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俞敏洪教你创业
11094600000017

第17章 第十七课 不要低估沟通的力量

在激情背后增加宽容度和提高个人沟通的能力。

--俞敏洪

事实上,在创业的路上,创业者与合伙人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分歧。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危机,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呢?俞敏洪强调,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因为创业者未必是样样都很专业的专才,但至少应该是样样都熟悉的通才,否则,很难将一个初创企业管好。事实上,如果创业者对创业中某一专业领域一点也不懂,就很难与该领域的成员沟通,难以监督和检查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彼此能够正确解析对方的信号。因为创业中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协作和沟通能力,那些专业知识虽扎实,但不善于沟通情况、交流情感,处事死板、遇事不能应变的创业者肯定会遇到大麻烦。对于沟通的力量,俞敏洪深有体会,他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点评时强调:"要想解决好创业者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某些误会,那就必须在创业的激情背后,增加创业者的宽容度,以及提高创业者个人沟通的能力。"对此,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

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的样子。"

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毋庸置疑,在创业中,互相沟通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有什么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多同创业团队成员交流,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俞敏洪坦言,要想创业成功,有很多工作都需要充分沟通。确立目标,达成共识需要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协作需要沟通;工作汇报,意见交流还离不开沟通。因为沟通障碍往往会造成多次返工,事倍功半,严重时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创业失败。下面的故事说明的同样还是这个道理。

一位教授精心准备一个重要会议上的演讲,会议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全家都为教授的这一次露脸而激动,为此,教授夫人专门为他选购了一身西装。晚饭时,教授夫人问西装合不合身,教授说上身很好,裤腿长了那么两厘米,倒是能穿,影响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教授的母亲却睡不着,琢磨着儿子这么隆重的演讲,西裤长了怎么能行,反正人老了也没瞌睡,就翻身下床,把西装的裤腿剪掉两厘米,缝好烫平,然后安心地入睡了。早上五点半,教授夫人醒了,因为家有大事,所以起来比往常早些,想起丈夫西裤的事,心想时间还来得及,便拿来西裤又剪掉两厘米,缝好烫平,惬意地去做早餐了。一会儿,女儿也早早起床了,看妈妈的早餐还没有做好,就想起爸爸西裤的事情,寻思自己也能为爸爸做点事情了,便拿来西裤,再剪短两厘米,缝好烫平。。。。。。这个裤子还能穿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穿。

从上述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沟通不到位,付出了3倍的劳动得到的结果却是废了一条裤子。究其原因,首先是教授没有明确目标和分工--裤子要不要剪短,由谁来剪断,其次是母亲、妻子、女儿在行动之前没有征询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局,所以沟而不通,费时误工。这种情况在创业中也非常多见,由于缺乏沟通,生产的产品与客户的需求发生偏差,造成大量的返工和浪费;由于缺乏沟通,冲突不断出现,造成客户和初创企业矛盾重重,初创企业内部凝聚力下降,甚至关键人物拂袖离去。

夏小飞与同学小梁聊天时,得知小梁家在江苏吴江,父母做化纤面料生意。吴江是中国化纤面料的重要生产基地,许多上海的客户都到那里进货。夏小飞灵机一动,"如果在上海做化纤面料的中介生意,一定能赚钱。"两人谈得投机,便开始规划起创业的具体细节来:夏小飞扎根上海,寻找客户、承接订单;小梁长驻吴江,负责解决供货渠道问题。小梁说,创业前期所需的资金可以请他的父母帮助解决。

2002年春节前,他们在世贸商城找到了一个30平方米的展厅,房租每月4100元,加上电费、电话费和日常开支,月支出在八九千元左右。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和小装修需要2万元。夏小飞把自己仅有的5000元都拿了出来,大部分投资靠小梁家里支援。他们初步确定,如果业务发展顺利,到年底,两个人的股权三七分配。想好了新公司的名称,但他们没急着注册,暂时打着小梁父亲在吴江注册的公司的牌子。小梁的父母答应支持他们一年,公司所需的费用,每月结算后找小梁的父亲报销。

春节过后,适逢世贸商城一年一度的面料展示会。两人都觉得机不可失,花4000元租了4平方米左右的展区,开始搭建展台。从收集布料到展览布置,他们都自己动手。刚布置完,再看人家的展台,产品种类多达百种。小梁立即赶回吴江,又收集了几十种布料,凑足100种,两人心里这才踏实起来。3天展览会,真是热闹,每天都有上百个客商来展台前咨询。夏小飞和小梁忙得不亦乐乎,名片发了几百张,也收了几百张,其中有海外订货商,也有本地的中间商。

