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中,有这么一段场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在此之前,张骞发表大论,阐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其中张骞说了很多西域地名,大家一定听得津津有味,无不佩服这位伟大的外交使臣。
近些年来,荧屏上一改往日明清宫闱细致秀美之风采,取而代之的是汉唐雍容华丽的氛围——先有黄晓明领衔的《大汉天子》,一拍就是三部,写尽刘彻沉浮不定悲欢交错的一生;大导演胡玫的《汉武大帝》也紧随其后,实力演员配以鸿篇巨制,使之深刻描绘了汉室的磅礴之气;同是封建史上的辉煌时期,唐代的影视作品也不胜枚举:《贞观之治》、《贞观长歌》、《大唐芙蓉园》……唐国强、范冰冰等人亦将唐代的恢宏博大、传奇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示与观众。
说史的电视剧总会激起细心之人“挑刺儿”的兴趣,特别是古代西域诸国的国名就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关注。不难发现,不同的演员对于同一个国名会有不同的读音,不禁给那鲜为人知的西域历史又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这就与您一同穿越时空回到汉唐时期,去探寻西域诸国的真正“姓名”。
大月氏
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凿空之旅。当时的张骞并没有想到这次远行会和日后的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他最主要的目的是与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连横,共同抵御匈奴。“月氏”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的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其后西迁至中亚。这时,月氏开始发展,慢慢形成国家的雏形。月氏的地理优势,使它能够控制东西贸易,并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
月(甲骨文)月(金文)月(小篆)
就是这个“月氏”,它的读音众说纷纭,据统计,大约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以近代文人张西曼为代表的“月氏(ròu zhī)派”,和以近代史学家岑仲勉为代表的“月氏(yuè zhī)派”。张西曼根据光绪年间的《金壶字考》的一条记载,说古体月(古肉字)形近月,是误将月念成月,恢复它本音应当念月(肉),故为“肉支”。岑仲勉则驳斥张氏的说法。他说,六朝时月氏僧侣来华者甚多,他们都姓“支”(六朝时氏、支同音),取其国名中的支(即氏)作为“国籍”的标识,国家观念极强,人们将其出生国的月氏念成“肉支”,他们不会没有异议,然而未见有异议的记载。实际情况是:当时没有“肉支”的读法。月氏的读法比较准确的应该读“月支”。注《汉语》的颜师古说:“氏音支。”又说:“《山海经》作月支,支、氏通。”玄应《一切经音义》说:“月支亦名月氏。”学者们多在“氏”音上考证,而“月”音无考证,想来是月字的读法无歧义,氏字的读法歧义大。这也是一证。故“月氏”应读“月氏(月支)”无疑。
氏(甲骨文)氏(金文)氏(小篆)
大宛
人们对于大宛不太熟悉,但是,要提起汗血宝马,估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而这著名的汗血宝马的“娘家”,就是这个叫作“大宛”的国家。
大宛是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于公元前129~前128年间抵达帕米尔以西,首先到达大宛。据他归国后说,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好马,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命使臣携带金帛去换取,由于双方意见冲突,换马不成,使臣也被杀害。武帝怒,命大将军李广利率兵往讨。初征不利,至大宛东境郁成即战败。武帝命发兵运粮再西讨,于太初四年攻克其首都,杀大宛王毋寡,另立国王,从此大宛附属汉朝。
这就是关于大宛的传奇故事,而它的读音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耐人寻味的,有的人将它读作“大宛(yuān)”,有的人将它读作“大宛(wǎn)”。后一个读音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我们想说某人好看时,最夸张的说法就是“宛若天仙”;人们熟知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就是这个“宛”字,那么。它的这个“yuān”音又是从何而来呢?
在字典中,“宛”字确实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wǎn”,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比较陌生的“yuān”。
宛(甲骨文)宛(小篆)
当这个字读作“wǎn”时,除了我们经常用到的“彷佛、好像”的意义,还有这样几种解释:
①曲折的意思,如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音容宛在等;
②犹然、依旧,如《诗经·秦风》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③作姓氏讲,《左传》中就记载着郑国大夫宛射犬和楚大夫宛春等宛姓人物。
当这个字读作“yuān”时,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专指这个西域古国——大宛。在古书《玉篇》、《集韵》、《类篇》等书中记载:“宛,从于袁切,音鸳。大宛,西域国名,去长安一万二千五百里。又县名。”《一统志》中有云:“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
如果有人对古汉语比较感兴趣,此处还可以做以下扩展——“宛”字在古代还有一种读音,现在已基本不会用到了,就是“yuàn”,此时,是“小”的意思。
回纥与回鹘
回纥(hé)即维吾尔族今之祖先,它的前身为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3世纪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唐德宗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hú)。后因回纥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无道,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纥”与“鹘”于古代的国名来说,是同声母的词语,又加之意义十分相近,所以,人们即便是知道这个国名、这个古国的历史,也经常将“纥”与“鹘”弄混,分不清哪个是“hé”,哪个是“hú”。
其实,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不妨这样记:“鹘”字左边为“骨”,“骨”字读“gǔ”,所以,“鹘”字的韵母应与“骨”字的韵母形同或相近,因而“鹘”念作“hú”。这是一种区别的方法,但只适用于此处。而在别的地方使用,就有“识字识半边”的嫌疑了。其实,在字典中,“鹘”字确有“gǔ”的读音,意思是: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隼”。而当它念作“hú”的时候,也是指一种鸟,这种鸟似鹰的样子(《广韵》中记载:“鹘,鸟名,鹰属;又回鹘”)。
