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11100500000038

第38章 第三十七名 李隆基

网络搜索结果:399632条

最大招牌:“开元盛世”

招牌搜索结果:41000条

名言嘉句:无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李隆基

出生:公元685年9月8日

逝世:公元762年5月4日

祖籍:太原

出生地:洛阳

逝世地:长安

主要身份:政治家

主要功过: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良,促成了“开元盛世”,但后期信任奸佞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主要著作:无

[人物生平]

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是睿宗李旦的儿子。隆基5岁时,武则天废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9岁时,武则天将隆基生母窦氏处死。公元708年,武则天被逼将帝位传给唐中宗李显。公元708年,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公元710年,中宗被韦后毒死,立16岁的李重茂为帝,李隆基趁机发动政变,拥立父亲睿宗李旦复位。公元711年,睿宗命太子监国,行使某些皇帝的职权。公元712年,睿宗禅位于李隆基,是为玄宗。公元713年,玄宗剪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赐其死。同年,大赦天下,改元开元。是年,睿宗完全交出权力,28岁的李隆基开始亲政。李隆基重用姚崇、宋璟、韩休、张九龄等人,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公元714年,玄宗下令强制一万多名僧尼还俗。公元745年,玄宗纳杨玉环为贵妃,荒芜朝政,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相继为相。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出逃至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杨玉环缢死。公元756年,太子李亨于朔方即帝位,是为唐肃宗,玄宗退居太上皇。公元757年,唐朝收复长安和洛阳,玄宗回到长安。公元760年,李辅国率兵幽禁玄宗于西内甘露殿。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终年77岁。

[影响力评述]

在本名单入选的皇帝中,李隆基是唯一的一位中兴之君。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盛世又延长了几十年。李隆基在位时出现的“开元天宝之治”,跻身于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三大盛世”之中,确实非常难得。在开元天宝年间,由于太宗和武后年间的积累,唐朝的经济文化达到了它的顶峰。在经济社会领域,唐朝社会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升平气象。在文学艺术领域,开元天宝年间更是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文学上,出现了像李白、王维、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在书法上,出现了张旭、颜真卿这样的大书法家;在美术领域,则出现了像吴道子这样的“画圣”。历史上这样的文化高峰,至今仍然没有被后世的任何一个时代超越。这些成就的取得,当然不是李隆基一个人的功劳,但他躬逢盛世,并且为这一局面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我们就权且算作他的“政绩”吧。李隆基的影响力还有另一个来源,那就是他还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吟咏和感叹。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到洪升的《长生殿》,这一传统历久不衰。李隆基在人们心目中,也就成为一个多情的皇帝、痴情的皇帝。有趣的是,李隆基的庙号“玄宗”似乎特指作为政治家的李隆基,而他的谧号“明皇”似乎特指作为一个传奇人物的李隆基。有这种特殊历史待遇的皇帝,似乎只有李隆基一人。

李隆基虽然生于帝王之家,但却是历经艰险与坎坷。隆基7岁的时候,母亲窦氏被武则天杀害。随后,武则天又软禁了隆基的父亲李旦,并把隆基五兄弟统统降为郡王,李隆基为临淄郡王。武则天将他们五兄弟软禁在宫中,不许与外界交往。直到隆基15岁的时候,他们兄弟才重获自由。这正应了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之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李隆基在这样的逆境中得到了历练。这样的经历把李隆基从那些在锦衣玉食中成长起来的皇帝之中提升出来。

李隆基一登历史舞台,就虎虎有生气。他是通过政变登上帝位的,但并没有背上篡权的恶名,原因是李隆基顺应了民心民意。中宗复位以后,韦后和武氏后人勾结起来,把持朝政。他们没有武则天的政治眼光和才能,政治上腐败透顶,经济上横征暴敛,一时间“人心思李”。在政变过程中,李隆基的谋略和才华显示出来。他广罗党羽,在军队中积极活动,培植力量;他注意网罗人才,将姚崇、宋璟等人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他还非常善于建立自己的政治同盟军,比如赢得了当时极有势力的太平公主的支持。公元710年,李隆基成功地诛灭了韦武势力,拥戴睿宗李旦复位。

政变成功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逐渐激化。太平公主甚至怂恿睿宗的长子李成器和李隆基争夺太子位置。公元711年,李隆基即位,睿宗为太上皇。太平公主唆使宫女毒死玄宗未成,又加紧进行政变的准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玄宗当机立断,斩除了太平公主在各军政部门的党羽,太平公主本人被赐死。至此,李隆基的政敌被全部清除,他的政治地位完全确立。

