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68

第68章 孝心:让男孩懂得父母的恩情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中哭竹生笋,鹿乳奉亲,亲尝汤药,卧冰求鲤的故事,《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孝亲的民族里,如今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画面:刚丢下碗筷,孩子便跑去看电视或玩玩具了,家长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家长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家长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着急上火,可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为了让孩子能有出息,父母为孩子找最好的学校,每天陪读到深夜,可是考上大学后,孩子却三年不回家,来信便要钱……

为什么男孩会变成这样?相信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其实,这都是家长自己惹的祸,正是在他们越来越“畸形”的关爱之下,男孩才形成了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才让他们忘记了孝敬父母这一做人的根本。

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男孩,不仅会让父母感到寒心、失望,最重要的是当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独自到外面闯荡时,当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慈爱的双亲而是外面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一定会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们,愿意和他们交往。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他们也做不到关心、体谅别人,更不用说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了。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这样的人,所以,为了让男孩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必须先对他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而孝敬父母则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男孩培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呢?

方法1: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虽然说现代家庭提倡民主、平等,家长应该充分尊重男孩的独立人格,但是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父母是家庭生活的物质供应者,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要想让男孩形成这种意识,就需要家长正确地爱孩子,不要把他们宠成为所欲为的“小霸王”,那样,必然会导致男孩变得独断专行、不知道孝敬父母。

方法2:积极培养男孩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要让男孩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就需要家长从日常小事入手,耐心地培养。比如,当家长比较劳累的时候,让男孩主动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大人外出时,让男孩学会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家长有病时,让男孩端药倒水,整理日常家务。

方法3:要让男孩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家长的溺爱让很多男孩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男孩是不可能从心底里孝敬父母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参加劳动实践,并适当给孩子透透家底,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方法4:家长要以身作则,做男孩的楷模

男孩的言行举止总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往往影响着孩子对待他们的态度。生活中很多家长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往往给男孩造成负面的影响。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别忘了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因为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不住在一起,要经常回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父母不仅赋予了男孩健康的生命,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让男孩在温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懂得报答亲恩,成为仁孝双全的男子汉。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孩子立足社会以及做人的根本,不懂得孝敬长辈的男孩,将会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一个不懂得孝道的人交往与合作。所以,为了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男孩,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勤于教育和引导,让孝敬父母成为孩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