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没有回头箭
11088800000009

第9章 广东改革可为全国探路

改革走在今天,对改革的分歧和争议越来越大,要不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成为焦点。广东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了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关键点,不仅对广东省发展有深远影响,对全国也有深远影响。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率先在广东表现出来,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一个必然结果,其问题的解决对中国其他地方无形中有一种探路和导向作用。这种时间差对其他地方解决类似问题起到了总结和探索的作用。比如乌坎事件,就为全国解决社会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这就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是互补的,政府主要是解决公共领域的问题,市场解决效率问题,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三者中政府是主导。从当前广东和全国的实践来看,解决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要适当收缩权力。政府不能过于强势;二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鼓励媒介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把许多服务性功能转移给社会。

广东这次省党代会还特别提到公平和效率问题,这是改革走到今天的必然选择。

过去三十年,可以称为第一次改革,我们更多强调效率,强调国富,兼顾公平;第二次改革从现在开始,更多关注公平,强调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从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

进一步改革已是共识,改革要从政府自身做起,要敢于触碰利益集团。

确实,改革必然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从而触动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所遇阻力也就可想而知。以广东为例,30年前,广东自上而下,求变求新的意志强烈,上下同心,改革开放势如破竹;30年后,再提改革,有些人却没有了以前的昂扬斗志,燃烧岁

月的激情越来越淡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东高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大旗,也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对当前改革形势的一个回答,更是对今后中国改革走向的有益探索。

所以,30年前改革看广东,30年后的改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广东。

无论是经济领域的向市场放权,还是社会领域的向社会组织放权,核心都是“革自己的命”。也只有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广东才能再次承担起“改革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