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去搞电影,我又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作家刘墉在其专为女儿所写的书《靠自己去成功》中发出这样的质疑。作为父母,以爱的名义安排孩子、操纵孩子、溺爱孩子,这是不是对他真正的爱?须知,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自己和世界,当他挣脱父母的手、远离父母的视线时,谁才是他人生的主人?是他自己!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他会更早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让孩子自己去决定,靠自己去成长
著名诗人纪伯伦在《致孩子》一诗中这样写道:“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的确,父母赐予了孩子生命,但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属于父母,因为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灵魂,他们勃发着新生的力量,他们会开拓出全新的道路和世界。而假设父母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固执地代替孩子去选择、决定、规划,那么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独立的思想和灵魂。
一名幼儿教育专家指出,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两个严重的误区:一是认为孩子可以任意被塑造,而忽视了孩子天然的成长规律;二是过于重视大人的塑造,而忽视了孩子才是自己成长路线的决定者。
研究表明,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父母应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
雷蕾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雷蕾便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接送雷蕾时,都会把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就连喝牛奶插吸管这样的事,她也不让孩子做,总是自己做或请老师做。
于是,每天早晨雷蕾到幼儿园后,从不主动去玩玩具或进行户外活动,而是四处游荡,非要等老师指定她去玩什么她才去;每当老师请她进行选择时,她便犹豫不决,事事都要由别人做决定,自己不知道做决定。
妈妈认为这样可不行,同雷蕾爸爸商量后,他们把雷蕾接了回来。爸爸妈妈既没有过多地干涉雷蕾做什么,也不催促她做什么。当雷蕾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爸爸妈妈就放手让她自己去脱和穿;雷蕾洗澡时,爸爸妈妈尽量让雷蕾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让雷蕾自己吃,而且不催促她,吃饱以后也不再让雷蕾留在饭桌旁;到了该睡觉、该外出散步或者该回来的时候,都想办法多说些有趣的事情来引逗她按照父母的话去做。
雷蕾妈妈既不想把女儿娇惯成说一不二的“小皇帝”,也不想女儿成为连什么自己都不能决定的“小木偶”。现在,雷蕾已经是个5岁的“小父母”了,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判断,不再是绝对听话,叫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木偶”了。
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不同的孩子。雷蕾的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好像不如此就显得不爱孩子,她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做好,从不让孩子自己做,更别说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种做法无异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做事、思考、说话的权利,致使雷蕾变成没有主见、依赖性强的人。而雷蕾妈妈的做法则是有的放矢,给孩子自己决定的机会,也适当地加以引导管教,这更加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会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面对日益长大、渐行渐远的孩子,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孩子是向往天空的风筝,他们总有一天要飞出父母的手心。早知如此,就该早日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趁孩子还在你的视线之下,让他自己去决定,让他去犯错和遇挫,他才会成为自己成长路线的决定者,哪怕将来离开了父母,也能靠自己搏击风浪,做人生的主人。
许多教育学者认为,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是对孩子的极度不信任,会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这就等于告诉孩子,我们不相信你的能力,这会使孩子的自信心遭到很大打击,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孩子开始萌发自主意识,强烈要求自主,就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因为他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被搁置,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也会遭受打击,这极有可能会使孩子对自我产生消极评价,形成自卑、依赖的性格。到了一定年龄阶段,父母再想训练孩子给自己做主就很难了。因此,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父母就应该经常让孩子做决定,哪怕事情再小,孩子也能在做决定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构建独立意识。
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面对过多的自由和选择,反而不利于他的选择和做出决定。因此,作为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让孩子在限定的范围中进行选择。这样,孩子会逐渐树立起适当的选择意识。父母也可给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底线,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除非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帮助孩子。
在孩子做决定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给孩子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再做决定。如果孩子认真考虑后做出了决定,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因为不管任何决定,孩子已经开始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已经在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