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11075400000059

第59章 冒险能赢得机会

“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等,诸如此类的话我们从小听到大,但是真正能理解并做好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很多人就非常善于玩文字游戏,他会说“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意思是,很有可能你收益没得到,反而因为风险把你的本钱也赔掉了,而说起“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时候,他会用一句话来反问你:“你说错了吧,应该是‘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才对。”

归根结底,他们是害怕冒险。我们当然不是鼓励有风险就要上,但是,有风险就不上也是不对的。

有风险就上是盲目自裁。就像走到一个悬崖边,看见下面是大海,于是想,跳下去有很大风险,但我还是要跳,兴许死不了呢。那万一海水把脖子折断怎么办?下一步就是开追悼会了。

有风险就不上则是杞人忧天。就像站在小溪边,只要走进去就能抓到很多鱼,却想,水虽然很浅,但还是有风险,要是我一不小心在里面滑倒,水就可能把我呛死,还是算了吧。那下一步就是没鱼吃。

有钱人大都明白,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尤其是在经商方面。说的严重一点,只要是投资,都存在风险,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有人说了,那就不投资,把钱放家里的保险柜里总成了吧!但还是有风险,万一小偷光顾怎么办?还有更严重的,曾经发生过一个这样的案例,因为某小区有一家有保险柜,所以小偷就专门盯住了他家。该小偷明白做好一个窃贼的前提是必须在他家没人的时候去行窃,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小偷“工作”的时候他正好赶了回来,小偷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改行,于是他就死了。

有人说了,那就存银行。没问题,但是你还想不想赚钱?如果曹仁超把靠打工赚的第一笔钱——5000港元全部存银行,你想还会有现在的“香港股神”吗?不能说因为他原来的5000港元才有了今天的亿万收益,但是你想想,如果他一开始连5000港元都舍不得冒险去投资,那他以后钱多了就会舍得了吗?

有钱人们在投资中的普遍经验:如果一项投资让你冒冷汗了,不一定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败。这是经商赚钱的必经之路,没有什么项目是让你投完资然后就大把大把地捞钱、不用害怕有任何损失的。

所以,有钱人们大都喜欢冒险,因为它不仅刺激,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掌握好火候,带来的就是赚大钱的机会。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美国成为了“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以车代步固然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的拥挤,空气质量的下降,还有就是开车者自己身体内部出现的问题——肥胖。

本来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就容易导致肥胖,加上汽车的客观作用,不仅本来就胖的人越来越胖,很多不胖的人也加入了胖人的行列。一时间美国成了胖子的国度,因为据统计,超重人士超过了50%的比例。于是专家们纷纷现身说法,建议人们有时间的时候经常从事一项运动——慢跑。

这样一来,运动鞋就成为了一项需求。就在这个当口,他决定买下NewBalance这个品牌,希图从中赚到一笔。

NewBalance是一种运动鞋,他在慢跑潮中收购NewBalance,确实很有他的道理,但是,他身上钱不够就没有道理了——那时候他自己只有2.5万美元的存款,根本不够。所以他不得不到处去借贷,最后盘下了NewBalance。

但是,运动鞋不只是那一个品牌,经营不善,很可能就血本无归,不过他还是满怀信心地经营起NewBalance来,虽然他也知道,主要用借贷方式买下这个品牌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一旦失败,不仅要倾家荡产,更会欠下巨额的债务无法偿还。如果真是那样的结果,他这一生的主要事业就是还债了。

他收购NewBalance时是1972年,这个通过冒很大的风险才开始经营的生意,最后给他带来的结果是:不仅把欠债还清,现在还有了私人飞机,坐拥15亿美元的财产。

这个人就是吉姆·戴维斯,被誉为“慢跑鞋之王”的亿万有钱人。

借债投资买公司,在承受了巨大的风险之后,吉姆·戴维斯也赢得了赚钱的机会。相信只要是稍微保守一些的人,是不会做出像他一样的决定的。如果他们有2.5万美元,宁愿存下来也不愿再去借贷买一个其实并不太明朗的未来。他们会想:“买下那个公司,如果赔了的话我就会一无所有,但是不买的话,我起码还有2.5万美元。”所以吉姆·戴维斯成了亿万有钱人,他们没有。

不用冒险就有赚钱的机会当然更好,不过,这种情况你估计会很多吗?相对于什么风险都不冒,有钱人们更加信奉从风险中寻求赚钱的机会。

当然,这也不是说只要是冒险就能赢得机会,有钱人们会分辨哪些风险值得去冒,哪些不值得。就像吉姆·戴维斯哪怕是借债也要买下NewBalance,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产生了大量的胖子,而慢跑渐渐演变成一个潮流,他才决定冒这个风险的。

冒险是要有条件的。无条件的冒险容易导致无条件地去死,但是有条件的冒险就有可能获得赚大钱的机会。

越是富有智慧和魄力的人越是喜欢冒险,也越容易在冒险中获得成功。“富贵险中求”的其中一个意思当然不可取,为了赚钱就去犯罪是不对的;但是另外的一个意思则颇可值得玩味——冒险才更能富贵。我们完全否决通过犯罪来获得财富,但是,我们提倡在正当途径上适当通过冒险来赚取大钱。

吉姆·戴维斯的事例说明,如果想由2.5万美元变成15亿美元,适当的冒险是完全可取的。

适当的冒险,这里的适当很关键。不要以为吉姆·戴维斯在1972年作出的决定是一场豪赌,根本不是,他所作出的决定是建立在深刻的时代背景下的,是预测到了未来的潮流走向才开始的一项行动。

所以,这里必须说一下,冒险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误导性,好像一提冒险就是不顾一切,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在照顾到各方面的情况下去冒险,这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一来,即使万一时运不济失败了,东山再起也指日可待。

冒险不是脑残行为,为冒险而冒险无异于自杀,就像赌徒去借高利贷希望藉此翻本一样,这样的冒险最容易导致的还是被追债。什么时候把冒险与智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冒险才是值得一试的。

有钱人崇尚冒险,因为冒险成功之后是滚滚的财源;但是有钱人又对它很谨慎,也是因为这一点。求财心切容易导致盲目冒险,只有建立在清醒的头脑之上的冒险,才会最终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只要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脑子发热意气用事,适当的冒险,能够赢得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