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11075400000070

第70章 改变道路,会柳暗花明

改变本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需要多种思维模式的共同参与,才能在众多可行的路径中寻找出最佳的捷径。

一般人的理财模式,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拾阶而上的,也就是习惯于把思维的触角向前、向上延伸,而忽略了向左、向右、向后、向下的思考路径。而有钱人则鄙弃这种理财模式,他们喜欢改变,如果眼前的这条道路走不通,他们会立即选择走另一道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我们跟有钱人一样,在理财的时候,遇到阻碍就去改变自己的道路,最终一定能达到财富的彼岸。

李·埃克卡1979年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任CEO时,接手的是一个债台高筑的烂摊子。万般无奈之下,埃克卡只好求助于政府,希望能够得到美国政府的担保,以便从银行获得10亿美元的货款,用于克莱斯勒公司发展新型轿车。

这一消息传出后,在整个美国激起了轩然大波,惹出了一片斥责之声。原来,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认为依靠外部的力量,尤其是依靠政府的帮助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不合乎自由竞争原则的。

面对企业界、舆论界、美国政府和国会的一片斥责反对声,埃克卡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什么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他不急不躁,冷静地分析了目前的形势,采取了“分兵合进、各个击破”的新战术,耐心地去扫除公共关系上的重重障碍。

首先,他援引了美国人所共知的史实,有根有据地向企业界说明:过去,洛克希德公司、全美五大钢铁公司和华盛顿地铁公司都曾先后取得过政府担保的银行货款,总额高达4097亿美元之巨。而克莱斯勒公司请政府出面担保仅10亿美元货款的申请,却遭到非议,原因何在?

接着,埃克卡又向舆论界大声疾呼:挽救克莱斯勒公司,正是维护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保护市场竞争。北美只有三家大汽车公司,一旦克莱斯勒公司破产垮台,整个北美市场就将被通用和福特两家公司瓜分垄断,这样一来,美国所引以为傲的自由竞争精神岂不就荡然无存了?

对于政府,埃克卡则不卑不亢,提出了言辞温和而骨子里却很强硬的警告。他先是替政府热心地算了一笔帐:若是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破产,那么,将有60万工人失业。仅破产的第一年,政府就必须为此支付27亿美元的失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福利开销。然后,他彬彬有礼地向当时正为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的美国政府发问:“您是愿意白白地支付27亿美元呢?还是愿意仅仅出面担个保,帮助克莱斯勒公司向银行借出10亿美元货款呢?”

对国会议员们,埃克卡的工作更是做得滴水不漏。他为每个国会议员开出一张详细的清单,上面列有该议员所在选区内所有同克莱斯勒公司有经济往来的代销商、供应商的名字,并附有一份如果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将在其选区内产生什么经济后果的分析报告。这样做的实质,是在暗示这些国会议员们:若是你投票反对政府为克莱斯勒公司担保贷款,那么,你所在选区内就将有若干与克莱斯勒公司中有业务关系的选民因此而丢掉工作,而这些失业的选民对剥夺他们工作机会的国会议员必然反感,试问,你的议员席位还会稳固吗?

埃克卡这种“分兵合进、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收到了奇效:企业界、舆论界的反对派偃旗息鼓;国会那些原先曾激烈反对政府担保的不合作态度也销声匿迹。埃克卡不动声色地化干戈为玉帛,争取到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对他的支持,终于将他所需要的10亿美元货款顺利地拿到手了。

靠着这笔贷款,克莱斯勒公司开发出了数种新型轿车,就此实现了扭亏为盈。到了1983年,第二年又赚取利润9亿美元,创造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盈利最丰的纪录。克莱斯勒公司由此走上了再度发展的轨道,埃克卡也一举成名,成为美国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

面对问题,许多理财者往往容易采取惯性的理财模式,也就是总按着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是按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顺序去想,比如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去想。这样理财,虽然容易找准切入点,但是要想成为有钱人,这样的理财模式却未必奏效。

时常转换理财的模式,寻找另一条创新的道路,是有钱人正确的做法。他们相信,他们脚下的路不会只有一条,而是条条大路通“金字塔”。在他们的方式里,他们从不让思维定势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他们经常会主动地打破思维的框框,改变自己的理财方式。

埃尔梦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有所成后,他怀揣着博士文凭去找工作。谁料,自信满满的他却到处碰壁,根本无法实现自己高收入、高发展的梦想。

几次碰壁之后,他不由得开始反思,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吗?按理说,计算机专业是“朝阳”的专业,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啊!可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呢?反复思量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是自己把目标定得太高了。

于是,埃尔梦决定改变思维方式,降低择业标准,从最低层干起。他收起了博士文凭,用一种普通人的身份来到IBM,参加一般员工的应聘。

结果,他被录用了,做了一名普通的录入员。这份工作是稍有学历的人都不屑一顾的,而他这位博士却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没过多久,主管就发现了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因为一个小小的录入员竟然能看出公司程序中的错误,这是一般录入员所无法比拟的。此时,埃尔梦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主管马上给他安排了一个与本科生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主管又发现埃尔梦在这处岗位上依然干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还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建议,这令主管大感意外,因为这是一般大学生所无法企及的。这时,埃尔梦又拿出了自己的硕士文凭,主管又提升了他。

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公司的老总们开始格外地注意观察埃尔梦,发现在这个新岗位上,他的所作所为仍然是一个硕士生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一情况再次引起了老总们的注意,甚至惊动了总裁汤玛斯·沃森,他亲自找埃尔梦谈了一次话。

至此,埃尔梦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博士文凭,并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汤玛斯·沃森此时才恍然大悟,并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埃尔梦的成功,一方面是源于他过人的学识、能力,以及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但最主要的是,他在求职过程中所应用的改变创新,更是深得汤玛斯·沃森的赏识。因为汤玛斯·沃森相信,只有善于改变的人,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

埃尔梦在众人皆“进”的情况下,却出乎意料地采取了一种“退”的道路。这种“退”,不是逃避,而是以退为进!前进是为了取得成功,后退也是为了取得成功。

如果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理大财,就应该运用有钱人的眼光,有一种鸟瞰全域的胸怀,用一种灵活多变的理财方式,一种随机应变的理财思维去理财。

因此,有钱人要我们记住,理财的道路绝不会只有一条,适当地改变自己的道路,你会发现你的视野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那么,财富也就会在“下一村”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