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随便问吧:关于孔子和《论语》的108个趣味问题
11095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本书将带领您进入一个思想伟人——孔子的世界。在中国漫漫长河的历史岁月里保持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思想影响的人,正是孔子;在中国群星闪耀的历史文化名人中,最能代表古代文化传统的人,也是孔子。

近几年,重读经典已经在海内外蔚然成风,传统经典成了从民间到学术界,从政府到各阶层都很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直被奉为“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为万世而不悖”的儒家经典——《论语》及其创造者孔子的地位也达到了让人顶礼膜拜的地步,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更是被称为了“圣人”。

其实孔子不是神,而是人,是一个出身不算高贵,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安身立命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满腹经纶,却能针砭时弊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为民请命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治国安邦的人……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有着千古不灭的光辉的一页。这一页上写着他史无前例的创造: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成为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编修反映夏、商、周社会风貌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其中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以后的文人雅士常常在诗文中以“春秋”作为“历史”的代名词;创立儒家学派,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思想体系,内涵丰富而源远流长的儒家学说由此而发端。这些业绩,使孔子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历史伟人。

往往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容易被神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逐渐演变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其人是顶礼膜拜的偶像;其思想是绝对正确的真理;其言行是辨别是非的准绳。因此,从社会结构到意识形态,从行为规范到思维方式,从价值观念到理想人格,无不深深地笼罩在孔子的“圣人”光圈之下。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既造就了走在世界前列的辉煌文明,又引发了阻碍近代文明生长的重要弊病。

回首往昔,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命运有些坎坷。然而,“圣人”地位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孔子的销声匿迹。从洪秀全借助“皇上帝”之手鞭挞孔丘,到康有为以托古改制和变法维新的形式重塑孔子;从封建遗老和封建军阀尊孔读经的污浊逆流,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卷席狂飙;从新儒家学者给孔子以西学的洗礼,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孔子思想遗产的总结——孔子一直裹卷在中国近代的政治风云和思想变迁中,他的影响力仍在延续。

孔子不只是影响了历史上的中国,而且启发着今日中国人对现代世界文明大潮的思考。香港、台湾的现代新儒家,把孔子从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品变成建设现代文明的新形象。在中国内地,有的人认为,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象征,孔子只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包袱;有的人说,孔子在“东亚工业文明”中的作用,表明他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财富;有的人折中,孔子既不是包袱也不是财富,中国现代化的步履艰难并不是孔子的罪过,中国现代化大厦的建成也无需以孔子作奠基石……然而,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孔子就是孔子,他不是别人。

孔子,就是这么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而至今仍在影响中国的人。

常言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也应有一千个孔子。古人云:“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本书为您准备了关于孔子其人、其思的108个趣味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配有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链接。流连于本书为您打开的一个伟人的历史世界中,您一定能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