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走向素生活
11076700000024

第24章  平常心态自我欣赏

贪心是祸、私欲是病人患病,人丧命,与“贪”有关。哪一个惹祸之人,不是为了“贪”?某企业一女出纳员,一次将库款两千元据为己有,几个晚上担惊受怕睡不好觉,可过了一些日子发现“没事”,便手痒了,接着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贪污了几百万元,自己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临刑前,她醒悟了,她告诉朋友:“贪心是祸。”

古人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说的是:天下最大的福气是没有贪欲,最大的灾祸是贪心不足。

贪欲、奢侈是永无止境的,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见人家有小汽车,便心生不平,想办法也要弄一辆风光风光。见人家有别墅、有高级音响、有时髦服装……心生嫉妒,心往仪之,为了将这些东西弄到手,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挣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凭血汗取之,无可非议,花得也心安。问题在于有的人想钱想得发疯,走火入魔,便干出了种种不义勾当。眼下的世界处处充满了诱惑,而人要奢侈起来,可以说是永无尽头的。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比你强,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你永远有苦闷、烦恼。

人的肉体和物质需要是有限的,美味佳肴你一天能吃几顿?吃多了还闹“富贵病”。名牌服装千种万件,穿在身上也只是一套,说穿了也只是保暖而已。

你有高级小别墅,占有多少套房,可晚上睡觉,其实只需要一张床。也许,我们永远不能改变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钱多钱少是相对的,活的开心就是富有。与其为烦恼所扰,何不让自己开心一点呢?所谓烦恼,诸多的时候更是一种心境状态,人如不知足,就永远在烦恼中。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简朴的生活,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一个安于简朴生活的人,必定是淡泊于物质的奢华,必定能获得安详与幸福。

一个人到了心灵安详的境地,疾病少,灾害祸事也少。如果他有一个疑问,而肯不停地用安详心去思考,要不了多久,就会找到答案。一个心灵安详者,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而不会是社会的包袱。一个心灵安详者,没有嫉妒,没有恐惧,他生活在满足中,生活在奋斗中,他的人生是幸福的一生。去贪就简、顺其自然,可使心灵得到宁静与解脱。

自我平衡,“差不多”好

坐豪华小轿车与打“面的”,有什么区别?也许,你觉得悬殊太大了;而我认为,在“赶路”上差不多,目的是到达某一地点。细究起来,如果豪华车是辆崭新的,密封程度高,那车体各部件散发的“化工气味”,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物——那么,坐“面的”有什么不好?

住高级宾馆与简易的房子有什么区别?目的是为了睡一个安稳觉。宾馆豪华的装饰,大多有化学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当你得意地享受空调时,别忘了可能要患“空调病”,而砖瓦土屋、森林田野与人体有天然的亲和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逃离大都市到森林山沟去野居的原因。

大款、大腕、特权者,在星级宾馆里吃“龙”喝“凤”,平常百姓吃菜喝汤。两者互相比着,差不多也。吃“龙肉”肯定长不出“龙宝”,喝“凤汤”必然钻不出“凤毛”,与平常人家吃几片鳝鱼、喝几勺鸡汤并无什么差别——差不多也。差别在于精神上各自的感觉。考究起来,粗茶淡饭,有利于膳食平衡,营养价值也许更全面些。

这“差不多”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承认客观上的差别,是一种自我麻醉。而我说的“差不多”是自我肯定,自我心理平衡,自找乐子,自我艺术地生活。“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障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钱钟书文)。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便能够安稳地过一生。

欣慰平常,珍惜存在常听到人发牢骚,埋怨抱屈,因自己的境遇不好而感到“心里不平衡”。分析起来,这些埋怨和牢骚就在于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总是想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比如,已经是“小款”了却为比不上“大款”而不高兴;已经住上二居室,却为不是三居室而忧愁……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在物质上已很满足了。钱虽不多,但够花略有节余;有房住,有衣穿,有工作做;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身体健康,事业有成……我真是知足了!比我小时候住毛草棚子,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吃了上顿没下顿,逼债人要揭家里的饭锅,不知要强多少倍!对于我个人来说,与我同时甚至比我年龄小得多的人,不少人升了职,做了官;不少人晋升了高级职称;不少人出国深造、旅游……对此,我不“眼热”,也从不懊悔。因为这种“比”,会无限制地膨胀个人私欲。面对他们,我会坦荡地“安慰”自己:我已经努力过了,我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无愧无悔。我有我的事业,我能在业余时间里,从事自己喜欢的环保研究与养生保健。面对一篇篇发表的文章,面对着散发油墨清香的著作,一股自豪与自信之感油然而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而其它具有暴发户特征的浮躁之物,如过眼烟云。我已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对于待遇上的不公,人事上的无奈——我顺其自然,不大放在心上。“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我为自己已经拥有的而感到欣慰,我更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这一切。呈平常之心养平常之性,生活简朴却很充实。

