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存红宝书
11083300000017

第17章 人生第六站:做事办事,得心应手离不开心计(2)

我希望你能记住:遇事留有余地,就不会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你在成长的路上就能进退自如了。

76幸运女神往往只敲一次门

优柔寡断会失去良机

某地发生水灾,整个乡村的村民纷纷逃生。一位上帝的虔诚信徒爬到了屋顶,等待上帝的拯救。不久,大水漫过屋顶,刚好有一只独木舟经过,舟上的人要带他逃生。这位信徒举棋不定地说:“独木舟太小太危险,还是等上帝来救我吧!”独木舟就离他而去。

几分钟后,洪水高涨,已淹到信徒的肩膀。这个时候,又有一艘铁船来救他。他死也不肯上船,说:“我一看见小船心里就怕得发慌,还是等上帝保险一点。”铁船也只好离去。最后,水继续高涨,这位信徒被淹死了。死后,他升上天堂,遇见了上帝。他大骂:“平日我诚心祈祷您,您却见死不救,算我瞎了眼啦。”

上帝听后叫了起来:“你还要我怎样?我已经给你派去了两条船!”

这则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幸运女神往往只敲一次门,优柔寡断会失去良机。当机会来临时,要当机立断,紧紧抓住,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人生机遇是值得人类永远思考和探索的一个主题。人生的得失常常就在于机遇的得失,有了一个机遇,抓住它,利用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相反,忽略它,远离它,那么你也许一生都陷在平常之中。

机遇在生命中的出现,往往就只有一次,当机遇降临时,只有眼明手快、行动果断的人才能发现它、抓住它、利用它。而那些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即使机遇出现在面前,也会使故事中的信徒那样让机遇白白溜走,更无法谈到利用机遇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所以,我在这里提醒你:要想人生成功,一定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迅速决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出击抓住生命中难能可贵的机遇,千万别让机遇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机会的价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才幡然悔悟,为时已晚了,切记!切记!!

77“做事”与“办事”是两个概念

会“做事”还得要会“办事”

戴斯被推举为一家公司总经理的时候恰值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

戴斯上任不久,公司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此,戴斯只得每天去走访银行。一天,他端着饭盒来到摩根银行总部,与营业部部长克罗尔商量贷款事项。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半天也没谈出结果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克罗尔打算溜走,戴斯却拿出饭盒说:“让我们边吃边谈吧,谈到天亮也行。”他硬是不让克罗尔离开。被逼无奈,克罗尔只得举手投降,同意贷给戴斯所希望的款项。

戴斯能够把筹措资金这件棘手的事办成,关健在于他领略到“耐心周旋”的要领:一是脸皮要厚,不至于一碰到铁钉就缩回头;二是表达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三是用真诚打动对方。

提到办事,大家自然会想到每天不停地做事。其实,“办事”与“做事”是两个概念。“办事”是一种技巧,而“做事”则是一种技能。一个人从做事到办事,是一个质的飞跃,意味着人生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办事的技巧。

世上的事情,易事少,难事多。每个人都想化难为易,把每一件事都办得轻轻巧巧、顺顺利利。但往往总有事与愿违的时候,探究其中的原因,多半是你自己尚未掌握办事的技巧。

所以,我根据以往的经验,特地列出了5条需要掌握的办事技巧,供大家参考:

熟悉常用的办事兵法。具体包括:先察人再办事;会说话好办事;找关系巧办事;守信能够长久办事。

学一点办事绝招。具体包括:提高办事效率;谋求办事能力;知人办事见眼力;靠智力办事。

讲究求人办事谋略。具体包括:掌握求上级办事技巧;寻求同事办事策略;让下属的办事手法;请求朋友办事要诀。

认真研究办事计策。具体包括:防止受伤害的办事术;不乱放空炮的办事术;管好嘴巴办事顺利术;看准人,说准话。

掌握商人精明办事套路。具体包括:经营巧胜的办事之技;做活生意的办事之技。

有了办事的技巧,当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学会运用。怎样运用?这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总之掌握一个“变”字,针对不同的人物、时间、地点,拿出不同的应变之招,打破死板的一条道儿,你就会立即变得灵通起来,就像一个魔术大师一样,随时都能变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办事的技巧不是工匠活,而是布局术。所以,我在这里要提醒你:办事是一门学问,需要心明眼亮。只有将办事的规则和技巧清楚地演练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有成功可言,否则会磕磕绊绊,失误连连。

78先察人后办事

知人办事需眼力

美国企业界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勃伦狄斯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地讲到了芝加哥巨商费尔特测验他的情形:为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年轻的勃伦狄斯向费尔特自荐。费尔特有一种习惯,就是对所有求职自荐的人都亲自接待,一一洽淡。

后来勃伦狄斯惊讶地说:“我从未见过像费尔特这样细心的人,他提出的那些细小的问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费尔特知道我曾在家乡的小镇当过骡夫,于是他连我饲养过的骡子的名字也细细过问。”

费尔特如此细心地去品评、洞察他人,主要是要了解他所雇佣的人的特点。正如他本人所说:“如果我不亲自去品评、了解、认识他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我将把何种事情交给他办呢?我又怎样去借助他们为我的公司效力呢?”

办事需要察人,知人善任才能令人尽其力,也才会有助于成功,但是察人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时,应当留心:他全神贯注的是什么?他常常忽略的是什么?他喜怒忧愁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能使他震惊?他骄纵或发脾气又是为了什么?倘若我们能将这人上述的这些特点觉察出来,那么我们就能了解、掌握或操纵这个人,明了在某种环境之下,这个人会出现怎样的感觉和行动。

在办事过程中,若想成功地利用别人,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穿别人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哪些人是可以利用的,才能摸准他们有哪些地方可以被你利用,才能决定你自己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利用他们,否则,你将碰一个大钉子,撞晕了都不知道撞在什么上了。

看穿别人的心,特别是看穿初次相识的陌生人的心,说难也不难。再高明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出来,只不过暴露的程度、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因此,你应当学会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通过观察、分析形形色色的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

下面介绍几种在第一次见面时如何看穿别人心灵的方法。

从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内心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打招呼,也能给你制造了解对方内心的机会。你可以看看,以下列举的外在表现与所分析的内心世界是否一致。当然这种分析总会有一些例外,但大体上应该是准确的。

一面注视对方,一面行礼的人,对对方怀有警戒之心,同时也怀有想占尽优势的欲望。

凡是不敢抬头仰视对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内心怀有自卑感的人。

使劲儿与对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动的性格和信心。

虽然不是初次见面,但始终都用老套的话向人打招呼或问候,这种人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

从他的眼睛窥视他的心灵初次见面的时候,首先将视线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经占据优势。

有些人一旦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会忽然将视线躲开。这些人大体上都怀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见绌的感受。

视线朝左右活动得很厉害,这表示他还在展开频繁的思考活动。

从他的举动看他的潜台词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下意识的形体动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势表示保护自己的意思,但同时,这种动作也表示出可以随时反击的意思。

举手敲敲自己的脑袋,或用手摸着头顶,即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从他的癖习看他的特性有搔弄头发癖习的人,往往神经有些问题。凡是涉及有关自己的事情时,他们马上会显得特别敏感。

一面说话,一面拉着头发的女性,大体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不断摇晃身体,乃是焦灼的表现,这是为了要解除紧张而表现出来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