展览会一结束,他们就正式搬进了世贸商城开始创业生涯。夏小飞每天都很忙碌,他把展览会上收集到的名片资料输入计算机,做成数据库。借着展会的后续效应,每天都有十几个客户打电话或上门找他们谈业务。他又忙着收集客户的需求,接收样布,记录样布的规格、密度、材质等详细数据,用最快的速度把资料邮寄到吴江,等小梁提供价格信息。与商城内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夏小飞认为他们提供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应该具有竞争力。

匆忙地过了一个多月,夏小飞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每天都有客户来咨询,要求提供样品或报价,但拿了他们的资料和报价后就很少再有回音。眼看着客户们都像悬在半空中的气球,看得见摸不着,没一个落地签订单的,夏小飞开始着急起来。得知此事,小梁的父母帮他们分析了原因:在化纤面料这个行业里,国内外厂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因此,产品质量好、价格低未必能争取到客户。我们是小公司,人家没跟我们长时间打过交道,对我们产品质量或大规模供货的实力不够信任。夏小飞细想后,也看出了些原委。许多客户向他们咨询,并非真有订货意向。拿到他们的报价资料,如果比原来供货商价格低,就有理由要求降价,如果低不了很多,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合作关系。

夏小飞也想过变被动等人上门为主动上门洽谈,以增加跟客户的直接沟通。他便试着到外面跑过两天,找服装工厂,因为无的放矢,效果很差。他草拟了一个销售计划,并想招聘几个业务员,但由于要增加投入,小梁的父母没同意,只好作罢。

两个多月一晃就过去了,公司滴"米"未进,夏小飞心急如焚。"五一"前夕,事情突然有了转机。一天,他接到湖北赤壁某外贸公司的传真,说需要一种布料,如符合要求,可以签下高达150多万的订货合同。几次的传真和电话联系后,对方约夏小飞去趟赤壁。夏小飞欣喜若狂--如果能做成这笔生意,起码能挣30多万!

到了赤壁,与他电话联系的副总亲自到车站接他。这位副总50岁上下,态度温和。然而这位副总不是开着公司的车,而是打车把他送到了宾馆。根据"行规",签合同前要有所表示。夏小飞提出晚上请客,这顿饭花了2000多元。吃饭的间歇,副总还把他偷偷叫出去,希望他再意思意思,买点烟做礼物,夏小飞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夏小飞到那家外贸公司签合同。公司的办公场所看起来比较简陋,好在公司的手续、执照还齐全。他没多想,签好合同盖完章,约好"五一"过完便付30%的订金。

5月8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夏小飞给赤壁外贸公司打电话,那头说:"订金今天就打过来。"等到快下班时,银行账户里还没见钱进来。他再打到公司没人接,打副总的手机,却说那号码已停机。"我当时马上有一种不祥的感觉。第二天上午和下午连着打电话,都没人接。第三天再打电话,还是没人接,才不得不接受现实--我们碰上了骗子!"

在赤壁受骗后,小梁家里对他们支持的热情越来越低了。

夏小飞改变了工作策略,不再有求必应,而是先跟客户充分沟通,有所选择地提供报价。6月初,夏小飞总算尝到了创业后的第一个甜果,上海一家服装贸易公司从他们那进了一批"尼丝纺"布料,合同金额1万多元,利润1000元出头。紧接着,又陆续签了几笔业务,都是小单子,赚了两三千元。

7月中旬,有个台湾地区的老板来跟夏小飞接洽。那个台湾人每个月需要两到三个集装箱的布料,40万米左右。每米能赚5分到1毛,利润低,但量大,如果谈成,每个月有2~3万元的收入。夏小飞很看重这笔单子,心想着,再熬一段时间就会走出低谷。

没想到,8月中旬,小梁从吴江打来电话,说家里不支持他们创业了。那一刻,夏小飞感觉自己就像好不容易滑翔上天的风筝,突然迎头直跌下来。他很希望能够再拖一拖,等手头几个正在谈的单子敲定,但考虑到粮草已断,再坚持也是枉费精力。决定不做之后,台湾地区的一个老板还打电话过来,表示想去吴江看看货。夏小飞直言相告,他们已经不做了,那老板颇觉可惜。

夏小飞叹口气说:"当时说好支持一年,没料到才半年时间,他就撑不住了,怪只怪当初没跟他们签订正式的合约。"由于两人异地办公,一个负责销售,一个负责产品,平时不常见面,两个人之间的沟通就有了问题,最终导致合作失败。另外,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如果有人在身边不断鼓励、一起商量,或许他们的创业之路就能走得更远!

