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11075400000054

第54章 商机是这样创造的

抓兔子要抓耳朵,这样它才不容易挣脱你的手。赚钱如果抓住了商机,财富的“脉门”也就擒在了你的手里。但是,有商机的时候可以抓,没有的时候呢?那就要自己去创造。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一位顾客来到饭馆,问:“请问有凉的菜饼吗?”

服务员看看店里全部热气腾腾的菜饼,说:“抱歉,我们这里没有。”

第二天,这位顾客又来了,问:“这次该有凉的菜饼了吧?”

服务员还是抱歉地摇摇头。

第三天,服务员把一个刚出锅的烫手的菜饼专门搁在一边放凉。

菜饼成功放凉,那个顾客也来了,问:“有凉的菜饼吗?”

服务员兴奋地说:“有!”她把凉的菜饼送上来。

这时顾客也高兴地说:“太好了!去,把它给我热一下。”

这并不怎么好笑,虽然有些杂志把类似的内容登到了笑话栏里,但这是一个很没有幽默感的故事。幸亏这只是一个故事,不然这样的顾客肯定会被人骂:“他是不是脑残啊!”我们这里暂且不讨论故事里的顾客是否脑残,而是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个故事从顾客角度讲,他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在饭店里,找一个凉的菜饼,然后再把它热一下。故事的结尾我们已经看到,他为自己创造了条件,最后成功达到了目的。

其实,商机就是这个凉的菜饼。饭馆里卖的菜饼都是热的,你要是想让他主动卖给你凉的最后再加热,就要动一番脑筋。商机也是,它并不像饭馆里冒着热气的菜饼一样到处都有,要想让饭馆心甘情愿卖凉的,只好自己想办法。

她下岗了,这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不仅仅是没有钱挣了,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自己活着很空,差点就要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没用的人了。

于是,她在一家日本料理店找了一个洗碗的活儿。由于她勤奋过人又好学,一年时间就当上了前厅经理。没几年功夫,她就学会了日本料理。

后来这家料理店关门了。她想凭借自己几年的管理经验,去其他的店继续工作,可是试了好几家都觉得和自己的管理观念大相径庭。最后她忽然想到:为何不自己开家料理店呢?

于是她又是贷款又是借债,料理店总算开张。本来她的料理店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好吃,加上她独特的管理经验,刚开始几个月,生意非常红火,她心里美美地想:这样下去,不用几年就能把那几十万的外债还上了。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来,令她刚有起色的事业又陷入了僵局。那是2003年。

由于“非典”的影响,吃饭的顾客非常少,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是,钱还是如流水地赔掉——一个月最少3万多块钱。

她快崩溃了,但是,生意必须维持下去。用什么办法?寻找新的商机。

本来她的店开在这里,就是让顾客过来吃饭的。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你做的饭再好吃也不可能让顾客摩肩接踵而来。那就运用逆向思维,学校、医院等单位都封校封院了,人虽然出不来,但饭还是要吃。而且里面的人都比较多,如果能把这些人争取下来的话,日子应该会好过些。

说干就干,她开始了送盒饭的业务。正好有一次,一位教授打电话要盒饭,但是她的店距离教授家有点远,不过,做盒饭的就应该把热的饭送到顾客手里,这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为了让教授吃上热盒饭,她专门打车送了过去。

一个新的商机出现了,教授被她的诚意感动,开始向全校师生宣传,学校里很多老师和学生也就从此成为了她的客人。

就这样,她和她的店挺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时期,那段很多饭店都倒闭的时期。

她就是孙秋苹,她由一个洗碗工做起,最后拥有了百万个人资产。

如果在那个特殊时期,孙秋苹干脆像一般的饭店老板一样,没生意就关门,那么,除了增加的二十多万债务,她什么也得不到,遑论百万资产!她能在困难时期开动脑筋,并且运用自己的诚意来获得商机,这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

其实商机无处不在,别人看到的是一张从香烟包装里抽出的纸片,他捡起来就变成了赚钱的机会。这样说起来,若想把握甚至是创造商机,其实很容易。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些机会都视而不见,直到被某个人发现并从中狠赚一笔之后才醒悟自己错过了?这就很复杂了。这跟一个人有没有走那个心留那个意是很有关系的。纵观那些由草根蜕变成富商的人们,很多都是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最后取得成功的。

王德恒和许多外地务工人员一样,选择了深圳作为“淘金”的理想之地。当看见莲花山风筝广场上有很多的人在放风筝时,王德恒按捺不住了。他从小就喜欢风筝,不仅喜欢放,还喜欢做。当然,他做风筝的技术还是非常好的。当他亲自制作的风筝成为广场上众多风筝中飞的最高的一只时,他认识的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在帮一个人做成写着海誓山盟的语言的“求爱风筝”之后,他突然灵机一动——既然风筝可以用来求爱,为什么不能做广告呢?

于是他开始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第一单生意做成了,是给一个个体老板的店面做广告。他制成了一个飞机型的大风筝,把店名写在上面,然后怀着忐忑的心情把它送上天。

这一下人们的眼球立即被这只大风筝吸引了过来,当然,广告效果自然获得了老板的首肯。就在当天,他连续接了6单生意,收入2400元。

王德恒兴奋不已,尝试成功了,这说明这种生意绝对有做下去的空间!

他开始改造自己做的风筝,譬如一般风筝骨都是用剖好的竹子做的,他就换成铝合金管;风筝面一般是纸,他就换成布。这样一来,客户更加满意他做的风筝了,订单也就越接越多。

如今,王德恒的生意不仅在深圳吃得开,还做到了广州、珠海等城市。一个打工仔因为一个有关风筝的点子,摇身变成了老板。

王德恒在人们司空见惯的风筝上看到了商机,结果他获得了成功,大把的金钱便随之而来。商机就是这样创造的。它不是那么莫测高深,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细节当中,关键是有没有那个心思去发现。说起这个“心思”,看似一动念之间,可能连0.01秒都用不到就把新的商机发现了,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就是这短短的一瞬,真正抓住的人却凤毛麟角。可见这简简单单的“一动念”,其实需要的是能够发现商机的慧眼,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而且,还要具备能够抓住商机的素质,譬如王德恒,如果他做风筝的手艺没有那么好,或许他的创业之路就不会像后来的他那么顺利。

钱永远不是那么好挣的,这句话大部分人都同意。只不过,悲观的人让自己继续平凡下去,并安慰自己没有那种命,别人成功了也不要羡慕;乐观的人却斗志更强,正因为不好挣,挣到手时才会更有成就感,于是看到任何事情都往挣钱方面想一下。

商机,一般青睐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