上。

这时孩子们都非常失望地凝视着文迪,她正在为约翰和迈克尔准备上路的行装。孩子们都很不高兴,是因为他们觉得文迪会得到好东西而不带着他们,并不是因为要失去了文迪觉得难过。

文迪认为他们具有一种高尚的感情,心不由得又软了下来。

“亲爱的孩子们!”她说,“我的父母肯定会乐意收养你们的。”

这句话本来是讲给彼得听的,孩子们却认为是在邀请自己全都兴奋地跳起来。

“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人太多?”尼布斯边跳边问。

“啊!不会的!”文迪说,她很快就想出了办法,“我们可以把床放在客厅里,白天的时候还可以放在屏风后面。”

“彼得!我们能去吗?”他们都恳求道。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他们去,彼得也一定会去的,不过他们确实不在乎这些。通常孩子们一旦有好玩的事物吸引他们,他们就会远离他们最亲的人。

“好吧!”彼得苦笑着说,然后他们立刻都跑去拿他们的行李。

文迪说:“彼得,出发之前,我要给你们吃药。”她喜欢给他们吃药,并总是给他们吃得很多。当然,那仅仅是清水,水是从一只葫芦瓶里倒出来的,她老是摇晃着葫芦瓶,数着倒出来的滴数,水真成了药。彼得脸上的神色使文迪没有忍心给他吃药。

“快收拾你的行装,彼得!”她颤抖地说。

“不!”他装着冷静地回答说,“我不会和你一起走的,文迪。”

“你得和我一起去!”

“不!”

彼得在房间里来回走,就是要掩饰自己对文迪留恋,他吹着那没有感情的笛子,而文迪则不大体面地追着他满屋子跑。

“去找你的母亲吧!”她用好话劝他说。

如果彼得现在真有一个母亲,他就会忘记文迪的,没有母亲,他生活得也挺好。他早就看透了她们,只记得她们的坏处。

“不!不!”他果断地告诉文迪,“也许她会说我长大了,但是我只想永远是个小孩子,永远玩耍。”

“但是,彼得……”

“不!”

文迪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给其他的孩子。

“彼得不打算去。”

彼得不打算去啦!孩子们呆呆地盯着他,他们每人肩上都扛着一根木棍,棍上挑着一个包袱。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如果彼得不去,他也不会让他们去的。

彼得虽然很傲气,但决不会这样做。“如果你们找到了你们的母亲,”他忧伤地说,“我希望你们会喜欢她们。”

彼得尖刻的话,使孩子们产生了想要回家的人都是傻瓜的想法。

“喂!”彼得喊道,“别大惊小怪,也别哭鼻子了。”

“再见吧,文迪!”他偷快地伸出了手,好像文迪马上就走,而彼得却有重要的事必须马上做一样。

她握了握他的手,即使他并没有向她要一只顶针的表示。

“你会记得那件法兰绒的衣服吗,彼得?”她依依不舍地看着他说。她总是特别关心他的法兰绒衣服。

“会的!”

“你还要记得吃药!”

“好!”

伴随着一阵沉默后,一切似乎交代地很周到了。彼得不是那种在人们面前哭哭啼啼的人,“你准备好了吗,小叮当?”他喊道。

“好了!好了!”

“那么马上出来带路吧!”

小叮当飞上了最近的一棵树,但是却没一个人跟随她,因为这时海盗们正在猛烈地攻击印第安人。地面一直是那么寂静,现在却充满着一片喊杀声和兵器碰撞声,而地下却是死一般的寂静。他们个个都把嘴巴都张得大大的,呆呆地傻愣着。文迪跪了下来,她的两只手臂伸向了彼得。孩子们也都把手臂伸向彼得,好像是一阵风忽然朝他那个方向刮过去似的,他们是默默地恳求彼得不要抛弃他们。彼得手上却拿着那把他以为杀过巴比克的剑,眼里充满了对战争的渴望。

想一想:

1、故事中陪着文迪走的两人是谁?

2、彼得会和文迪一起飞走吗?

知识链接--成语:

1、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追思当时所遭受的痛苦,倍感伤心。

2、扬眉吐气:形容摆脱长期所受的压抑后快乐舒畅的样子。

注释:

①仪表:指人的外表。

②踱来踱去:走来走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