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没有回头箭
11088800000077

第77章 领导干部信息披露制度是

现代行政文明的直接体现

一、建立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势在必行

最近,北京市在公开选拔局处级领导干部中明确要求,696名进入局处级公选干部候选人,都必须向社会晒房产。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信息披露的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这项制度本身的重要性。对于相当一部分领导职位来说,工作性质决定在这些岗位上任职的领导人必将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社会的公众人物,如一个地方党政机构的书记、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以及一级政府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因为老百姓的许多民生事务、切身利益,都与这些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直接联系。因此,公众不仅关注他们的施政和作为,也关注他们的子女、配偶,甚至资产等。这些“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人格、作风、行为以及廉洁度等。

领导干部信息披露被公众广泛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腐败蔓延的势头以及公众对公权力监督意识的增强。应当看到,这些年来中央反腐败的力度是很大的。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少数人的“前腐后继”。如此多的官员出问题,也再一次说明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其中的原因很多,也颇为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公众还没有足够多的途径和方式来了解官员的重要信息,从而也难于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监督。鉴于此,中央已经明确规定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及时上报包括子女、配偶从业、出国,以及家庭投资、债券、资产等各种收入的信息,以便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被媒体称为“8道禁令52道高压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经过13年试行后的正式出台,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地方的实践已经为建立这一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庆幸的是,全国许多地方党政机构并不是被动去等待,而是主动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的干部财产公示制,广东、山西、内蒙古、成都等地官员子女配偶从业、投资上报登记制,青岛的“裸官”买房、炒股报告制,重庆的法官子女为律师的不得担任法院领导职务制,深圳的“裸体官员”一律不能担任党政正职制以及北京对公选干部候选人的晒房制等。这些实践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加强领导干部与公权力行使有重要关系的收入、子女、配偶、资产等重要信息的披露,通过各种形式使其置于上级或者公众的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对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使公权力被私用或者成为权钱交易的工具。

尽管这些实践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但由于这些制度在全国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制度框架,实施起来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如少数官员习惯于暗箱操作,对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某种情绪上的抵触,有的以保护官员的隐私权为由,规避外部的监督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在网上公开官员的财产情况后,据有关部门调查,持反对意见的官员比例高达70%以上。另外从操作层面上来看,由于官员财产申报涉及面很广,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官员信息披露制度也需要其他一些配套制度的确立,比如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的管理、财产登记等制度,这些基础性条件不够完善,也会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应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民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育,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民主、网络监督的异军突起,给普通民众参与公共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而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可见,人民群众要求提高政务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行政文明的直接体现。

当然,公开官员个人的一些重要信息,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首先应该肯定,作为公职人员,他们既有公众人物的一面,也有自己的隐私需要保护的一面,这是毫无疑问的。这里所强调的上报或者公开官员某些重要信息,其范围主要是指那些与公权力可能私用的领域有关,并不涉及官员个人其他方面的隐私。同时,即使这些信息,也不是所有公职人员都要披露的,而主要指那些重要岗

位,领导岗位。为此,笔者认为,下一步要围绕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至少要注重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明确官员信息披露的范围。也就是担任什么样的领导职务的官员,必须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披露自己的信息。二是要严格规定官员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三是要认真研究解决官员自身隐私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在满足公众了解官员信息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保护官员的自身隐私不被侵犯。四是要确保官员的信息披露和公众正确行使监督进行双向约束。也就是要通过具体的细则和规范,既要约束官员的行为,也要规范公众的行为,不管利用网络还是其他手段监督官员、监督政府都是可以的,但要对那些借助披露官员的信息和对官员的监督进行恶意的人身伤害、诬陷等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官员信息披露制度,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可以肯定地说,尽管官员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群众作为监督公权力的主体,信息公开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其发展方向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公职人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一定要具有现代民主政治的意识和理念,勇于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