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善解童贞
11089600000026

第26章 原来家里也让我好受伤害

女孩子一身“戎装”完全没女孩样,男孩穿裙子打扮成姑娘模样;孩子这么大了还要妈妈来帮他洗澡;在孩子面前播放肆虐的性广告……在父母看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殊不知,家人的这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轨迹,长此以往,将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性伤害,影响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下面就关于家庭几种常见的“隐性”性伤害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案例1:妈妈帮大男孩洗澡

“乐乐,快来,妈妈帮你洗澡。”妈妈在浴室里喊6岁的儿子来洗澡,儿子却有些别别扭扭地说道:“老师说,我是小男子汉了,这些事情应该自己做。”

妈妈完全没注意到乐乐害羞的神情,仍旧将乐乐拉进浴室,并很快脱掉了他的衣服,乐乐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他的隐私部位。“你在妈妈面前还害羞?你是我生的,还怕我看你呀?”一直以来,妈妈都是帮乐乐洗澡的,晚上睡觉她还喜欢将儿子搂在怀里。可最近,上了小学的乐乐对妈妈这些特别亲密的行为有些抗拒。

母亲帮大男孩洗澡或与之同睡的现象绝非个别,但这些都会对孩子形成正确性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对能体现自己性别特征的部位有一定认识,当关键部位暴露在别人面前时会产生羞涩感。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洗澡。当然,前提是要早点教会孩子自己洗澡的程序。在孩子洗澡时,把卫生间的门虚掩,父母在门外用语言提示孩子如何洗澡,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了。

其次,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最好不要与父母同睡一张床,大人跟孩子玩耍、亲热时不要碰他的关键部位,以免孩子产生敏感,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换内衣,谈性话题。

案例2:将女孩当男孩养

江女士生了个女儿,全家在欢喜之外有些遗憾,尤其是婆婆的传宗接代思想很严重,总希望江女士能生个儿子。

婆婆和老公的封建思想时不时地流露出来。比如,婆婆总把孙女打扮成个假小子,老公则给3岁的女儿买玩具手枪和篮球。婆婆经常会感叹:“你看人家男孩多好,养女孩太操心。”有时甚至会当着孙女的面说:“宝贝长得真像个男孩。”

看着这些场景,江女士几次旁敲侧击地提醒婆婆不应该这样,可婆婆依然我行我素,改变不了。

江女士的婆婆和老公的做法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负有培养孩子“性角色”的责任。比如,女孩就应该让她进入女孩子的天地。

如果不能从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别,会使孩子对自己性别有错误理解,因而产生对自己的不信任,更严重的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厌恶感,拒绝或不愿意做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事情。

因此,父母不要总当着女儿面说一些喜欢男孩,讨厌女孩的话,不能将“我想要儿子”的情绪带入与女儿的交往中。

案例3:广告广为传播“性”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突然插播一条广告,“无痛人流”轻描淡写地介绍,让一些年轻人以为做人工流产手术真的像“睡一觉”那么简单轻松。“无痛人流”影响着女性的健康观念,特别是少女的健康观念。这些医院纷纷打出“无痛人流”、“无痛保宫术”、“可视人流”等广告,有的还开通了24小时少女意外妊娠援助热线、打出私密QQ号。

曾有研究者拨打这些号码,声称替一个怀孕60天的16岁女孩咨询无痛人流的情况。得到的答复几乎是一样的,“让她来吧,不用害怕,保证不痛。我们是保宫术,不刮宫不扩宫不伤宫,不影响生育,更不会影响学习。休息30分钟就能上学,不用休养。到我们这儿做无痛流产的学生特别多。”

像这些误导的广告的公开信息,不仅造成孩子歪曲的性观念,最要命的是孩子们认为这些所谓的“无痛人流”都是对身体无害的。然而实质上却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人流对生理健康的伤害。

案例4:假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15岁的小茂,羞怯地跟着母亲,走进诊室后也亲密地与母亲坐在一起,而父亲则坐在一边,翘着二郎腿,悠闲得好像是个旁观者。母亲说小茂从小内向、害羞,他父亲以长年出差为借口,不管孩子,还骂孩子胆小、软弱,弄得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没男子气概,不善交往,同学都看不起他。小茂越发自卑,进而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成绩下降,甚至终日闭门不出,说同学故意欺负他,只得休学了……

