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34

第34章 诚信:男孩人生的通行证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诚信,即实事求是,讲究信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更是现代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无形资本。诚信让人表露出坦荡从容的气度,诚信也让人获得更多人的尊重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然而不讲诚信的现象在我们周围却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未成年男孩中更是屡见不鲜:有的男孩为了上网打游戏,便谎称买学习资料而向家长要钱;有的男孩向同学借钱一直不还,事后还赖账;有的男孩为了搪塞老师的检查,拿别人的作业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堂而皇之地交给老师;有的男孩为了逃学甚至谎称家长生病住院……

这些情况之所以时有发生,与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在自己很高兴的时候,常常会“哄”孩子,给孩子开空头支票,许下一些并不准备兑现的诺言,这样,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基础——父母在孩子眼中失去诚信就意味着失去权威性。所以,父母教育孩子讲诚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教育出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人称“曾子”。他自幼立志将言而有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品德。长大后,他当官、处事,时时坚持以信为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曾参更是将诚信作为重中之重。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去买东西,为了不让儿子随行,便哄他说:“好孩子,你在家等着,一会儿你爹回来会给你杀猪煮肉吃。”

不久,曾参回家,看见儿子在磨刀,便问其故。儿子说:“娘说,你回来后会给我杀猪吃,所以我在帮爹爹磨刀。”曾参想:“现在不年不节,猪也不肥,妻子怎会让我这时候杀猪?”他不信,于是便斥责儿子说:“小孩子不准撒谎。”儿子认真地说:“孩子自幼受爹爹教诲,从不敢撒谎。真的是娘说的会给我杀猪煮肉吃,如果不杀,算不算不守信用?”曾参听了儿子的话之后说:“既然你娘答应了,说杀就杀!”于是,父子俩便为杀猪做起准备来。

妻子回家见状,诧异地指责曾参胡来。曾参说:“对孩子也应当说话算数,不能哄骗。孩子小,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影响。你今天哄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哄骗别人。而且你在孩子面前说了假话,今后还怎么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呢?一口猪算得了什么,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行,是关系他一辈子的大事啊!”于是,曾参把猪杀了。

童年时期的引导和培养,是男孩形成诚信这一优良品质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个问题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然,如果现代的家长能像曾参一样,那么何愁我们的孩子成不了讲信用的人呢?所以,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加以引导和培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方法1:对男孩进行诚信教育要寓教于乐

多给男孩读一些有关诚信的名人轶事,或者在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思考诚信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了解诚信的重要,进而养成诚信的习惯。

方法2:教会男孩实话实说

只有肯说真话,家长才能知道男孩究竟在想什么,从而适时地给以鼓励、引导和帮助。要是他们说假话成了习惯,就会很容易犯错误、做坏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男孩不撒谎,说真话,这是走向诚信的关键一步。

方法3:对男孩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适当的责备和心平气和的教导,会让做错事的男孩在第一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及时改正。而泰山压顶的“打压”,只会换来男孩的虚假应付。

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诚信,他就会收获信赖;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虚伪,他就会得到欺骗。对于男孩来说,诚信的品质是他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家长应该教导孩子从小就做一个诚信的人,要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教导孩子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地承认,接受批评,绝不隐瞒。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撒谎和欺骗是男孩最难纠正的坏习惯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第一“污染源”。孩子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与家长的言行举止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失去诚信的孩子,将来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会弄虚作假,这样他最终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他人生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