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11082100000038

第38章 习惯学会管理自己

关键词 自我管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就需要他们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许多孩子由于经验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上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父母若能培养孩子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则会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

孩子的自我管理,有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也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韩国人比较喜欢周末全家出游。不管孩子多大,哪怕只有两三岁,父母都会带上他。而且,父母会让孩子自己走,自己去照顾自己。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也很少抱起他们,而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好了再接着走。韩国父母认为,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才会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要从小事做起,如果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很难想象他以后能够管好其他事情。与上面的事例相对比,中国的很多父母,往往对孩子照顾有加,使孩子常处于“中心地位”。东西乱扔了,大人来收拾;衣服穿脏了,大人立即洗。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孩子的未来让人担忧,而让孩子更好更快成长的方式便是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在日常生活,父母要教孩子注意一些小事,让他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些小动作、遇到困难就退缩、做事拖拉等等,这些影响孩子成长的坏习惯就像遮住明月的乌云一样,掩盖了他们原有的美丽与光辉。

◎克服自身的惰性

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门。孩子小的时候,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较弱的,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必先让孩子学会怎样管理好自己。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男女老幼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易受到惰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克服自身的惰性。

孔先生的女儿今年10岁了,他说:“最让我担心的,是女儿那个磨蹭的坏习惯。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她总是慢悠悠地从书包里拿出书,摆在桌子上后,又磨磨蹭蹭削铅笔,就那么点事,她能用去30分钟。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到家,我和她妈妈都出去了。没有了大人在旁边的唠唠叨叨,女儿更是放肆了,刚写不到几分钟的作业,就开始去找零食吃,吃完后又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再拿起笔,写了没多长时间,就又打开音乐,边听边写,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本来一个小时就完全能做完的作业,结果写了三四个小时。”

上述事例中的父母因为没有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导致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做事喜欢拖沓,因此,所有的家长都应让孩子避免坏习惯的形成,让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点滴做起。比如培养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头有尾。一般小孩子做事情,开始时凭热情做得挺好,但最后往往不了了之。父母在这时要引导他们,结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但是你总得把这件事做完。另外,父母可以让孩子从许多的实践机会中培养,比如每一次作业,父母交代的每一件家务事,都要认真地做完。这样当孩子长大了,遇到困难时,就会克服挫折;顺利的时候,也不会盲目高兴。时间一长,相信孩子就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有了这种独立、不依靠别人的习惯,孩子们才会适应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激烈竞争。

2. 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父母不要替孩子做作业或者检查作业,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一旦父母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了,孩子不但自己不检查作业,反而觉得这是父母的事情,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

3.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种协议,当孩子气愤、想发泄时,父母用某种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让孩子及时冷静地想一想,考虑如何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消除不文明的语言习惯。

◎生活只能靠自己

不管父母如何难以割舍,孩子总是要长大学会独立的。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地走向社会,事事为孩子安排好,结果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要知道,无论是谁,在生活中只能依靠自己。

在生活中,常见到这些情况,孩子玩时,父母常常跟在后面,大声地喊叫:“别跑!当心摔着!”“别摸!那儿脏!”“别走远了,危险!”当孩子不小心被绊倒时,家长赶快上去抱起来,又拍又哄。有时,孩子本来并没有哭,经父母的哄抱,反倒大哭起来。

但是,家长要知道,这种寸步不离的看管,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其各方面的能力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相应提高,更使他们产生自卑或有抑郁的心理。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没有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也缺乏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在上海,有一位明智的父亲。有一次,他孩子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到离家20千米以外的森林公园活动。他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先教孩子记住从家里到森林公园的路线,再给他一张地图,然后要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去。

孩子从来没有单独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作为父亲,与其他父母一样,当然也放心不下。于是他自己也骑车跟在儿子后面,看到儿子不时停下来看地图找路,就耐着性子默默地在不远处看着,当儿子埋头骑过公园大门却浑然不知时,他没有叫他,而是让孩子兜了一个大圈子再回到森林公园门口,虽然迟到了一刻钟,但他还是自己独立到达了目的地。

回来后,孩子委屈地说:“人家都是由父母陪着来的,就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经父亲开导,孩子由委屈而转为自豪,并自信地说:“以后去再远一点的地方我也不怕了。”

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他们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他们应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动手是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因此,对家长来说,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负责。父母千万不能帮孩子揽责任或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而家长适当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自我管理”的意识。

2. 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什么年龄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

3. 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4. 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做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

5. 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一举一动还有品质,都是孩子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育子必读:自我管理的故事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只念了一年书就不得不在印刷厂做学徒。但他刻苦好学,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成为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闻名于世。

富兰克林是个普通人,他是怎样走向成功之路的呢?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善于自我管理。具备良好的品德习惯、自我管理和监督,是一切成功的条件。

富兰克林的自我管理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自我时间管理,二是自我品德管理,并辅以严肃的检查。在自我时间管理方面,他把每天的作息时间列成表格,规定自己在何时工作,在何时休息,在何时做文艺活动;在自我管理品德反面,他列举了需要自己培养的13种美德。

1. 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 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 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该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4. 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 俭朴:用钱不要浪费。

6.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情。

7.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 公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9. 适度:避免极端。别人若给了你处罚,应当容忍。

10. 清洁:身体、衣服、住所力求清洁。

11. 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 贞节:为了健康,切记伤害身体或损害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13. 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为了培养这些品质,他采取了一次只完成13项中的一项的办法。

他做了一项小本子,用红笔在每页纸上划上表格,分别写上每周的7天,然后用竖线划出13个格。每天用黑点记载当天完成该项道德手册中的不足。这样不断反复练习,直至巩固为止。他每天检查自己的过失,目的就在于养成这些美德的习惯。同时,他告诫别人,如果要学习这种方法的话,最好不要全面地去尝试一起培养,以致分散注意力,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等完全掌握了,再掌握其他的美德。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自己,保护自己,管理自己,控制自己。

2. 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3. 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