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11073800000020

第20章 语言文字类(4)

三、关于语法问题。散见于乙、丁、已各部分,讨论的语法问题有:论述助词的作用及分析句子的运用,前者说明什么是病辞和疑辞,后者又分不同句式的运用、复句的运用、长短句的运用。

四、关于文体风格问题:这也是全书论述的重要内容,除了见于“用”部分外,其余全部集中在“辛”、“壬”、“癸”各部分。有下列二点:论术及体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评论文章的风格特点。

此外,《文则》一书还探讨了篇章结构、语言的发展和方言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借鉴等问题,这也是值得重视的。

绝章赏析

摘录原书修辞问题的部分例证,供大家鉴赏,并加“按”作适当的说明解释。

对偶:

文有意相属而对偶者。如:“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按:见《诗·大荡抑》谆谆,教侮不倦的样子。藐藐,轻视,小看。)又如:“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按:见《礼记、礼运》)

有事相类而对偶者。如:“佑贤辅德,显忠遂良。”(按:见《尚书·仲虺之诰》)

倒装:

《春秋》书曰:“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公羊传》曰:“门于巢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然夫子先言门,后言‘于巢’者,于文虽倒,而寓意深奥”(按:吴子遏,即吴王诸樊。巢:殷周时的小国。)

析字:

取偏旁以成句。如《周礼》曰:“五人为伍。”(按:见《周礼·地官·族师》)《中庸》曰:“诚者自成也”。

取音韵以成句。如《方饮酒义》曰:“秋之为言愁也。”(按:《方饮酒义》为《礼记》篇名)又如《孟子》曰:“校者教也。”(按:见《孟子·滕文公上》)。

反语:

诗人《庭燎》之咏,文虽美之,意则箴之;张老轮奂之辞,文虽颂之,意则讥臭。(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自汉以来,靡丽之赋,劝自讽一,乌足知此。(按:《庭燎》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妙言辑录

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3.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4.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5.犹缘木而求鱼也。

6.天子如堂、君臣如陛,众庶如地。

7.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8.名、德之与也。

9.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绢)

10.诚者自成也。

专家评点

“文则”就是文章的法则、规范,是作者所“考”、所领悟到的。《文则》首次对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也是首次把修辞的研究和语法结合起来。它重视文章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文体的修辞风格,从而为文体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文则》作为中国早期第一部修辞学专着,其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作者:周德清

成书时间:公元一三二四年

中原音韵

一语中的

《中原音韵》是古戏曲理论的基石,普通话语音之源头。

书海溯源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江西高安人。生于南宋端宗景炎丁丑(公元一二七七年),卒于元至正乙已(公元一三六五年)。大约十七、八岁时,周德清开始从事元曲创作,过着“歌台舞榭”、“诗洒疏狂”的生活。他一面从事创作,一面潜心研究元曲的写作方法、音律和语言规范。他仔细分析和研究元曲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的作品,当时的曲坛问题不少,在音律和语言上存在着混乱,使人无所适从。大约在元泰定年间,戏曲界、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正语作词”(“词”即“曲”,也称“乐府”)的论争。周德清极力主张:“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泰定甲子(公元一三二四年)秋,他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原音韵》。

文理梗概

《中原音韵》一书由《韵谱》和《正语作词起例》两个部分组成。《四库全书》将其分成二卷,称前者为“韵书”,后者为“附论”。

第一部分是“韵谱”,也就是曲韵韵书。《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主要是在“韵谱”中得到反映的。第二部分叫《正语作词起例》,详细论述韵书的编排体例、字音的辨别、用字的方法以及宫调的创作方法等内容。

《中原音韵》全书共收五千八百六十六字,分十九个韵部。十九个韵部的名称是:一东钟二江阳三支思四齐微五鱼模六皆来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欢十先天十一萧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车遮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寻十八监咸十九廉纤。

每个韵部之下再分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四类,入声则按当时唱腔的念法,分别派入平声阳、上声、去声等三声中,这种安排方法与元曲的上声通押有关。每个韵部之下又按照“每空是一音,以易说字为头”的体例来安排小韵,凡同音字皆属于同一小韵。《中原音韵》这种以韵部为纲,以声调为经的安排方式,与《切韵》一系的今音韵书大不相同。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中原音韵·序》)