再来看“纥”字——“纥”在字典中也有两种发音,即“hé”与“gē”。就像其它带有偏旁“纟”的字一样,“纥”字对于这两种发音的解释都与布匹、线绳有关,稍有区别的是,念作“hé”时,意为下等的丝。念作“gē”时,与“繨”连用,义同“疙瘩”,多用于纱线、织物等处。
“回纥”与“回鹘”虽都代表同一个古国,但从现在来看,后世多用“回鹘”称之。
龟兹
龟兹这个国家很低调,也很动荡。在西域的广袤沙漠中,龟兹占绿洲而建国。美丽的国度却不能掩盖它多舛的命运。龟兹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匈奴的侵扰,屈服于匈奴的统治,后西汉政府在龟兹东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使龟兹百姓免受匈奴侵扰,遂臣属于汉;王莽时期,匈奴趁乱又将龟兹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降汉。汉以班超为都护,居龟兹它乾城。汉末至南北朝时期,龟兹国又颠沛于突厥与北朝之间;唐中期,大唐在龟兹都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但在此之后,龟兹仍旧受到突厥、回鹘、吐蕃等多种势力的影响,一直都没有完整、独立的政权。直至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归入清朝版图,定名库车。此后龟兹才真正有了稳定的环境。
龟兹国之“龟兹”二字的读音,如同它的历史一样,有些纷乱。在字典中,“龟”有三种读音,“兹”有两种读音。这样看来,若是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龟兹”就有六种读音方式了。我们不妨在字典中寻找一下正确的答案。
龟(甲骨文)龟(小篆)
在字典中,“龟”字有三种读音,分别为:“guī”、“jūn”和“qiū”。第一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我们十分熟悉,除了表示常见的那种爬行动物,还因为这种动物的特性而表示长寿之意,如“龟鹤齐龄”,另外,古人常用乌龟来进行占卜,因而又有龟卜等词。
“龟”字在读第二种读音时,同“皲”,意思是裂开许多缝隙、出现许多裂纹或是皮肤冻裂等,比如我们常说的皮肤龟裂、土地龟裂等词语。其实,这个字在做这一用法时也经常被人们读错,有的人就经常读作“龟(guī)裂”,现在我们理解了“龟”字的所指所代,就不容易读错了。
第三种读音是我们很少碰到的。当“龟”读作“qiū”的时候仅仅是作为古代国名而出现的,即龟兹。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确定龟兹中第一个字的读音了。那么,“兹”应该怎么解释呢?
兹(甲骨文)兹(小篆)
在字典中,“兹”比“龟”要省事儿一些,它只有两种读音,分别是“zī”和“cí”。我们常用的是“兹”在前一种读音时的意义,即:
①这、这个、此,如兹事体大(这件事很重大或这件大事情)、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某件事)等;
②现在,如我们经常在聘书上见到的:“兹聘请某某为我单位顾问”等;
③年,如今兹、来兹等;
④古同“滋”,表增益、多之意;
⑤古代称草席,《尔雅》所注:“兹者,蓐席也。”
以上的解释中有一些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但有一些是记载于古书上的,仅仅是了解即可。
当“兹”读作“cí”时,也仅仅是作为古国名而出现的。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六种排列组合中,仅有“龟兹(qiūcí)”一种是正确的。
高句丽
近年来“韩流”于中国的影响日甚,越来越多的韩国文化流传到了中国。于是,很多中国人也在试图探寻韩国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韩国的历史研究中,“高句丽”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之多。这个词若是写在纸上不会有人产生歧义,若是把这个词读出来,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读法——“gāo jù lì”、“gāo gōu lì”、“gāo jù lí”以及“gāo gōu lí”等。对于“高”字大家都知道读音,并且基本上没有异议,而争论主要集中在后两个字上。
“句”和“丽”都是我们比较常用的词,对于它的读音,我们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学习过了,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句”和“丽”我们都会认为它有且只有一个读音,但在字典中,这两个字都具有双重的身份。
在字典中,“句”是多音字,有“jù”和“gōu”两个读音,当它读作“jù”的时候,有以下解释:
①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如句子、句法等;
②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③量词,用于语言,如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句(甲骨文)句(金文)句(小篆)
以上的释义中,除第二种情况我们较少碰到,其余两种情况几乎我们每天都能遇到。
而当“句”读作“gōu”时,它的解释只有一种,就是专门指代一个古国名,即“高丽”。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高句丽”一词前两个字的读音。
我们常常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并且知道当地的特产是“高丽参”、“高丽纸”等。通常,一些人还会将当地人戏称为“高丽棒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将上述的“高丽”读作“gāo lì”。但事实上,这个“丽”字在此处应当读作“lí”。对于“丽”字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一提到它,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很多与“丽”有关的词语,如“美丽”、“亮丽”、“风和日丽”等等。殊不知这个“丽人”也是个“双面娇娃”。当“丽”读作“lí”时一方面是作为古代国名出现,即高丽。另一方面是作为“罹”的通假字出现,表示遭遇的意思。
在分析了“高句丽”的读音之后,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它的历史。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包括沃沮和东濊),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公元前37年,夫余国王子朱蒙为避祸南逃到卒本川(今辽宁桓仁),建立卒本夫余,定都于纥升骨城。公元前9年,朱蒙死去,共计在位19年。朱蒙时期,先是降服了沸流国,后经过北讨,灭掉了荇人国,将其纳入高句丽国的势力范围,然后,又向东扩张,灭掉了北沃沮,使其政权初具规模。
之后高丽与周围国家战乱不断,且内部纷争也从未停息。公元668年,高丽与我大唐交兵,唐军大败高句丽军队,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此后的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几个小小的汉字却引出了长达几千年的传奇故事,使我们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又增长了文史知识,增加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