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善解童贞
11089600000031

第31章 爸爸告诉儿子遗精并不可怕

一位少年犯,17岁,至今不肯原谅自己的父母。因为他觉得是父母的不负责任把他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当这个男孩第一次出现遗精时,他感到迷茫,于是求助妈妈,妈妈却没好气地说“去问你爸爸”,但爸爸却说:“怪不得你成绩一直上不去,原来尽想着这些事情。”这孩子后来把自己的困惑告诉邻居的一位不良少年,于是少年给了他一张黄色光碟。此后这个男孩一直与这位邻居少年混在一起,最终因为强奸一名9岁的女孩而犯罪。

别以为像月经初潮这样的里程碑事件只会发生在女孩身上。其实,青春期的男孩也要经历类似的生理事件——遗精。

不少男孩夜间第一次发生遗精被父母知道后,会遭到父母的责备,令其晚上不要胡思乱想。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却不知:遗精是男孩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遗精并不是男孩子胡思乱想就能想出来的。到了青春期,他不想,也会发生,没到青春期,不管他怎么想,也是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遗精是自发的不随意反射的活动,它不是人的意识所能控制的。所以,请父母们不但不要对你的孩子横加指责,而且还要让孩子们了解: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各个身体变化时期,而第一次遗精,就是青春期性成熟的信号。男孩到了10岁左右,就开始迈进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青春发育期,进入这个青春发育期后,一般在13~15岁左右,时常在无性意识的情况下自发地射精,这就叫遗精。遗精常常发生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所以也称为“梦遗”。

平时不少人对遗精存在着不得当的偏见,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出现遗精,尤其是首次遗精时,经常有惊恐、诧异、害羞等心理感想。父母要关心子女的成长、发育。当男性儿童靠近青年发育期时,父亲要向男孩讲述平常性知识,使之感到遗精是正常生理现象因而能采取正确态度看待。

和男孩比较深入地谈及性和自慰,进行引导教育爸爸来做更为合适。妈妈是女性,不仅难以启齿,孩子也会感到难堪和羞耻,很难谈得深入细致,也就帮不到孩子。

相反爸爸和儿子谈论这些就不会有太多的尴尬,可以利用自己的经历打开话题,大人的自我暴露会让孩子放松和欣慰。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告诉孩子自慰是正常的,但要节制有度,毕竟年龄还小,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意念放在自慰上,应用功学习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娱乐和体育活动。父母的态度要温和坚定,千万不要把道德和身体健康混在一起。

1.告知男孩什么是遗精

有个男孩在自己的日记写道:“我在半夜时分惊醒了。我的肚子上这么湿,满是黏糊糊的东西。我当时想,天哪,我尿床了吗?我都这么大了,14岁了。几天后,也许是一个星期后,又发生了一次。这时我才更多地注意到,这湿东西不是尿。它又白又稠,像洗涤剂或奶油,黏糊糊的。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了?”

孩子随着青春发育的启动,下丘脑开始活动,分泌出一系列多肽释放激素作用于脑垂体,脑垂体虽然小如豌豆,只有0.6克重,但是它在接到下丘脑的有关指令后便立即行动、分泌多种激素,其中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男子睾丸成熟,生成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这时,睾丸产生精子,前列腺、精囊腺等分泌精浆,两者组成精液,精液达到一定量后,体内已无处可容,于是就以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即所谓“满则溢”的缘故。遗精的频率可多可少,常与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一般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通常,夜间休息时男孩的生殖器官会勃起。勃起只是指阴茎充血变硬变长,这是男子遇到性刺激或局部物理刺激(如憋尿)时发生的正常现象。勃起不分年龄,小男婴有时也会勃起,不过在青春期以前勃起后次数很少,大部分发生在睡醒时或尿憋时,因为青春期前的儿童阴茎比较小,勃起后变化不大并且这时他们大多不关心自己的生殖器,所以一般不会有什么记忆。但是在青春期由于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男孩的勃起会变得频繁,这时因为阴茎的发育勃起的体积变大和对性的好奇心出现,所以很多男孩会注意到自己频繁勃起,这是性功能正常的表现,不用担心。(另外,男子在睡梦中会有阴茎勃起现象,这也是正常的,这时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交替作用的产物)。

遗精是指睡梦中的精液排出,简单地说就是睾丸不停地制造精子并储存在附睾,当附睾装满了之后,就自动排出,遗精多发生在夜间,有时伴有性梦。

根据发育的速度不同,遗精的年龄也不同,总的来说在12~17岁之间最为普遍,发达地区的孩子会早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或者偏食营养不良的孩子会晚一些。当然,如果遗精之前已经开始手淫那一般不会遗精,因为精液还没有装满往往就被手淫主动排泄出来了。一般遗精的频率因人而异,就像每个人的脚大小都不完全一样,睾丸制造精子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一周或一个月1~2次的比较多。

