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教子方案
11081500000004

第4章 和孩子一起“闹”,让亲子之爱变得更有趣

由于社会现实的影响,现在的家庭里,多半都是独生子女。每当孩子从外边玩回来,或是放学回来,作业之外就是寂寞的世界了,唯有玩具和动画片为伴。而家长也经常因为家务或是工作压力而没有心情陪孩子玩,孩子和家长越来越没有话说。有的小一些的孩子见到妈妈或是爸爸抱抱亲亲之外,似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起交流或是在一起做的事情了。而那些大一些的孩子情况更是糟糕,父母通常是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作业,然后逼着孩子做作业,而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就是沉浸到游戏世界去了,与家长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怎么样才能让家长和孩子能够快乐而又轻松地渡过业余时间,怎么样才能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交流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教育孩子时,要勇当“孩子王”

很多父母,特别是当下的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明白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关系。但是,一旦提到究竟该怎样和孩子们成为朋友,怎样和孩子们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时,很多做家长的就变得无言以对,面面相觑了。

其实,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家长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这样,你就成功地融入到了孩子的世界中,他也会把你真正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这时候,如果你针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教育计划或是户外项目,他多半也会乐意配合或是欣然前往。

而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孩子王”,就要睁大双眼,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观察孩子的喜怒哀乐,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期望的是什么,然后再投其所好,有的放矢。往往这时候,你所做的事情也正中他的下怀,如果你此时再能和他一起玩闹,一起“疯狂”,一起没大没小,没上没下,那你基本上离“孩子王”的距离就不远了。

其实这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玩的游戏或是玩具,这些只要家长在平时多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当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后,就要采取一些行动去“迎合”孩子的爱好,成为孩子忠实的朋友。

再者就是,家长不要远远地看着孩子玩,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手把手地玩,融入孩子的世界里,彼此像朋友一样玩耍。家长只是单纯地做到不干涉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进入其中,做个真正的“爸爸朋友”或是“妈妈朋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你和孩子亲密交流的过程,也是孩子充分依赖你,信任你,愿意主动亲近你的过程。这时候你也会发现,你的孩子是多么专注,对你又是多么的亲昵,而你的亲子计划也首战告捷。

和孩子一起“瞎闹”,越闹越亲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总喜欢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人,总觉得小孩子的胡打胡闹跟自己都没有关系。因此,他们选择的模式就是孩子玩孩子的,自己忙自己的,互不干涉,也互不影响。其实,这是一个亲子的误区。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除了天生的血缘关系之外,多半要靠多接触、多沟通来加深。如果一直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于这种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孩子就会与家长产生隔阂,天长日久,亲情也就很难加固。

好的亲子关系不一定是时时刻刻都和孩子呆在一起,但一定是孩子高兴的时候,有父母和他一起高兴,孩子玩耍的时候,有父母和他一起玩耍……总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和孩子“搅”在一起,和孩子一起“瞎闹”,借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墨墨已经4岁了,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唯一让爸爸妈妈感到很遗憾的就是,因为工作和孩子无法兼顾的原因,墨墨从小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直到孩子快4岁的时候,才从爷爷奶奶家里来到父母身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墨墨老是不爱跟爸爸妈妈说话,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显得不是很亲昵。每次爸爸妈妈叫她一起看电视时,她都摇摇头,而更愿意在自己的房间里和芭比娃娃一起玩,跟娃娃说话,唱歌。

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心里一面后悔自己当初就应该自己带孩子,一面急着想办法和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认可父母的位置。一天,墨墨的爸爸听当幼师的妹妹说,让自己试着和孩子一起玩,一起闹,试着用儿童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和孩子交流,也许会有效。于是,爸爸妈妈想了想,趁着周末一起来到了儿童玩具店,买了几盒橡皮泥,又买了一个风筝。然后又来到布料市场买了一些漂亮的布和轻纱,买好这些东西,两个人回了家。

晚上,爸爸妈妈早早地收拾完,就在墨墨的房间门口铺了一张大纸,拿出买回的橡皮泥,开始制作橡皮泥玩具。爸爸妈妈一边制作,还一边故意时不时地说:“橡皮泥真好玩,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还可以捏成漂亮的花朵、水果,怪不得小朋友都喜欢玩呢。”果然,过了一会儿,墨墨慢慢地打开房门,悄悄地坐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爸爸妈妈会心地一笑,轻轻地问:“墨墨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吗?”墨墨不说话,使劲地点点头。妈妈高兴地从盒子里又拿出来几块橡皮泥递给墨墨,还拿来图册说明书,教墨墨玩。就这样,三个人玩了两个小时,在墨墨意犹未尽时,爸爸说要睡觉了,还说明天要带她去放风筝,回来还要给芭比娃娃做漂亮的衣服,以后三个人都要进行这种“游戏一起玩”的活动。墨墨开心得不得了,乖乖地洗漱完毕,然后去睡觉。

第二天,醒来的墨墨赶紧来到爸爸妈妈的卧室,爬到他们的床上,钻到妈妈的怀里,要跟他们一起去放风筝。他们两个看看对方,高兴地笑了。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游戏一起玩”的活动,现在的墨墨爱说爱笑,与爸爸妈妈亲密无比,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好。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亲子教育取得成功的例子。孩子和父母不够亲,不是因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父子母子的亲情,只是孩子还不懂得父子母子的亲情,同样也是因为父母以“工作忙”、“小孩子的游戏太幼稚”等为借口,不给孩子了解和懂得亲情的机会。

和孩子一起玩,和孩子一起“瞎闹”绝对不是幼稚的表现,而是和孩子建立彼此信任、彼此依赖的稳固关系的有效方式。当你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位置,以孩子的视角观望周围的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一点都不比成年人的世界单调,还富有很多成人世界里所没有的东西。而这种放低姿态的过程,就是心与心贴近的过程;这种换位的过程,就是和孩子用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相牵的过程。

如果你想和你的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不妨放低你的“成年人”姿态,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孩子的眼光去观望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色彩去描绘孩子的心灵……试着和他们打成一片,闹成一团,从中,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