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写给中学生及家长和老师
11086500000038

第38章 善驭语言巧沟通

文雅、和气、热情、谦逊的话语给人以善良、坦诚、美好、可敬的美好感受,因而有人称语言为心灵之窗。祖国的语言宝库如同浩瀚的大海,深邃而高远。善于使用良言嘉语,巧妙地与人沟通,已经成为走入社会必备的一门学问。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开诚布公地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语言的表达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是远远超出课本内容的一门社会课程。中学生整日生活在校园里,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一定要创造条件,巧抓机会,努力掌握基本的语言技巧,培养必要的语言能力,锻炼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的素养:学会与同学交融,与父母交心,与师长交流,与生人交往。使自己的语言质朴而不浮华,文雅而不粗俗,简洁而不冗长,含蓄而不直露,热情而不过度,丰富而不苍白,流畅而不涩滞,用自己美好的语言展示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境界。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文质彬彬的人说话文雅、和气、热情、谦逊,给人以善良、坦诚、美好之感受。言语粗鄙、冷漠、骄横,则是粗野庸俗、缺乏教养的表现。

——高占祥

说话是一种艺术,但人们往往忽视这一艺术。假使你的口才好,谈话锋健,可以使人家倾向你,可以用你的口才,交结着好友,替你开辟着途径,使你获得成功。

——卡耐基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科学的严谨,艺术的缤纷,更有文学的亮丽,思想的深邃。而这一切,又都是以语言为依托的,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一切都将无法表达,无法诠释。语言是一位能千变万化的女神,每时每刻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现她的魅力。在我们熟识的课堂,她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解开心结的巧手;在风云变幻的谈判桌上,她既是犀利的刀枪,也是化雨的春风;在传达讯息时,她实事求是,像一位公正的法官;在公文写作中,她有板有眼,像一位冷峻的儒生……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语言中,这是最起码的一种人际社会关系。可是,如果你不很好的运用自己的语言,可能你“直”了,别人却不“爽”了。因为你的语言伤害了别人。这就是说,我们如果要很好地与人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学会善于运用自己语言的艺术。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忍着刺骨的寒风,在街道上行乞。他的脖子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四个字。

这时,一位诗人走近老人,老人向他乞讨。诗人摸了摸干瘪的口袋,无奈地说,我也很穷,但是我却可以给你一点别的东西。说完,他拿出笔,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告别了老人。从那以后,老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与施舍,可他对此大惑不解。

不久老人与那位诗人邂逅,老人问:“那天,你在我的木牌上写了什么呀?”诗人指着木牌念道:“春天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老人听着,眼眶里立即闪出晶莹的泪花。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人与人恰当交往和沟通的一道桥梁。

然而并不是所有会说话的人都能理解、运用这门艺术。能说还要善说会说,才能打动人心,取得信任,以便更进一步地交流。有人提出关于驾驭语言艺术的几种要素值得我们借鉴。

有效交谈的法则:(1)激发他人谈话,有条理地说话,避免更多地使用“我”;(2)不要插嘴,避免枯燥无味的谈话,不要触怒或得罪他人;(3)不要说长道短、散布谣言、谈论而非争辩;(4)不要忽略他人,聆听他人讲话。

提高语言表达的四种技巧:(1)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2)回答时恰当使用“抱歉,我还不太清楚”;(3)注重谈话的开始与结束;(4)培养自己的语体风格。

还有人提出,我们在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一定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运用语言时一定要提醒自己随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我在适当的时候微笑了吗?我的微笑是真诚的吗?我的身体姿势适当吗?我是否注意不交叉双臂没有摆出防卫姿势?我是否注意将身体倾向讲话者而不是后仰了?我的声音是否充满了热情?我表示出对别人讲话的兴趣了吗?我是否做到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眼睛在看着讲话者?我有没有不停地转移视线或死死盯住讲话的人?也就是说,良好的沟通既需要得体恰当的言谈,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多留心培养自己幽默、积极向上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地在交流中将自己的闪光点展现无余。也就是说,会说话并不一定要“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通古晓今地侃侃而谈,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能否打动聆听者。而说话过程中察言观色,语言简捷而不失幽默感,则会让人觉得和你进行交谈是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注意讲话的严密的逻辑性。说话的逻辑是否严密与完善,是说明和论证问题能否站得住脚的关键所在。成功的口才,不论是委婉曲折,一针见血,也不论是旁敲侧击,借古讽今,还是褒贬时弊,正言直辩,即使是三言两语,也都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其次,要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语言交流不可能像文学创作那样有充裕的时间深思熟虑。在许多场合对答或辩论中,思维的跳跃往往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口才就是急才,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与智慧的迸发。再次,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或借古讽今,以物喻理;或以近喻远,以小喻大;或虚张声势,明知故问;或借题发挥,跌宕起伏;或高谈阔论,妙语连珠;或真诚坦荡,朴实无华……而熟练掌握这些技巧,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地积累和锻炼。最后,还要重视培养自己进行语言交流时的气度。说话是面对面的交流,讲话人的气质和风度,对突出表达效果极为重要。良好的气质和风度可以弥补说话的不足。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可以形成各自不同的表达风格。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善于表达的语言技巧,更要培养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敏锐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中学生,不要以为学好功课,扎实掌握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其实更多的时候要学会怎样与人交往与交流,因为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与人攀谈交流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信息、掌握信息、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调节人际关系,对于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可以使我们有更清晰的思考力,并能促进我们完美人格的快速形成,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

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与桥梁,掌握了语言沟通的艺术,就等于掌握了沟通的全部精髓,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掌握了语言沟通的艺术,我们将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游刃有余,为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