确实,沟通在创业中非常必要,对此,美国硅谷知名华裔创投家、橡子园(AcornCampus)管理合伙人臧大化应"硅谷美华科技商会"邀请,在桑尼维尔RamadaInn发表演讲,臧大化特别强调一些人文上的问题,指出"天下事都是人跟人做出来的",因此成功的事业,"沟通是非常的重要",这跟自己人格人品的培养一样重要,必须要给予别人一种"自信、诚恳、随时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的印象。臧大化说,沟通不但能塑造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可以与周围人士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影响力非常大,特别应该用心培养沟通能力。研究发现,沟通协调是创业首要的必备能力。

看过央视的一档节目--《赢在中国》。一个15岁就上大学,有过多种高层经历的小伙子上来介绍自己的项目,但当他并没有说清自己的打算和计划时就被评委叫下去了。这个小伙子对评委非常不满,抱怨评委并不懂他的项目和行业,抱怨评委没有耐心听他的述说。

不过,如果我是评委我也会给他同样的答案:休息吧。或者说"谢谢,下一个"。为什么呢?这个小伙子一上台,评委叫他站到正中间,他说:"怎么这么多的框框,为什么非要站在这里?"然后,那个小伙子很不情愿地站到那里去了。当评委问他项目的可行性时,他说:"你没有听我说完就给我下了一个结论,你不懂我们这个项目。"

事实上,那时的评委还并没有给他下结论。他对那个男评委很不满,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女评委,以为情况会有转机,结果他并没有意外的收获。

也许小伙子的项目很有优势,但是他却失去了风险投资公司的信任,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创业机会。

事实上,对于处在创业管理阶段的企业,内部沟通往往成了这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重要区别之一。对此,俞敏洪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在中国,聪明的人并不在少数,能干的人并不在少数,要想成功不是你很聪明就行。就像刘邦,小混混一个,只会吹牛,文不如张良、陈平,武不如项羽、韩信,然而却当上了皇帝,成了他们的领导。主要原因就是他具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对此我提醒那些创业者,或者即将创业的人,只有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有可能创业成功。否则即使你的项目很好,但是你不能够将团队的力量整合起来,你的公司也不可能成功运作起来!"因此,创业者必须通过赢得时间来赢得效率,在这一点,大中型企业是很难做到的。

俞敏洪指出,对于那些正在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人来说,沟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处在创业管理阶段的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充分地了解沟通这个关键因素,充分地把握和应用这个关键因素,使得企业能够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内部沟通是企业提高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沟通,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达成合作和协调上的一致,尽可能快地进行资源再调整;通过沟通,企业员工将工作效率完完全全体现出来。企业最高管理者应该理解内部沟通的原则,应该明确内部沟通采用的方式及方法,明确内部沟通的责任及渠道等。那么,在创业阶段如何做好内部沟通呢?对此,俞敏洪提醒创业者,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第一,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会议。会议是内部沟通的重要方式,企业应该明确举行该次会议的目的、范围、职责、程序、方法等。企业采用的早会也属于该范畴。

第二,汇报。企业运作需要不同人员之间的配合,在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统一指挥和协助下,各人员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事情做好,通过做汇报,建立起汇报程序,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汇报的结果就可以作为企业管理改进的重要数据之一。

第三,谈话。谈话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方法,再好的会议沟通都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谈话带来的更多的是真实的数据,当然也会包括部分不切实际的内容,这取决于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个人修养和判断,这个时候的企业,不可能出现针对个人的问题,只有针对事件本身;最后,简报及信息公报,以书面的形式通过张贴或电子媒介公告大家,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提醒或传递一种思想等。

