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11095900000011

第11章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关于五十知天命,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天命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天是主宰一切的某种神秘力量,这里的命就是指命数,通俗点说,天命就是上天对一个人的命数,上天能让一个人做什么,不能让他做什么,这些都属于天命的范畴,人的一生是不能违背天命行事的,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对天命的诠释。就孔子来说,他说人生走到一定的时候,走到你自己求学、学习到了一定时候这么一个境界上,人是应该要“下学而上达”,也就是说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

不过,孔子说他五十知天命,并不意味着他相信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为在孔子的经典思想里面,一向是不主张谈“怪力乱神”的,他并不认为人们应当匍匐在神灵的面前任其摆布。那么他又怎样看待天命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说我从来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天命让我就这样了,也不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说是别人导致我这样,我要学习的就是要达到上达,达到通天的道理,这里的“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规则,让自己如何能够合乎大道。

显然,孔子的天命思想是与他的积极入世心态相关的。知道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并不代表我就要无所作为,听天由命;相反,正因为自己知道天命何在,才增加了自己处世的热情。因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任务在哪里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的放矢的。按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会上跟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得多。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只有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只有小人总在琢磨说别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宁可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大道之约,那么这种大道就是他所说的“天命”。不见得要掌握很多很多的技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所以五十才能够知天命,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这是一种内心的定力。

孔子诞辰日与教师节

我国目前的教师节定在每年的9月10日。许多专家建议将教师节的日期改为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我们知道,“孔子”是中国最大的文化符号,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把中国的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既有纪念意义,又可以赋予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做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孔子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依次排在前头的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会议传出声音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也均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或庆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