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17

第17章 放手:让男孩有意识地沿着独立道路前行

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蒙台梭利

与女孩相比而言,男孩长大以后要承载的压力和负担要多许多,他们不仅要肩负家庭的重担,还要兼顾事业的重担,更要肩负社会和国家的重担。如果从小就缺乏独立性,缺乏主见,那么长大以后不仅很难担当大任,还有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

然而,在家长“包办”式的教育和过度保护之下,男孩普遍表现得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独立性差的男孩做事没有主见,对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创新的勇气更是谈不上。这样的男孩又该如何迎接未来的风雨和挑战呢?

歌德说过:“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永远是一个奴隶。”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培养起来的。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男孩独立自主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将来成为有能力主宰自己命运的男子汉。

默多克是闻名世界的传媒大亨,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帝国。

他的母亲曾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她性格果敢,做事很有主见。正是母亲给予默多克的早期教育,使得他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默多克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因此深得父亲的宠爱。父亲处处纵容他、娇惯他,母亲却坚决反对父亲的做法。为了纠正默多克在父亲的溺爱下养成的任性和娇气的坏习惯,克服他的依赖心理,母亲专门为他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从春天到秋天,母亲要求小默多克都要去花园的小木屋睡觉。

刚开始,父亲十分反对母亲这样的做法,几次三番地想把小默多克接回大房子。每当这时,母亲就会对父亲说:“我认为这样做对儿子是很有好处的,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独立性的机会。你想一下,独自在小木屋睡觉,他不仅仅要适应周围的树木,他还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适应独处,这样做会让他变得勇敢,变得独立。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总是把他保护在我们的羽翼下,他会变得越来越娇嫩,越来越无法独立。那么长大以后他又怎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呢?”就这样,小木屋陪伴默多克走过了童年岁月,也让他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其实,男孩远不像父母想的那样脆弱,他们其实可以做很多事。默多克母亲的教子故事说明,对男孩应该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实践,给他们锻炼、积累经验的机会。经验长见识,实践出真知,男孩的自立能力只有在不断的、长期的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教育家陈鹤琴也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一句话,给孩子创造自立的机会。”另外在培养男孩独立性的同时,对男孩一些自主性的表现,家长也应当给予保护和支持,使其得到早期开发。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男孩的自主能力。

方法1:用责任感引发男孩的自主欲望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男孩布置工作、安排角色、赋予责任,培养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每次完成任务后,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一来,男孩会因为责任感而引发出自立的欲望。

方法2:把说话的权利还给男孩

即使事先知道男孩要说什么,或是明白了他们的某些意图,家长也不要先点破,而是要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增强男孩独立性的有效办法。

方法3:教男孩学会说“不”

有主见的男孩往往会成为孩子群中的中心人物。所以,平时就要慢慢培养他的独立和自主,让他遇事自己多拿主意。比如玩游戏、吃水果,以及平时穿衣服时,家长只扮演协助的角色就可以了。当他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们说出来,比如,“我吃饱了,不想再吃了”,“我不喜欢吃桔子”,“我不愿意学画画”等等。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他们独立性的养成相当关键。当然,如果孩子的意见没有道理,家长需要耐心地给予教导,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事实证明,这样做更容易让孩子遇事有主见,不盲从。

总之,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要从生活中一些细小的问题入手。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看到孩子有一点儿欠缺,就否定他的努力,或是代劳,这样会使他们失去信心,独立性的养成也就成了空谈。家长要做的是当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因为每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独立习惯的养成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条件之一。一个独立的人,他会坚守信仰,保持自我,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勇往直前,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一道亮丽的色彩。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人生是一个艰难的旅程,有困难更有挑战,只有让男孩学会独立,将来他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救自己于危难之中。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多给男孩制造一些独立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