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理学
11074500000028

第28章 尿液及其输送、贮存和排放

一、尿液

(一)尿量 正常人每昼夜尿量约为1000~2000 ml,平均1500 ml。正常情况下,机体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总是保持平衡的。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水分的摄入量和经其他途经的排出量。如果水分经其他途经排出量不变,水的摄入量增多,尿量也增多,水分经其他途经的排出量增多,则尿量减少。

每昼夜尿量长期超过2500ml,称为多尿;持续在100~500ml范围之内,称为少尿,持续低于100ml,称为无尿。多尿会因为水分的大量丢失,而引起脱水;少尿或无尿会因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而影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特别是无尿,后果更加严重。

(二)尿的理化性质 新鲜尿液呈透明、淡黄色。尿的颜色来自尿色素,并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服用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2时,尿呈亮黄色。病理情况下尿的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等。

尿的比重与所含溶质成正比,并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为1.010~1.025之间。大量饮水时,比重可低于1.003,缺水时,比重可高于1.030.尿的比重与肾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有关,因此尿比重的检查,可以作为了解肾功能的指标之一。

尿的渗透压一般比血浆高,介于925~3727 kPa之间。尿的渗透压与所含溶质的颗粒浓度成正比。大量饮水,尿被稀释,渗透压可降低为154 kpa;缺水时,尿被浓缩,渗透压可升高至3727 kpa。尿液渗透压可反映肾稀释和浓缩尿的功能。

正常尿一般呈酸性,PH值在5.0~7.0之间。尿的酸碱度受食物和新陈代谢产物的影响。富有蛋白质的饮食,在体内产生硫酸盐、磷酸盐较多,尿为酸性。富有蔬菜或水果等食物,其中的有机酸根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而转变为碳酸氢盐而排泄,故使尿呈碱性。

(三)、尿的化学成分

尿液中水分约占95%~97%,溶质约占3%~5%,其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有机物中以非蛋白氮为主,如尿素、肌酐、尿酸、马尿酸等;无机物中以电解质为主,如Na+、Cl-、SO42-、HPO43-、K+和NH4+等。

正常尿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和葡萄糖,但用一般检验难以测出,故可忽略不计。若查出尿中有葡萄糖时,称为糖尿,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尿中蛋白含量增加,称蛋白尿,多见于肾炎患者。

尿的生成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进入肾盂的尿液,在压力差及肾盂收缩的作用下,被送入输尿管。再经输尿管的周期性蠕动,输入膀胱贮存。膀胱排尿是间歇的,只有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排尿反射。

二、尿的输送与贮存

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肌性管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并有感觉神经传入。随着尿液的生成,输尿管大约每分钟收缩3次。收缩是肌源性的,起自肾盂,以蠕动波的形式向膀胱推进,并能克服膀胱内压力,将尿液挤入膀胱。由于输尿管斜插入膀胱底部肌层,可以起到瓣膜的作用,防止膀胱内尿液返流回输尿管。

膀胱有贮存尿液和排出尿液两方面的功能。随着膀胱的充盈,膀胱壁的紧张性会相应地降低,使膀胱内压不致升高。一般情况下,膀胱内尿量达100~150毫升时,才有充盈感觉;达150~260毫升时,开始产生尿意;当尿量增加到400~500毫升时,膀胱内压开始明显升高;尿量增加700毫升时,逼尿肌会出现节律性收缩,但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如果尿量继续增多,则将出现明显的痛感,并不得不排尿。

三、排尿

膀胱周期性的排空是由植物性神经和躯体神经共同参加的复杂的反射活动。膀胱平滑肌和膀胱内括约肌都受盆神经和腹下神经支配,膀胱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支配,这些神经都包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骶部,并受大脑皮层中枢的控制。

当膀胱贮尿达一定程度时(如积尿250~450毫升时)内压显著上升,膀胱被动扩张,刺激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冲动沿盆神经感觉纤维传入,引起脊髓骶段的排尿中枢兴奋,冲动再沿盆神经运动纤维传出,从而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当尿液进入后尿道时,又有传入冲动经盆神经传至脊髓排尿中枢,反射性地抑制阴部神经元,使其传出冲动减少,故外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排出。

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地使逼尿肌进一步收缩,一直持续到尿液排空为止。这种保持逼尿肌持续收缩的反射中枢,可能在脑桥,后者通过下行纤维以加强脊髓排尿中枢的兴奋。

此外,在排尿时还伴有提肛肌、会阴肌的松弛和隔肌、腹肌的收缩。前者可以缩短尿道和减少阻力;后者能增加腹内压与膀胱内压,以加速尿的排出。

脊髓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经常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而且阴部神经又直接受意识支配,所以排尿可随意控制。小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初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不仅排尿次数增多,且有夜间遗尿。排尿或贮存尿任何一方发生障碍,均可出现排尿异常。当膀胱有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如结石)时,可致排尿次数增多,这种现象称为尿频;若腰骶部脊髓中枢损伤,排尿反射将不能实现,可致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这种现象称为尿潴留。如脊髓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时(如外伤),排尿便失去了随意控制,这种现象称为尿失禁。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肾糖阈

二、填空题

1、尿生成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

2、抗利尿激素释放主要受________和_______的调节,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水的重吸收量_______,尿量_______。

3、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

4、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排____、保____、保____。

5、正常新鲜尿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

6、正常成人一昼夜尿量约为______毫升,低于_____毫升为少尿,多于_____毫升为多尿;一昼夜尿量不足_______毫升为无尿。

三、A型单选题

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计算公式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E。以上都不对

2、肾小管滤液中大部分溶质的吸收部位是()

A。近端小管B。髓袢细段C。远曲小管

D。集合管E。髓袢粗段

3、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保Na+保K+保水B。排Na+排K+排水C。排Na+保K+排水

D。保Na+排K+保水E。保Na+排K+排水

4、少尿指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

A、500ml B、300mlC、200mlD、100mlE、50ml

5、多尿指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

A、1000ml B、1500mlC、2000mlD、2500ml E、3000ml

6、关于尿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B、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

C、24小时尿量0ml为无尿

D、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E、24小时尿量大于2500ml为多尿

四、B型单选题

(1~3题备选答案)

A、近端小管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C、远曲小管D、髓袢E、集合管

1、正常情况下决定尿量的主要部位是()

2、肾小球滤过液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部位是()

3、抗利尿激素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4~8题备选答案)

A、少尿B、多尿C、无尿D、尿潴留E、尿失禁

4、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L以上称()

5、每昼夜尿量介于0.1~0.5L之间称为()

6、每昼夜尿量不足0.1L称为()

7、排尿失去意识控制称为()

8、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称为()

五、简答题

1、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2、简述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3、简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刘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