玄宗当政期间之所以出现开元天宝这样的治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选贤任能。在玄宗的周围,聚集了像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一大批治世能臣。特别是姚崇和宋璟,被后世合称为“姚宋”,与太宗年间的“房杜(房玄龄、杜如晦)”齐名。在任用贤能时,玄宗颇能礼贤下士。当他邀请姚崇出任宰相时,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这十项建议,奠定了开元期间的政策基调,对治世的出现贡献非小。继姚崇担任宰相的宋璟性情刚正,甚至玄宗本人对他都有几分忌惮。宋璟罢相后,张说继任宰相。张说是文坛领袖,特别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唐朝文学艺术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的另一个原因是,上述宰相任期均不长,大约3年左右。这虽然并不是玄宗有意的安排,但客观上防止了宰相培植个人势力、僭越专权的可能性,这与现代社会政府首脑的任期制暗合。看来,政治规律是普遍适用的。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评价李隆基时说:“唐玄宗是半明半昏的皇帝。”这个评价很准确。在玄宗统治的后期,他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首先,李隆基开始“怠于政事”,再也听不进臣下的忠谏。他崇尚道术,追求长不老之法。他信赖宦官,开启了有唐以来宦官干政的先河。宋朝诗人晁补之写诗讽刺玄宗说:“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说得就是玄宗后期荒于朝政的情景。玄宗最大的失误,是重用“口有蜜,腹有剑”的权相李林甫。李林甫当政期间,任用奸佞,重用酷吏,残害忠良。副相李适之被迫自杀,大将王忠嗣被贬官。李林甫在位长达19年,使他有时间和机会广植党羽,危害国家社稷。任用李林甫的最大恶果,是破坏了唐朝前期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边帅人相”政策。李林甫重用胡人安禄山,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杨玉环受宠后,她的堂兄杨国忠也被玄宗重用,使朝政更加腐败混乱。安禄山、史思明就是打着讨伐国贼杨国忠的旗号开始造反的。杨玉环本来是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他的儿媳。玄宗开始宠幸寿王的母亲武惠妃,惠妃死后,他看上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他的心思被宦官高力士看透,于是就采用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办法,先让杨玉环“自愿”出家成了一个女道士,然后再纳人宫中,名正言顺地成为玄宗的嫔妃。历史学家陈寅恪以唐朝宫廷多乱伦的事实旁证唐朝宗室的胡人血统。例如太宗纳太子建成的妃子为妃,高宗纳太宗的昭仪武媚娘为后,现在玄宗又打起了自己儿媳妇的主意。道德的沦丧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如果作为天子的皇帝都可以置人伦规范于不顾,又怎么期望臣子们恪守臣道呢?

唐朝君臣的上下其手终于导致了长达7年的“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对唐朝社会的一场浩劫,大唐盛世自此走上了下坡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社会就再也没有恢复原有的政治权威。在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制度被大大削弱,整个社会陷于藩镇割据的乱象之中。再加上外来势力的威胁与干涉,最终走向覆灭。由于经济的崩溃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的政权被朱温篡夺。从整个中国历史进程来看,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的后果就是使中国出现了长达几十年的割据和战乱。对于这一切,李隆基是难辞其咎的。

安史之乱使李隆基成为一个悲剧人物。潼关失守后,李隆基带着他的爱妃杨玉环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了长安。当逃亡到马嵬驿时,发生军士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并要求玄宗处死贵妃杨玉环。在众叛亲离的时候,作为一国之君,玄宗也无力保护自己的爱妃。其实杨玉环并非一个热心干政的后妃,她只不过是玄宗政治失误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但悲剧是戏剧的灵魂,因此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才在舞台上长演不衰。李隆基的巨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这种传奇效应。

对唐玄宗的历史评价历来争议不断。《旧唐书》基本上肯定了玄宗的功绩,范文澜对他也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史学家吕思勉对李隆基的评价就不高,说他“积习既深,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其实范文澜所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是公允的。玄宗在登基之初确实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开元盛世的出现不能否认玄宗个人的功劳。开元期间,经济繁荣,物产丰饶,“斗米至十三文”,“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盛况。

《旧唐书》对玄宗功过的评价可谓精彩,我们借之以为结尾:

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日闻于献纳;长辔远驭,志在于升平。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俄而朝野怨咨,政刑纰缪,何哉?用人之失也。自天宝已还,小人道长……而献可替否,靡闻姚、宋之言;妒贤害功,但有甫、忠之奏。豪猾因兹而睥睨,明哲于是乎卷怀,故禄山之徒,得行其伪。厉阶之作,匪降自天,谋之不臧,前功并弃。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