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27

第27章 没有任何借口:改掉男孩经常找借口的习惯

找借口解释失败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拿破仑·希尔

男孩大都淘气,所以常常做错事,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教导,他们便很容易养成找借口的习惯。对此,家长一定要让男孩明白:借口用多了,就会成为一种潜意识里的“理智的声音”,在耳边告诉自己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做某事,从而为自己的发展设置很多无形的障碍。而只有抛弃这些借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不至于淹没了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其实,造成男孩爱找借口的原因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因为家长的包办,使男孩被照顾得很周到,这样就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于是,一旦碰上什么事情,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找一个可推脱责任的“替罪羊”,长此以往,凡事爱找借口的毛病就养成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妈妈不同的育儿经历:

第一位妈妈:儿子开始蹒跚学步时经常跌倒,每次跌倒在地,她就使劲用手拍地说:“都是地不好,让我的宝贝摔倒了。”儿子撞到桌子上磕痛了,她就使劲用手打桌角说:“桌子不好,把我的宝贝碰疼了。”久而久之,儿子一受委屈,就眼泪汪汪地等着妈妈找出“罪魁祸首”来给他出气。

转眼间,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也明白自己磕到却责怪桌子是很可笑的事情。但是,由于这种爱找借口的毛病已经养成了,所以每当做错事时,他都会习惯性地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比如,“妈妈,今天我摔了一跤,是爷爷不好,他没有拉住我的手。”“妈妈,今天我没拿到五角星,是老师不好,因为我帮小朋友收拾铅笔,老师没看见。”“妈妈,今天我去游泳班迟到了,是爸爸不好,他没有按时叫醒我。”反正,只要犯了错误,都是别人的不对。

到了这时候,这位妈妈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教育方法有着多么严重的“后遗症”。

第二位妈妈:这位妈妈的做法与第一位妈妈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当然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同的。

儿子从旁边跑过来,不小心撞到桌子,哭起来了。这位妈妈没有扶他起来,更没有“责怪”桌子,而是对儿子说:“自己站起来,再走一遍!”就这样,一遍,两遍,三遍,直到儿子能顺利地从桌子旁边跑过。接着,妈妈又问儿子:“撞到桌子,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跑得太冲太快,来不及停下来;第二个是因为一直低着头,没有注意到桌子;第三个是注意力不集中,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因为哪个原因呢?”

上面事例中的两个妈妈哪个能教育出更出息的儿子,相信家长们都已经有答案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身瘫痪,本来他最有资格为自己找借口。可是他从来不去找任何借口,而是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最终冲破传统的束缚,连任4届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所以,家长要让男孩明白,养成为自己找借口的习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绊脚石。

那么,究竟该怎样帮助男孩克服凡事找借口的坏习惯呢?

方法1:解除男孩找借口的理由

比如,儿子说生病了不想去上学,家长可以带他去看医生;儿子说作业没完成不想去上学,家长可以告诉他跟老师承认错误可以得到原谅。总之,当孩子找出一些借口的时候,家长要用更合理的解释打消他们的这种念头。做到这些就要求家长平时要和孩子多沟通,当孩子有烦恼无法自我排解时,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找借口。

方法2:激发男孩的兴趣,让借口无处藏身

家长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学习和生活都顺心如意,孩子自然不会再有找借口的动机。

方法3:家长要为男孩树立不找借口的好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了为自己找借口,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便把这种坏习惯“传染”给了孩子。比如,没评上职称,说领导给自己穿小鞋;和朋友闹意见,说对方蛮横无理。这些都会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贻害无穷。

作为父母,应该让儿子明白,人生历程实质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遇到失败的时候,应该勇敢地面对,找出失败的原因,而不是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一旦形成找借口的习惯,便会凡事为自己开脱、主动打退堂鼓,从而半途而废,并因此而丧失信心,一败涂地。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找借口的行为。男孩找借口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男孩的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作为家长能掌握男孩的心理与生理习惯,适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将男孩的借口泯灭,就一定会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