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11090400000030

第30章 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很多动物一降生动作发育即已成熟,如小鸡、小羊等初生下即能走能跑。而人初降生动作发育很不成熟,要在1~2年内迅速发展起来。人的动作发展和心理、智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婴儿期,由于言语能力有限,心理发展的水平更多地是通过其动作表现反映出来的,也就是说心理的发展离不开动作和活动,只有动作发育成熟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婴儿从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到形成复杂动作技能的发展过程,并不是随随便便、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有着比较严密的内在规律。它的发育特点是:

动作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感觉的发展

婴幼儿降生后先有视、听等感觉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促进了婴幼儿活跃的动作反应,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逐渐的促进婴幼儿接近、抓握他(她)们看到的物体,这就对其动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动作的发展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到随意,从不准确到准确

婴幼儿最初对外界的动作反应是未分化的整套的活跃反应,即全身性的活动。如1~2个月的婴幼儿,当成人走近他(她)、逗他(她)时,会引起他(她)全身的乱动,手足不停的挥舞,以后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成熟,逐渐发展到各种分化的随意动作,即局部精确的动作。如婴幼儿从4~5个月开始学习抓东西,开始手眼不协调、全身用力、手不能抓到物体,渐渐地可以摸到,再发展到手眼可协调地、准确地抓到想要的东西。

动作发展的顺序和主动肌张力发展的顺序相一致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即从头到脚)、从中心到外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婴幼儿最早协调的动作是头部的动作,如吸吮反射、眼及头追随物体的转动,以后是手的抓握,躯干的动作,如翻身、坐和爬行,最后是腿和脚的动作,即站立和行走。从中心到外周的发展表现为,婴幼儿先出现肩、腰部分的动作,以后才出现肘、腕、膝、踝等部分的动作。例如,婴幼儿看到物体时,开始是移动肩肘,用整个手臂接触物体,以后才会用手腕和手指接触并抓取物体,这就是从大肌肉的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动作。

从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进程看,主要是躯体的移动即直立行走和手的动作。

躯体动作发展的顺序首先是抬头,1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俯卧时头不能抬起,以后俯卧时逐渐地可将头抬起,到3个月小儿俯卧时不仅同可抬起,胸部也可离开床面,用双上肢支起头胸部和床面约呈90度角。3~4个月时开始翻身,先是由仰卧到侧卧,约5个月时可从仰卧翻到俯卧。约6个月时可独坐,7~8个月时开始学爬行。爬行在婴幼儿动作发展中很重要,爬行不仅可促进全身动作的协调发展,锻炼肌力,为直立行走打下基础,而且可较早地正面面对世界,增加空间的搜寻,主动接受和认识事物,促进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

国外研究还发现,爬行对婴幼儿情感的发展也有益处。过去由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抚养方式的影响,家长常不重视婴幼儿爬的动作发展,一方面是不了解爬在运动和智力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怕婴幼儿发生危险。随着文化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变化,婴幼儿学爬行将会受到大家的重视。

10个月的婴幼儿可扶着站,扶着迈步行走。1岁左右开始独立行走,从摇摇晃晃的行走到独立稳定的行走。直立行走在人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时婴幼儿已能够控制自己的部分动作,能够到处走动,也就有了独立性和主动性。他(她)可以主动地接触各种物体,扩大认识范围,更有利于各种感觉器官和言语器官的发展。婴幼儿能独立行走后,想到哪就到哪,在多方面和事物的接触过程中,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就发展了,这就为早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婴幼儿独立行走还为建立运动与视觉的联系,为空间知觉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婴幼儿自能独立行走后,大运动的发展更加迅速并趋于成熟。如婴幼儿慢慢地会跑,会自己上、下楼梯,双足跳起,单足站立,到3岁左右,活动基本和成人差不多了。

手的动作主要是精细运动的发展,这在婴幼儿智能发育中非常重要。手是认识事物某些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使用和创造工具的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通过手的动作,可使婴幼儿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使婴幼儿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促进手的动作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手的动作发展顺序如下:3个月前婴幼儿的手不能主动张开,但可触摸,一般是被动的;3个月后,婴幼儿的手可有意识的张开,就有了随意的抓握。开始是大把的不准确的抓,以后是准确的、五指分开的、手眼协调的抓握。进一步两只手同时抓握,或相互交换手中的物体,从只能抓大的物体到拇食指相对的精细捏取,从无意识的松手到有意识的放下。以后婴幼儿的手逐渐灵活,可主动地、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各种活动,这时就开始体现了手的工具作用。

以上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虽然婴幼儿动作的发展都遵循着这一共同的规律,但具体到每一个婴幼儿,其发展速度却各不相同。由于动作发展是诱导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婴幼儿的空间认识、概念形成,自我认识和社会交往均有一定的作用,加上无论是躯体的大运动,还是手的精细运动,在生后头3年都是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要抓住这个时机,创造条件,促进婴幼儿动作的正常发育,使婴幼儿更快的获得运动经验,以利于婴幼儿心理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