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36

第36章 勤奋好学:让男孩知道成功没有捷径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不同的男孩天分或许有高有低,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勤能补拙”。一个天分高的男孩,如果不知道刻苦努力和勤奋好学,那么他也只会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很难拥有太大的成就;而一个天分低的男孩,如果能够把顽强刻苦、勤奋好学当作人生的座右铭,那么就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智慧、真正强大、真正成功的人。

一生勤于学习,积少成多,才有可能达到事业的顶峰。历史上凡有建树的人,他们的成功很少是偶然取得,往往都是通过勤奋得来。

鲁班是我国建筑行业的“祖师爷”。2400多年以来,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鲁班有一个儿子叫伢子,很聪明,就是有些懒惰。伢子15岁的时候,鲁班觉得应该教他掌握谋生的本领了,但他觉得做什么还要让伢子自己拿主意。

但是,因为懒惰,无论是种田、织布还是学木匠,伢子都只做了一年就不想再做了。鲁班问其因,答:“活儿太苦,师傅要求太严,我干不了。”

听了伢子的话,鲁班严肃地对他说:“不严、不苦、不累,你能学到真正的手艺吗?既然这样,那么从今以后,你就别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田;你也别穿衣服了,因为你不学织布;你还得从房子里搬出去,因为你不想当木匠!”

伢子听了这些话,不禁愣在那里。这时,鲁班又从屋顶棚上取出一箱子他使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都磨出深深的凹槽,斧刃都磨平了牙。他意味深长地对伢子说:“要学到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工夫,什么也学不成。”伢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鲁班又拿出三把新斧子,郑重地交给伢子说:“拿去,斧把儿磨不出凹槽,刃儿磨不到顶,就别来见我!”

伢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提着三把斧子,又回到师傅那里。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木匠。

培养男孩勤奋好学的好品格,一要切中要害,即让他们明白勤奋乃生存之本,更是成功之本;二要注意言传身教,即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们知道父母是怎样通过勤奋好学才得来现在的成功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信服。鲁班教子,靠的就是这两点。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很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才实学,并获得知识的酬报。

所以,无论你的男孩天赋高低,都不要忘记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品质。这样一来,天赋高者,可以如虎添翼;天赋低者,也可以以勤补拙。那么,怎样让男孩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呢?

方法1:让男孩在劳动中学习勤奋

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劳动,并适当地给一些报酬,这样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才能够有所获得,当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把他的勤奋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方法2:有步骤地引导男孩养成勤奋的习惯

勤奋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循序渐进的指导和培养。比如引导孩子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就要十分注意“量”的问题,不要刚开始就设定太多的内容和太广的范围,而是要先从最基础的开始,然后随着孩子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增强,再不断增加学习的内容和范围。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才是最好的。

方法3:对男孩的努力给予关注和承认

孩子智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但努力的程度却可以自己掌握。所以,当孩子经过努力却没达到理想的成绩时,家长更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继续努力,还能让他们懂得只要勤奋努力完全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许多思想家、艺术家的事迹证明,他们的成就全部来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马克思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超过1500种,这才写出了《资本论》;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才完成了世界文学界不朽的经典——《浮士德》。

这一切都说明,没有人只凭天分便获得了成功,父母把天分给予了孩子,而孩子则需要用勤奋把天分变为才能。让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无异于给了他们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天才也需要勤奋。所以,家长要时刻告诫男孩:勤奋好学是通向成功最快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