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微量元素保健康
11086300000037

第37章 外表美丽的祸首——汞

汞就是人们常说的水银。它在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如氯化汞、升汞等)也多为有毒物质,并且毒性很强。通常在医院和农业生产中,用微量的汞作为消毒剂和种子表面的灭菌剂使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发现汞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种外表美丽的对人体有很多危害的元素。

1.汞元素的基本信息

汞又称水银,化学符号是Hg。原子序数是80,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B族。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密度13.595,熔点-38.87℃,沸点356.6℃。汞为银白色液体金属,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蒸气有剧毒。其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都不起作用。能溶解许多金属,即在常态下很容易与硫和铜的单质化合并生成稳定化合物,因此在实验室通常会用硫单质去处理撒漏的水银。汞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最小,被认为是稀有金属,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水银。天然的硫化汞又称为朱砂,由于具有鲜红的色泽,因而很早就被人们用作红色颜料。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证明我国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

2.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金属汞及其化合物,主要以蒸气和粉尘形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也可以经消化道、皮肤黏膜侵入。汞进入血液与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最多,通过血液进入各器官中,以肾脏和脑含量最高。汞蒸气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肺部汞浓度也较高,其次为肝脏、甲状腺、睾丸等,汞主要由肾脏及消化道排泄,尿液的排出量与接触汞的浓度和时间有关。汞还能由肺呼出,唾液、乳汁、汗液也可排出少量汞。汞中毒会引发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出现精神症状、肌肉颤动,肾脏疾病。汞中毒还有可能引发皮炎、降低性欲、减少精子、阻碍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导致女性月经周期紊乱、不孕症等。

3.汞元素的中毒表现

汞离子进入血液与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主要与细胞蛋白质的巯基结合,而且这种结合又很不容易分离。汞又可作用于细胞膜的巯基,改变细胞膜的代谢功能。汞进入细胞内,可与某些酶或受体结合抑制某些酶的活性,造成细胞的损害。汞又可与体内组织中的巯基、氨基、磷基、羰基等功能团结合,使组织中很多酶受到抑制。最主要作用于肾脏和神经系统。

(1)急性中毒:空气中汞蒸气浓度每立方米达到1.2~8.5毫克时,短时间吸入即可引起急性汞中毒。该病起病急骤,有头痛、头晕、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几天后会出现口腔炎、牙龈红肿酸痛、牙齿松动、牙槽溢脓、流涎、口干,黏膜溃疡、肿胀、汞线等口腔炎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损伤,有局部红肿、脱皮、斑疹等。可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气短。重症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其主要损害肾脏,可有蛋白尿、血尿,严重者引起急性肾衰竭。

(2)慢性中毒:慢性汞中毒临床表现为汞性口腔炎、汞兴奋症状和汞性震颤三大特点。神经衰弱症候群,为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明显减退,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多汗、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等。

口腔炎时,牙龈硫化物与汞形成深蓝色的汞线,牙龈充血并肿胀,有牙龈溢脓、溃疡、疼痛、出血、牙齿松动和脱落,但没有急性汞中毒明显。

易兴奋症,是汞中毒的突出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和情绪变化,易激动、急躁、爱吵闹、哭笑异常,难以控制情感冲动,精神不集中,思维紊乱,工作效率降低等。有的患者表现焦虑不安、抑郁、沮丧、幻觉,性格发生明显的变化,精神障碍等。

震颤为意向性,多出现在眼睑、舌尖和肢体手指。震颤的特点是多频细微的,精神越集中就越明显、越严重。震颤随汞接触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影响写字和精细工作的操作,口齿不灵活,说话困难,步履蹒跚,并且有可能在患者静止不动时,肌肉也会自行颤动。

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全身水肿,引起肾病综合征,甚至可发生胸水和腹水。

“专家健康提醒”

(1)汞元素的摄入:自然界的汞主要以硫化汞的形式存在,金属汞在常温下能蒸发,蒸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蒸气可随气流移动,吸附在地面、墙壁、桌面、衣服等处,成为二次污染。如果把含汞的工业废渣、废液、废气任意排放,还会造成水源、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引起公害性疾病。

(2)汞中毒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然后将衣服用塑料袋包裹好,以防止乱扔,造成二次污染。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汞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急救完毕都应进一步就医,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损害!

(3)饮食建议:经常接触汞的人,日常饮食应多注意摄取如香菇、金针菇、玉米、大豆、鸡蛋、面筋、甜菜、核桃、苹果、柚子等食品。这些食品能够预防汞对肾脏造成的损害,减轻氯化汞阻碍生长的作用;预防甲基汞的毒性侵入,防止汞对生物酶的破坏,加速汞离子的分解代谢,减少血液中汞的含量。

扩展阅读资料

1.魏娜,“汞污染、中毒及预防”,《地质勘探安全》,1997年第4期

2.藏琳,姜登东,“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中国劳动防护用品》,1999年第1期

3.李钟模,“汞与人体健康”,《化工之友》,1999年第2期

4.吉彦华,牛魁尧,程向东,“浅析汞与人体健康”,《职业与健康》,1999年第5期

5.张建博,张瑞娟,“低剂量汞毒性与人体健康”,《外国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