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11081700000012

第12章 一时语塞的“堰塞湖”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新闻报道中“堰塞湖”一词出现频率很高。最初不同媒体对这个词的读法处理不同,有的读“yàn sāi hú”,有的读“yàn sài hú”,还有的读“yàn sè hú”。这个小小的“塞”使得上到教育部、下到电视台的播音员都产生了分歧,大家欲言又止,一时语塞了。大约在6月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接到来自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咨询电话,询问“堰塞湖”一词的准确读法。经分析多个方面的要素,确定这个词的读音为“yàn sè hú”,此后各媒体逐渐统一了读法。

这个“塞”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争议,源于它的多重身份——在字典中,“塞”字共有三种读音,分别为“sāi”、“sài”以及“sè”。

塞(甲骨文)塞(小篆)

这个字在读“sāi”时,有如下意义:

①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或填满空隙,如塞住、塞满等;

②堵住器物口的东西,如活塞、塞子、木塞(儿)等。

在读“sài”时的意义为:边界上的险要地方,或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如要塞、关塞、塞外、边塞等。

在读“sè”时,其义同“sāi”,但多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搪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在研究“堰塞湖”的读音之前,我们可以先对“堰塞湖”进行大体的了解——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由此我们知道:堰塞湖的形成是由于某种物质的堆积而形成的,因此首先要确定其中的“塞”是取“sāi”的意义,我们又应当明确,在新闻稿件中,播音员的播报应以书面语为准,故此处的“堰塞湖”应当取其书面语读法,即“sè”音。

人们对于播音员的咬字准确与否是十分关注的,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读准字音也应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