平常并非平庸。平庸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惰性,是碌碌无为的虚掷人生;平常却是一种处事的从容,是自我价值的存真。欣赏平常,就是欣赏“天然去雕饰”的质朴;平常最能展示人的天性。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留住现在当下、即是。平平常常,时时好心,便是好日子。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找到一个支点,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吉祥的。这就是说,重视自己,发展自己,但又不去争夺什么位置。只要你自己感到舒畅,什么位置都是可爱的。你上班六小时有个自己的位置,六小时以外你有一个更宽阔更随意的位置。这不是消极落后、与世无争,而是真正认识到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所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呈平常之心,乐观通达的情绪,便有了养生长寿之道。

培养兴趣爱好,学会转移宣泄当你遇到挫折,精神压力大时,如果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便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有意识地培养音乐、美术、体育、集邮、摄影、旅游、读书、看报、听广播……甚至种花养草、下棋玩牌等爱好,从中选择二、三项。当你遇到烦心的事时,你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来。

音乐可以治病,一个医生给患胃肠神经官能症的病人开了张处方:“德国巴哈乐曲唱片,每日三次,饭后用。”病人遵医嘱而行事,病就好了。书法可以强体。它可以活动手指、腕关节、平稳手和臂的力量。经常写字,气血畅通,精力旺盛,疾病也少。读书可以健身。读优美典雅的诗篇,有利于胃溃疡的愈合;读幽默小品之类的书,有助于神经衰弱病的医治;读小说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我无法想象,如果不读书看报,怎么打发那难以驱遣的枯燥无聊的日子。甚至在单位办公室,那个嘈杂的无奈的地方,捧一本书一张报纸浏览着,心里也感到宽慰了许多——总有人议论张三、李四的短长,手里捧着书报,似听非听,自然少了许多是非短长。

如果在自己家中,布置一个书房,更是妙不可言。书籍不但给人以文化教养,还兼有对紧张心理迅速抚慰、消除的效果,哪怕是随意翻翻,也能起到暂时充电和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满、吃亏的事要学会宣泄转移。俗话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这个社会叫人烦心、愤懑的事太多了!如果你想不开,你只会气死。人间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聚结天下一切不合理现象的集合体,你处在其中,若不会安忍,便只会自寻烦恼。例如宋代的苏东坡,他若不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不只是乌台诗案时自杀了,他一生简直可以自杀几十次了。苏东坡之所以能长寿,能著作等身,就在于他在逆境中,随遇而安,追求不止。

受了冤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要学会转移。谁也打不垮你自己,能打垮你的就是你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最难做的事情是战胜自己。人生难能可贵的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莫怕别人来毁谤,只要做得正,做得诚,任人怎么去毁谤,反而更能升华自己的人格。问心无愧,活得自在!

品尝“知足”享受“过程”

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而那种经常抱怨生活,或者活在痛苦边缘的人,他们羡慕别人的快乐,也希望活出快乐,但总是跨不进那扇门。

压力害人,忧虑坏事。有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以上,精神体力透支过度,几乎被工作挤压得透不过气,相形之下,休闲娱乐的时间似乎少得可怜。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很累,直至身心疲惫,是因为他们“不知足”,不懂得停下来,才能享受人生的快乐。“不知足”的人是不懂得在工作和平常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的人。因为在追求成功的途中,他们容易陷入一种迷惑,只着眼于目标,或只展望于未来。其实,奋斗的过程比成功的结果更有意义,奋斗之旅中的每一个过程,比达到目的地更重要。要享受成功的滋味,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学习享受每一个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尝人生乐趣。你能不能为自己找到“出走”的理由和时间,你能不能暂时脱离工作岗位,自己替自己放假。或出国留学,或隐居乡间,或什么事也不做,只是悠闲地过日子。你能不能找到平衡的生活,你能不能重新检讨人生的价值,做一做自己想做的事。

生活中如果缺少了快乐,就如同饭菜中缺少了食盐一样,寡然而无味道。可惜的是,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里,许多人的脑子里装着的只是金钱、地位等等世俗的“快乐”。为了追求所谓的最大成功而殚精竭虑、用尽心思。这使他们总着眼于更多的欲望,更多的工作,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自然就体会不到眼下生活的快乐,体会不到悠闲是一种幸福的享受,体会不到那种安静的、持久的、发自心灵的人生乐趣了。虽然拥有的最少,却最能心满意足的人,等于拥有最多。让我们品尝“知足”,享受“过程”吧。

素语录 纵情声色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隐患

生活恶习是最大的病根,纵情声色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隐患。病根去,健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