孩子遗精了,父母不用大惊小怪的,不用就此事专门找孩子谈话,更不要加以冷嘲热讽。他们自己把衣物拿去洗干净,最好当做没有看见。如果父母说:“是梦遗吧?没有什么可耻的。”这样反而不好,只会使孩子感到尴尬、难为情。然而,如果他们把弄脏的衣裤放在柜里,父母就应该明确告诉他脏衣服应拿出来洗。

父亲应该及时找个机会在适当的场合,如与儿子单独闲聊中,有意无意地向他解释一下有关生理性遗精的知识,着重说明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遗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除体内紧张,造成一种生理上的平衡。但有人错误认为正常生理的遗精会大伤“元气”,其实不然。精液内除精子外,主要是水分和少量蛋白质,成年男子每次遗精为2~6毫升,生理性遗精并不会有损伤元气之说。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消除孩子对遗精的忧虑。

2.男孩为何会惊恐遗精

大多数男孩对首次遗精通常缺乏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即使他以前知道有遗精(或射精)这样一种现象,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因此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必定会感到突然、意外或惊讶;必然要急于寻求解释和原因,以便对此做出合理的判断。不然,内心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男孩对遗精感到焦虑和不安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遗精一般都在睡梦中,但是如果在时间上恰好发生在病前病后、考试或劳累前后、有较大事件发生的前后,男孩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前后的事情跟遗精联系在一起,认为那件事是遗精的原因或后果。如果是好事还不要紧,若偏巧是坏事或者不能理解的事,他就会产生恐惧、焦虑和不安。

(2)年龄相仿的男孩所提供的错误信息也是导致和不安的根源。尽管每人都遗精了,或者每人都还没有遗精,只要有一个男孩透露或者提到这件事,大家都会为了遮羞而一起哄他,结果就会使这位男孩觉得自己因遗精而见不得人。

(3)一些广为流传的男性保健观念是不正确的,例如:认为“一滴精,十滴血”,“失精伤身”,“精液是身体元气”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会使男孩感到遗精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由此产生焦虑和不安。

3.男孩初次遗精怎么处理

对于第一次遗精,大多数男孩不知所措。排精后处理得是否恰当,会对男性的性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虽然性知识已经相当普及,但临床上仍常见男孩因第一次排精而出现情绪上不稳定的状况,表现为紧张、羞涩、困惑和恐惧等复杂感情,个别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因此,父母们也要像为女儿初潮做好准备一样,帮儿子度过步入成年的第一道关。

正常情况下,男孩第一次遗精的精液量会比多次遗精后的量多,呈灰白色或浅黄色的混浊黏液状,有麝香味或生石灰味,并伴有强烈的排精管道节律性收缩和快感。

男孩面对第一次遗精可能会产生恐慌,父亲应告诉他这种情况并不需要特殊处理,简单用卫生纸清除排出物,清洁局部皮肤就够了。不过由于遗精往往发生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所以最好提醒儿子清晨及时排尿,以冲洗尿道内的残余精液,清洁生殖道,避免感染。

初次遗精后,父母还要让孩子避免穿紧身内裤,睡觉时避免下半身太暖和,否则会因性器官持久受热充血而多次遗精。如果孩子生殖器官存在炎症,如包皮炎等,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诱发频繁遗精。

4.什么因素导致遗精过于频繁

如果男孩出现频繁遗精现象,甚至在白天清醒时也出现此类情况,就需要寻找原因。常见的原因有:

(1)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前列腺炎症、内裤过紧或被子过重。

(2)对性知识缺乏正确认识、注意力过多集中于性问题上等。

(3)身体上的原因,如失眠、多梦、头昏耳鸣、精神萎靡、腰酸腿酸、劳累过度、体质虚弱等。

通过寻找原因纠正不良倾向,遗精过于频繁的现象可得以改善。对于出现遗精的男孩,只要不影响次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即使次数略多,也不必引起恐慌,更不会影响健康。

5.告诉男孩如何保护自己

青少年时期的男孩要注意和预防健康隐患,才能顺利度过青年期,茁壮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向男孩传输这些健康知识:

(1)要学习性生理卫生知识,纠正错误观念,除掉不需要的概念负责,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

(2)青少年时期的男孩要有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多接触健康、上进、有益的事物,排解异性的杂念,以免胡思乱想、沉缅于空荡空想之中,力戒早恋,以免带来严重结果。

(3)戒除手淫,少进烟、酒、茶、椒、蒜、姜、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品,不宜随便进服拥有壮阳振奋性质的药物。

(4)睡前用冷水洗涤外阴,不宜用烫水。

(5)睡时宜取俯首侧卧的姿势,不宜仰面平卧。被褥不能过厚、过暖,被上不可覆盖衣物,加重压力。

(6)如有包皮过长,应做环切手术。如有龟头炎、血精、前列腺炎应及时治疗。

父亲对男孩的教导,避免孩子误入歧途。减少孩子的心里愧疚感,引导孩子向正面积极的思想和情绪发展,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