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11095900000088

第88章 孔子的学生中最有商业头脑的是谁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还有着卓越的天赋。他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最有钱,算是一位富豪,很会做生意。在当时儒学可是提倡重文轻商,认为经商不是正道,可是子贡偏偏不吃这一套,文要摆弄,商也要经营。

《论语·先进》载有孔子的言论:“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货物种类更新快,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从而成了一个有钱人。

子贡的师兄颜回虽然学文拔尖,品德第一,但思想片面,以贫为荣。他不善谋生,结果困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32岁就贫病而终。另一个师兄闵子骞,也很有才学,却以外出做事为耻,只在家中进修,穷得连糟糠都吃不上。他们学问有余,谋生乏术。

子贡则不然,他把求学与致用、行义与营利结合起来。从学,则如切如磋,好学不倦,学识渊博;从政,则高车驷马,与诸侯分庭抗礼,使鲁国转危为安;从商,则预见行情,经商货殖,成为当时著名的富翁。他将“求道求义”的儒,与“求利求财”的商,用“诚信和谐”连接起来,不仅实现了个人财富增值,还注重让赚来的钱,发挥社会效益。孔子能举办当时最大的私立学校,周游列国14年,没有子贡的经济资助,是很难实现的。

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人有哪些

春秋时期是商业自由发展的春天。东周王城洛邑居天之中,周人“巧伪趋利,贵利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那时鲁国人“好贾趋利,甚于周人。”宋国更是“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经商形成热潮,身份自由、独立经营的私商大量涌现,是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后期,一个极其突出的现象。私商作为一个很有势力的社会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子贡、范蠡成为他们的杰出代表。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学生。《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意思是说,子贡不愿继续当官,辞职后专门经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既学于仲尼……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就是说,子贡驾驭着成队的车马,凭借雄厚的财力跟诸侯结交,所到之处,国君都以迎接贵宾的礼仪款待他。由此可见,子贡是一个富商大贾。

范蠡,字少伯,是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雪耻的主要谋臣。越灭吴后,范蠡弃官经商,定居陶邑,自称朱公。他采用老师计然的商业理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并且一再散财济贫。范蠡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大慈善家。

子贡、范蠡对后世商人影响巨大。“端木生涯、陶朱事业”,是后世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