乐府作而声律盛,自汉以来然矣。魏晋隋唐体制不一,音调亦异,往往于文虽工,于律则弊。宋代作者如苏子瞻,变化不测之才,犹不免制词如诗之诮。若周邦彦姜尧章辈,自制谱曲,稍称通律,而词气又不无卑弱之憾。辛幼安自北而南,元裕之在金末。国初虽词多慷慨,而音节则为中州之正学者。取之我朝,混一以来朔南暨报,教士大夫歌咏必求正声。凡所制作,皆足以鸣国家气化之盛,自是北乐府出,一洗东南习俗之陋。大抵雅乐之不作,声音之学不传也,久矣。五方言语又复不类,吴楚伤于轻浮,燕冀失于重浊,秦陇去声为入,梁益平声似去,河北河东取韵尤远吴人。呼饶为先,读武为姥,说如近鱼,切?(绢:组字)为丁心之类,正音岂不误哉。高安周德清工乐府,善音律,自着《中州音韵》一帙,分若干部以为正语之本。变雅之端,其法以声之清浊定字为阴阳,如高声从阳低声从阴,使用字者随声高下措字为词。各有攸当,则清浊得宜,而无凌犯之患矣。以声之上下分韵为平仄,如入声直促难谐音调,成韵之入声悉派三声,志以黑白,使用韵者随字阴阳置韵,成文各有所协,则上下中律,而无拘拗之病矣。是书既行于乐府之士,岂无补哉!又自制乐府若干调,随时体制,不失法度,属律必严,此事必切,审律必当,择字必精,是以和于宫商,合于节奏,而无宿昔声律之弊矣。

【赏析】

本篇序叙述了作此书的缘由,以及作者在音韵方面的独创之处。

妙言辑录

1.文律二者,不能兼美。

2.天下治平,朝廷将必有大制作。

3.言语一科,欲作乐府,必正言语。

4.欲正言语,必字中原之者。

5.声分平仄,谓无入声。

6.以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也。

7.派入三声者,广其韵耳。

8.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9.逢双不对,衬这尤多。(绢:?)

10.吴楚伤于轻浮,燕翼失于重浊,秦陇去专为入,梁举办平声似去,河北河东取韵尤远关人。(绢:?)

专家评点

《中原音韵》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其中的有关理论和创作方法都是从当时北曲的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材料归纳出来的,因而此书在戏曲史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于北曲的创作和演唱发挥了很强的规范作用。《中原音韵》又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当时口语来描写对象的韵书。《中原音韵》所记录的是元代首都大都(今北京市)的语音,《中原音韵》即现今晋通话语音的鼻祖。

作者:刘淇

成书时间:公元一七○○年前后

助字辨略一语中的《助字辨略》是一部专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著作。

书海溯源

刘淇,生卒年月不详,字武仲,又字龙田,号南泉,又号卫园、南田山居等。祖籍河南确山,实居山东济宁。因父官山东按察使,卒葬山东济宁,刘淇与其弟汶遂居济宁。刘氏兄弟二人均受知于清世宗(胤正),时人称他们为“二难”。长白国泰《助字辨略》序说刘淇“博闻强记,生平喜著书,性格澹,不妄与人交,然亦以此见重于进,当世士大夫,无不知有刘老人者。”,刘淇的著作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堂足志》、《卫园集》等。

文理梗概

全书收词四百七十六个,按平水韵排列,因为平声字多,故分上平声、下平声,其余为上声、去声、入声、共计五卷。

根据作者自序。把助字分为三十类。这里的所谓助字,范围要比现代的所谓虚词广。现分述如下:

1.重言。指的是两字同义而复用。2.有文。这是指语义上可有的字但在引文中没有出现。3.助羸。主要指的是位于保存中的助词。4.断辞。指表示某种肯定或必然的词。亦称果辞、决定之辞、必辞等。5.疑辞。6.咏叹辞。疑词和咏叹辞都是表示语气的词,这两类词关系密切。7.急辞。指表示时间急或语气急的词。8.缓辞。其义与急辞相对。9.发语辞。指句首助词。10语已辞。指名末助词。11.设辞。指表示假设之意的词,12.别异之辞,指用于边接,带有转折之意的词。、13.继事之辞。指用于连接,带有顺承之意的词。14.或然之辞。指带有未定或假设之意的词。15.原起之辞,指表示时间概念的辞。16.终竟之辞。其义与原起之辞相对。17.顿挫之辞。指在名中起停顿作用的词。18.承上。19.转下。20、语辞,指有声而无本字的词。21.通用。音义相同或相近,可以通用的词。22.专辞。指有某种限定的词。23.仅辞。指表示某种程度的词。24.叹辞。25.几辞。几,指将及之义。26.极辞。指表示某程度或范围的词。27.总括辞,28.方言。29.倒文。指不按平常词序行文,30.实字虚用。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助字辨略》卷五)

复,《礼记·礼运》:“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案复,又也,更也,再也,重也。上文云”言偃侍侧曰:“君子何叹?”此又更问,故云复也。《汉书·匡衡传》:“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圣功,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复复之。”上复字,又也。下复字,反也《世说注·山谷启事》曰:“诏选秘书丞,涛荐曰:“绍平简,温敏,有文思,又晓音,当成济也;犹宜先作秘书郎。”诏曰:“绍如此,便可为丞,不足复为郎也。”此言不必又使之为郎也。又《左传·文公七年》:“复为兄弟如初。”此复字,犹还也,仍也。又《世说注》:“王处仲谓阮修曰:‘鸿胪丞差有禄,卿常无食,能作不?’修曰:‘为复可耳。’”?,语助,复,可,犹言亦可。○又《世说》:“君出临海,便无复人。”又云:“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陶渊明诗:“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此复字,语助也。

