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11086700000054

第54章 跟人说话时怎么察言观色?——灵活

在交友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察言观色,才能认清别人的心理,讲出别人喜欢听的话语。如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口无遮拦,就会让别人感到别扭与难受,双方之间就不会进行很好的交流。

清朝时,一位县令刚刚上任,第一次去拜见上司,可是他想不出该说什么话。他沉默了一会,忽然发问:“大人尊姓?”这让上司吃了一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深思,想了片刻,说:“我心中有个疑问,想向大人请教,大人的姓,为何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难道贵县不知道吗?”县令站起来,继续发问:“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人家都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听后勃然大怒,说道:“那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还是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已经生气,赶快离开。时隔不久,这位县令便被借故免职了。

上面故事中的县令正是由于不会察言观色,口无遮拦,才说出一些令上司生气的话语,最终把他辞退。现实中很多人在与别人讲话的时候,也会犯和县令一样的错误,总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去讲话,完全不顾及对方的感受。讲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之间的默契。只有彼此之间进行良性地交流,讲话才有趣味,才有意义。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相关研究证明,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信息要比有声语信息的内涵多达五倍。如果两者自相矛盾,凭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来判断最为准确。

可是对于身在职场中的人而言,有的人觉得做到察言观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主要是自己没有用心的结果。只要自己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去听别人的讲话,观察对方举止间的变化,一定会观察出对方的心情。

国际肢体语言专家阿尔伯特,麦拉宾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人在彼此交流中,一条信息产生的全部影响力,7%来自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声音(包括语音、音调等),而66%来自无声的身体语言。有专家甚至有这样的观点:话语(指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身体语言左右着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

事实上,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凭借对方的身体语言来探索他内心的秘密,对方也同样可以通过身体语言了解到我们的真实想法。人们可以在语言上伪装自己。但身体语言却经常会“出卖”他们,因此,解译人们的体语密码,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现实中,自己不经意的眼神、动作、手势等都会隐含着自己内心的某种状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用意,知晓对方的心情,就会在职场生涯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