父亲则反唇相讥,说孩子被人看不起是母亲惯的,连内衣都要母亲洗,能不被人笑话吗?还说母亲天天与孩子同吃、同睡,还经常向孩子灌输父亲的观点不对,弄得孩子根本不听他的,所以他才不管孩子……

像小茂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虽然没离婚,但实质上多数时间孩子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管教,出现了假单亲家庭的格局,这种现象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正常的家庭结构像一个等边三角形,父母是底边上的两个角,关系应该是家庭中最紧密的,他们应该和孩子形成同等的距离。可是假单亲家庭就不同了,如案例中的小茂,母亲和孩子过于亲密,父亲则远远地离开家庭,这种家庭结构的紊乱,造成孩子自卑、怯懦,只有在家里才能得到认可,虽已近成年仍不能走出家庭,独立成长。而且,孩子一旦出了问题,父母就会责备求全,相互埋怨对方,甚至互相攻击,逼迫孩子在父母之间“选边”,弄得孩子陷于两难境地中。此为家庭教育之大忌,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要认识到,尽管父母可能会远离自己,但他们对自己的爱是不会因此而变化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批评对方;其次要互相合作、理解,共同承担责任、研究对策,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案。此外,可以尝试下列方式加强沟通,减轻影响:

(1)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和孩子应该经常通过电话、书信或邮件互相交流,假期时一起外出旅游。

(2)鼓励子女对人真诚、宽容、信任和尊重,多和同学一起做作业、参加集体活动,生日时请同学来玩,以友情弥补亲情的不足。

(3)周末到亲戚家玩,以替代远离的父母之爱,促进对孩子的性别认同。

(4)请老师协助,对孩子多肯定、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5)孩子可以每天对着镜子鼓励自己,“爸爸不在身边,我也是个男子汉”,每周发现自己的一个优点,以消除自卑。

案例5:孩子在家深受“黄色污染”

亮亮读小学三年级,自从家里买了电脑、装了宽带后,便也喜欢上网了。对于儿子上网,亮亮的爸妈是非常谨慎的。因为他们知道,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于是,他们给电脑设置了启动密码,亮亮不知道,想上网时必须由家长给他开机。亮亮上网的时候,爸妈经常在旁监督,并严格控制他的上网时间。平时亮亮多是闲暇时在网上玩玩益智小游戏,既没有沉湎其中,也不知网上有什么“黄色”的东西。

但一年的寒假时,亮亮的爸爸正在一家网站的论坛里浏览帖子,一个“黄色”页面突然弹了出来,画面不堪入目,怎么关都关不掉。亮亮爸爸知道这是遭遇了流氓软件的攻击,正准备重启时,儿子突然进来找他的课本,与“黄色”画面迎面相撞。当时,亮亮“哎呀”叫了一声,父亲连忙让他出去,对他说,这是受到了流氓软件的攻击。事后,爸爸更担忧孩子独自上网了,因为有的黄色内容不是你去找它,而是它自己送上门来,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现在的孩子处于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而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接触甚至着迷于那些色情暴力的东西。而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家也趁机打起了主意,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孩子接触那些黄色和暴力的书籍、影音制品和网站。孩子一旦沉迷于此,轻则性格自闭,荒废学业;重则思想中毒,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

当我们正为我们的黄色笑话捧腹大笑时,有没有留意到孩子们也在听我们说笑话;当我们在“欣赏”淫秽作品的时候,有没有让孩子发现了;当我们高谈阔论“艳照门”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当色情场所就设立在家门旁边,孩子们路过时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经过呢……泛色情风气弥漫了整个大环境,每个孩子都在一个独立的小环境下成长,如果我们不关注孩子们的环境,他们的生活将会被不良的事物慢慢蚕食。学坏很容易,学好很困难。对孩子们既不可进行封锁式的性教育,也不可赤裸裸地描述。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就像一个海绵,无论好的坏的都吸收进去,我们必须有选择地挑选给孩子们吸收,并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好的东西要让他们看到这些东西不好的本质并远离。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其侵蚀,多多接触那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学书籍和电视电影作品,塑造高尚健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