事实证明,沟通在管理中就如人的血脉一样非常重要。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学会沟通,就一定要懂得其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有时一个眼神,一句"我来了",抱一下肩膀,笑一笑等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的合作伙伴工作开心。确实,一个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就不能很好地协作。而实际上,沟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例如,有业绩考核指标的销售员在一起进行沟通时,业绩好的销售员为了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很有可能不把自己认为有效的那套方法全盘说出来;中层领导认为经理说得或者做得并不对,但出于自己职位的考虑,他可能不会向经理说出来;而有的员工出于对领导的不满,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等。沟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创业者在强化沟通的同时不能忽视沟通的成本。沟通方式的选择、沟通时机的把握、沟通范围的界定都会影响沟通的成本,进而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成本和进度。譬如开会,有人总结出一个会议的成本=(与会人工资+日常开支+找不到你的人的工资)×人数×会议时间+会议本身支出。大家可以据此计算一下一个无效会议浪费的成本。所以,要尽量采取节省成本的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能网络会议、电话会议的就不宜集中开会;能邮件、电话达到沟通目的的,不必面谈;能用规章制度标准化的事情,没必要个案沟通。下面的故事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20世纪80年代,有一对分居两地的夫妇,丈夫留学美国,妻子在国内上班。当时的电话资费非常贵,每分钟要二三十元钱,这对夫妇沟通的成本很高。后来他们想了一个既省钱又能保证每天都能沟通的办法。他们约定:当电话铃响一声就挂断的话,含义是:我很好,不要挂念;当电话铃响两声挂断的话,含义是:你的回信我收到了,请放心;当电话铃响三声挂断,含义是:我的信件寄出,注意查收;铃响三声以后还不挂断,代表我确实有话要说,请接电话。

故事中的夫妇巧妙利用打电话的约定,将他们的沟通模式化、标准化,于是大大节省了例行沟通的成本,只有例外情况才付费用。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很多,成本也很低,但故事中想方设法降低沟通成本的思想值得借鉴。对此,交大铭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何恩培认为,自己最擅长做团队中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对照一下就知道团队下一步该怎么做了。"比方说领带打歪了自己不知道,当面对镜子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因此并不需要我绝顶聪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镜子,做好一个交流者、沟通者。"

一天晚上,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按照惯例,走进员工餐厅与员工一起就餐聊天,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忽然他发现一个年轻员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闷头吃饭。于是,盛田昭夫就主动坐在这个员工对面,与他攀谈起来。几杯酒下肚,这个员工终于开口了:"我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进入索尼之前,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进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现在才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工作,而是为科长干活。更可悲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科长不仅不支持、不解释,还挖苦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野心。对我来说,这名科长就是索尼。我十分泄气,心灰意冷。这就是索尼?这就是我要的索尼?我居然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种地方!"

这番话让盛田昭夫十分震惊,于是,一项新的劳动人事制度在索尼诞生了。公司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各事业部、研究所、生产车间等用人部门的"招聘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索尼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实现这项制度以后,每年有近200人"跳槽"到自己更感兴趣、更能发挥自己特长和创造力的工作岗位上。

对于沟通,俞敏洪认为,要进行有效沟通,创业者必须明确目标。对于创业者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方法。在目标管理中,创业者和合伙人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整个创业团队都着眼于完成任务,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便创业者不能接受合伙人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合伙人对创业者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

在创业中,身为创业者,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合伙人充分交流等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创造一种让合伙人在需要时可以无话不谈的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要进行有效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业者必须明确沟通的目的。创业者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意味着他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自然也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第二,创业者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在沟通对象正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显然不合时宜。所以,创业者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第三,创业者必须明确沟通的对象。虽然你说得很好,但你选错了对象,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第四,创业者必须掌握沟通的方法。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但不知道怎么说,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而其要学的就是通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

以上四个问题,可以用来自我检测,看看你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有效及时的沟通是企业得以成长的桥梁。有人说:"沟通就是,我说的便是我所想的,怎么想便怎么说,如果团队同伴不喜欢,也没办法!"对此,俞敏洪坦言,从目的上讲,沟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队员们必须交换和适应相互的思维模式,直到每个人都能对所讨论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说简单点,就是让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只有达成了共识才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沟通。团队中,团队成员越多样化,就越会有差异,也就越需要队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上面的几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得以健康、良好地发展,创业团队之间必须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也许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使得我们都习惯把什么东西都藏在肚子里,任凭其他人去猜度。而外国人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什么事情都喜欢开诚布公。这样文化教育的结果,使得在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里普遍都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相互理解不够的问题。所以在管理当中沟通是相当重要的。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乐趣。当然,管理中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管理,不懂沟通也就是不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