【赏析】

《助字辨略》于每字之下一般先释义,然后列举书证,或者先列举书证,然后再释义。在释义时,总是尽可能利用古代字书、韵书的解释,其中用的最多的是《尔雅》和《广韵》,此外还有《说文》、《广雅》等。同时还利用了各种传、注、疏的材料。作者还在许多词条中用“愚案”的形式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对所引书证内容的疏通解释;或是说明虚词的类别、意义和用法;或是对前人的学说补充和修正。这种体例比较科学。

妙言辑录

1.其旨远,其辞文。

2.人莫大焉亲戚君臣上下。

3.一寸之地,一人之为,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

4.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5.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

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7.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8.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

9.凡言谓,言为而不人,失之也。

10.但使主人能醉空,不知何处是他乡。

专家评点

《助字辨略》实为第一本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古籍虚词的书。作者不仅训释虚词的意义,而且也像分析实词一样,十分注意分析虚词在文章表达中的作用。刘淇之后,又出现了一些研究虚词的专着,成就自然超越刘淇,但刘淇筚路蓝缕之功实不可没。

作者:王引之

成书时间:公元一七九八年

经传释词一语中的《经传释词》是一部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着。

书海溯源

王引之(公元一七六五年~一八三四年),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是著名的训诂学家。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简。

王引之出身名门世家,父亲王念孙是干嘉时代著名的朴学大师、一代名儒。由于家学渊源,王引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他以父为师,勤奋好学,在学术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成为干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之学,被后人称为“高邮王氏之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卓越的贡献。

王引之于干隆五十五年(公元一七九○年)赴京从其父学习经义,从此展开对经籍中虚词的研究。历时八年,至嘉庆三年(公元一七九八年)终于完成《经传释词》一书。

文理梗概

《经传释词》全书十卷。共收虚字一百六十个,以一个字为一个条目,但有些条目不只包含一个字,所以实际收录的词共有二百四十八个。

作者对虚词内部类别的区分非常精细。现根据作者在引文中说明的类别,分别加以介绍:1.发声。犹如发语词。2.叹声。叹恨之声也。3.怒声。感叹词。4.词。即语气词也。5.叹词。6.问词。7.疑词。8.急词。指句首语气词。9.语助。10.句中语助。11.句末语助。12.词助。13.问词之助。以上“词助”、“问词之助”均位词尾。14.语词。15.助语词。以上“语词”、“助语词”与语助义同。16.发语词。17.语中助词。18.语已词。19.词之终。即句末语气词。20.词之转。21.转语词。以上“词之转”与“转语词”义同。22.言之间。即连词,一说助词。23.词之承上而转。24.承上之词。25.承上?下之词(绢:?承上启下)。26.起下之词。27.连及之词。28.更端之词。29.假设之词。30.异之之词。31.或然之词。32.大略之词。33.本然之词。34.指事之词。35.不然之词。36.拟议之词。以上“不然之词”、“拟议之词”皆为语气词。一带否定兼感叹语气,一表猜测语气。37.句绝之词。38.状事之词。多指词尾。39.比事之词。40.状物之词。即词头,一说是助词。41.不定之词。42.合声。

以上四十二类还没有囊括《经传释词》中所标明的全部词类名称,这里只是摘其要并加以概括、归纳罢了。此外,还有不少词只是分列义项没有标示名称。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经传释词》卷八)

《尔雅》曰:“斯,此也”。常语。

斯,犹“则”也。亦常语。

斯,犹“乃”也。《书·洪范》曰:“女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金滕》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诗·小节旻》曰:“谋犹回遹,何日斯沮”,《宾之初筵》曰:“太侯既抗,弓矢斯张”,《角弓》曰:“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礼记·檀弓》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斯”字并与“乃”同义。《诗·斯干》曰:“乃安斯寝,乃寝乃兴”,“斯”,亦“乃”也,互文耳。

【赏析】

《经传释词》全书释词方法有十种:举同文而互证,举两文以比例,因互文而知其同训,即别本以见例,因古注以互推;采后人所引以相证、连文、声转、字通。

妙言辑录

1.语词之释,肇于《尔雅》。

2.古今异语,别国方言,类多助语之文。

3.其散见于经传者,皆可比例而知;触类长之,斯善式古训也。

4.自汉以来,说经者宗高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

5.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

6.之,言之间也,若“在河之洲”之属是也,常语也。

7.哉,叹词也,或为叹美,若“大哉干元”之属。

8.而者,承上之词,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义一也,常语也。

9.恶,犹“安”也;“何”也。

10.因,犹也,亦声之转也。

专家评点

《经传释词》是继《助字辨略》之后又一部具有较高成就的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著作。《经传释词》比《助字辨略》晚出一百年,两书比较,《经传释词》取材只限经传,不及《助字辨略》广泛,《助字辨略》对某些虚词的解释也有胜过《经传释词》之处,但《经传释词》在说解体例上、词语分类以及释义方法上都要比《助字辨略》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

作者:王念孙

成书时间:公元一八三二年

读书杂志一语中的《读书杂志》是王念孙校读史部、子部以及集部一些古籍所作的札记。

书海溯源