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基础会计学
11098500000018

第18章 账户体系和账户分类(2)

(5)集合分配类账户。集合分配类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个方面所发生费用的账户,“制造费用”就属于这类账户。集合分配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反映费用的发生额;贷方反映费用的分配额。由于发生的费用要在期末全部分配到各有关产品成本中去,所以集合分配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借方贷方

集合分配类账户在用途方面的特点是:借方归集的费用数额在期末从贷方全部分配出去,期末无余额,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6)成本计算类账户。成本计算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经营过程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材料采购”、“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都属于这一类账户。成本计算类账户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借方按成本计算对象分别汇集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贷方反映验收入库的材料、完工产品或完工工程的实际成本;期末如有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入库的材料成本,或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或未完工程成本。

借方贷方

成本计算类账户在用途上的特点是:1)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成本核算;2)其明细分类账即要进行成本价值的核算,也要进行成本计算对象实物数量的计算,以便于计算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成本;3)由于材料的采购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或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一般是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因而,成本计算类账户一般会有期末余额。

成本计算类账户与集合分配类账户的不同点在于:1)成本计算类账户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分别归集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如“材料采购”账户按采购材料的品种归集其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账户按生产产品的品种归集其生产制造成本;“在建工程”账户按在建工程项目归集其建设安装成本。而集合分配类账户所归集的是生产经营过程某一方面的费用。如“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的是生产车间为生产各种产品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然后再按有关对象的受益情况进行分配;2)成本计算类账户一般有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集合分配账户的借方集合费用,贷方分配费用,期末一般无余额。

(7)调整类账户。调整类账户是用来调整某些资产或权益计价的账户。为了正确反映某些资产或权益实际价值情况,除按原始价值来反映其增加、减少和余额外,还需要另一种调整后的价值来反映资产或权益的余额,以提供某些特殊需要的信息。因此,对有些账户,就需要增设一些与之有内在联系的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抵减性调整账户、附加性调整账户和抵减附加性调整账户三类。

1)抵减账户。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调整的方式是从被调整对象原始价值中减去抵减的数额。这种调整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被调整账户余额-抵减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抵减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

按被调整账户的性质,抵减账户又可以分为两种:资产性抵减账户和权益性抵减账户。

①资产性抵减账户。资产性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资产类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资产实际余额的账户。如“坏账准备”就是“应收账款”的抵减账户,其中“坏账准备”是资产性抵减账户,“应收账款”是被调整账户。这两个账户的关系是:“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就是应收账款的账面净额。资产性抵减账户的被调整账户一定是资产类账户。

②权益性抵减账户。权益性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类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实际余额的账户。如“利润分配”就是“本年利润”账户的抵减账户,其中“利润分配”是权益性抵减账户,“本年利润”是被调整账户。这两个账户的关系是:“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减去“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余额就是未分配利润。权益性抵减账户的被调整账户一定是权益类账户。

2)附加账户。附加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对象的实际余额的账户。调整的方式是将附加账户的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相加,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其调整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被调整账户余额+附加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附加账户的余额一定在相同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纯粹的附加账户很少运用。

3)抵减附加账户。抵减附加账户是既用来抵减、又用来附加被调整对象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当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时,其调整方式与抵减账户的调整方式相同;当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同时,其调整方式与附加账户的调整方式相同。如“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用来调整“原材料”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当材料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原材料”等材料物资账户的借方、贷方和期末余额都是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称为“材料成本差异”,要专设“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核算。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称为超支,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这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与“原材料”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同,前者就是后者的附加账户。也就是说,“原材料”账户的余额加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超支额,就是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其关系可表示如下:

借方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调整账户)

借方贷方

若计算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将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加即可:

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200

22000(元)

如果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称为节约,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这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与“原材料”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前者就是后者的抵减账户。即“原材料”账户的余额减去“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节约额,就求得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其关系可表示如下:

借方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调整账户)

借方贷方

这时,要计算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即可:

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1000

19000(元)

(8)对比类账户。对比类账户是为了反映和对比某一类交易或者事项收支及结果而专门设置的账户。这类账户往往用一方反映收入、另一方反映与之对应的支出,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其结果。如“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就是对比账户。“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方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发生的支出,如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净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等;贷方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发生的清理收入,如变价收入、保险费收入及过失人赔偿的损失等。借、贷双方经过对比,即可看出其结果是清理净收入,或是清理净损失。

借方贷方

对比账户在用途上的特点是:余额既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当对比结果确定后,便转入相关的损益账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9)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是用来对比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与同一时期的经营支出、其他支出,以确定企业某一会计期间损益的账户。损益类账户又可分为两类,即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属于收入类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这类账户在结构上的特点是,贷方反映收入的增加;借方反映收入的结转数;采用账结损益的情况下,这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借方贷方

费用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需要用当期收入进行抵扣的费用账户。属于费用类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这类账户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借方反映销售成本、各种期间费用或其他需要用当期收入抵扣的支出的发生数额;期末结转损益在贷方。结转后,该类账户无余额。

思考题

1.账户按经济内容和按结构、用途分类的区别是什么?

2.账户按经济内容可分为几类?

3.账户按结构、用途可分为几类?

4.盘存账户和资本账户在用途和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5.结算账户可分为几类?简述各类结算账户在用途和结构上的特点。

6.举例说明抵减账户、附加账户、抵减附加账户的用途及其结构特点。

7.成本计算和集合分配账户在用途和结构上的异同点是什么?

8.简述跨期摊配类账户的特点。

9.简述对比类账户在用途和结构上的特点。

10.简述损益类账户在用途和结构上的特点。

练习题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盘存类账户的运用

二、资料:

(一)B企业设有“库存商品”和“原材料”总账。20××年7月31日各总账及所属各明细账的余额如下:

(二)该企业8月份发生有关业务如下:

1.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8吨;生产B产品领用乙材料6吨;

2.购入甲材料3吨,每吨4000元,共计货款12000元;购入乙材料4吨,每吨3200元,共计货款128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全部货款及17%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